美文网首页电视剧娱乐圈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那年花开月正圆》:爱到荼蘼,终究意难平,抑或情难了?

《那年花开月正圆》:爱到荼蘼,终究意难平,抑或情难了?

作者: 禾田飞歌 | 来源:发表于2017-10-20 14:10 被阅读81次

文|禾甜

图|网络

我爱你,不论贫富、康健、美丑,我这一生只要你,跟定你,那喷薄而出的感情强烈而执着。

有多少人经历过这样不受控制疯狂的爱恋?这大概就是爱到荼蘼的状态吧?

之后呢?走进婚姻,情感转为平淡?或者情到浓时戛然而止,各奔东西?无论哪一种,终究会有意难平,亦或情难了吧!

1、

《那年花开月正圆》播到现在,一部好好的秦商大剧,渐渐沦落为放大女主光环的玛丽苏式电视剧,男主男配们一个个看向女主的眼神都情痴到病态。

对于剧情,我已无力吐槽。但剧中周莹的两段感情,倒是看得人心酸。

那个把周莹的心也埋进了黄土的男人——吴聘,是第一个对周莹呵护有加的男人。

因为阴差阳错,吴聘没有娶那个已有婚约的胡家大小姐,周莹为救吴聘嫁入吴家。

一个自小江湖卖艺为生的女子,一个大户人家的谦谦公子,在众人眼里有诸多的不般配,周莹也自感配不上吴聘,有着深深的自卑。

周莹的善良、有趣、洒脱,却深深吸引着吴聘,他时时刻刻宠着这个没文化、举止随性的野丫头。

他会专门召集下人开会,以吴家少东家的身份明确周莹在吴家的地位;

他会对周莹保证:从今往后,你在东院里,想无理取闹就尽情地无理取闹,什么都不用管;

他会不顾外人讥笑,坦荡宠溺地说:“她在你眼里是丫头,但在我眼里,她就是无价之宝。”

你在闹,我在笑。想无理取闹就尽情地无理取闹,这是男人对女人最大的包容,没有至深的爱恋、宽大的包容、真心的尊重,恐怕很难做到。

而周莹也在吴聘的爱里,为他做着最大程度的改变,甘愿受大家庭的约束,愿意去学习对吴聘有用、有帮助的东西。

好的感情大概就是愿意为对方变成TA希望的那样,变成与之般配的样子,为TA变得越来越好。

2、

而另一个男人沈星移,一个外表玩世不恭,内心正直、善良、阳光的富家子弟。

他的那种张扬、乖张、霸道在初见周莹时暴露无余。其实就在那时,他对周莹已情根深种。

每每见到周莹表现出来的强势霸道、蛮不讲理、捉弄撒泼,不过是他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而已,就像孩子意欲通过哭闹引起大人的关注。

在去迪化的路上,周莹因怕他抢了自己的生意,扬鞭赶走他的马匹,打落一地的花瓣。看着那个在飞花中张扬大笑的女子,沈星移心里一动,隐约觉出心中有花儿在开放。

在土匪窝里,在生死关头,那种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爱恋,瞬间迸发,沈星移终于喊出了自己的心声:“周莹,我爱你!”“和你在一起,死了也值了。”

在刑部大牢,明知受人陷害,他也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不惜与强权争斗,意欲夺回爱人的自由。

沈星移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拿命来保护周莹的人。

周莹也在一次次与他的较量中,一次次化险为夷的险境中,认清了沈星移的感情,也明了了自己的真心。

寡妇的身份,两家的仇恨,统统阻挡不了周莹走向他的脚步。

只可惜爱情能超越世间一切,却未能超越生死。爱到荼蘼,只因一方的离去,终究情难了。

沈星移的离去,周莹几年的消沉委靡,更甚过当初吴聘的去世。

周莹自己也说:“我的心和吴聘一起埋进了黄土里,星移说他把他的心给我,现在他也不在了,我就彻底没心了。

3、

如果说吴聘的离去,周莹意难平;而沈星移的消失对周莹来说,更是情难了。

吴聘与周莹之间事实存在有差距,不是贫富的问题,而是思想和观念,以及行事作风。

吴聘是一个默守规距、思想守旧的旧式人物,而沈星移开放大胆、不拘礼教、性格洒脱骄傲,在这一点上,他与周莹很相配。

不敢说,相处时间长了,周莹与吴聘一定会出现矛盾。周莹对吴聘的不舍,更多的是因为他对她无条件的好,也是因为他在爱情刚刚好的时候离开;

但周莹与沈星移却是会一直笑闹下去,因为他们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周莹在沈星移面前没有自卑,有的只是平等。

真正的爱情是不要掩不要藏,爱的就是你本来的模样,无需做任何的改变。

真正的爱情也需要精神上的势均力敌。

4、

这几天一直在看陆小曼的《开到荼蘼花事了》。

陆小曼与徐志摩之间的爱情也是势均力敌么?

陆小曼对徐志摩的念念不忘到底是意难平,还是情难了呢?

1924年,陆小曼与徐志摩相遇,一段民国时期最浪漫、最激荡的爱情产生了。

其时,陆小曼已与王赓结婚半年。

“恨不相逢未嫁时”。徐陆两人曾为斩断情缘做过努力,但依然敌不过真挚的感情。

一个是京城名媛,一个是最富浪漫气质的江南才子。经过几多磨难和波折,1926年两人终于举行了婚礼。

我们从此走入了天国,踏进了乐园……一同回到家乡,度了几个月神仙般的生活。”

“你我那时快乐直忘记了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也忘记了世界上有忧愁二字,快活的日子过得与飞一般快。

但婚后陆小曼与徐志摩在性格上的差异逐渐显露出来。

陆小曼似乎不再是婚前徐志摩倾心的灵性女子,大部分时间缠绵于跳舞、打牌、听戏。徐志摩常常婉转地劝告陆小曼,收效甚微。

没有了父亲经济上的援助,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在三所大学讲课,课余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即便如此,仍不够陆小曼挥霍在舞场霓虹中。

为了摆脱那个纸醉金迷的环境,1930年秋,徐志摩应胡适之邀,去往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幻想着两人到北京开辟一个新天地。

可谁能想到,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飞往北京的邮政机因大雾影响,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徐志摩身亡。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痛悔不已。她在书桌前写下“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从此不再出去交际。

“……你不是常怨我跟你几年没有受着一些你的诗意的陶熔么?我也实在惭愧,真也辜负你一片至诚的心了,我本来一百个放心,以为有你永久在我身边,还怕将来没有一个成功么?谁知现在我只得独自奋斗,再不能得你一些相助了,……愿你的灵魂在冥冥中给我一点勇气,让我在这生命的道上不感受到孤立的恐慌。

陆小曼的后半生都在整理徐志摩遗留下来的书稿诗作。把自己的悔恨与爱意,尽付于徐志摩书稿付印成书的工作中。

5、

尽管在我眼里,陆小曼对徐志摩的痛悔、追忆,更多的是一种意难平。

但是,爱到荼蘼,终究是意难平,亦或情难了?还会那么重要么?

对周莹、对陆小曼、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一生的至苦,都比不过爱人的离去,都比不过能相爱时却要相互折磨,能相伴时却要无情远离,徒留悔恨与空虚。

与其如此,当不如真爱来临时,有缘相伴,真心相待,不负真情,不负天意!

参考书目:陆小曼《开到荼蘼花事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年花开月正圆》:爱到荼蘼,终究意难平,抑或情难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cv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