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一搜,心理咨询师看起来有很多。
但找到一个真正能让人获得成长的咨询师,其实很少。这也是为什么持有咨询师证的人一百多万,而真正能从事这行的,并不多。
有很多人有这样的一个误解,以为只要是个咨询师,都一样的,都能治病。
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咨询师和咨询师之间,隔着千山万水,他们并非走在一条道上。
那如何寻找一个好的咨询师或者说合格的咨询师呢?
在宁波,你可以这样找。
1、外显的,看这个咨询师的受训背景
很多人只是看一个咨询师的二级证或三级证,这其实说明不了什么 ,证书没什么含金量。这张证书并不能说明这个人会做心理咨询。
当然,即使不重要,从业者也依然需要有这样一张证,说明至少接触过心理咨询的一些理论。
重点看什么,看受训背景,重点是两年以上的长程学习经历。
![](https://img.haomeiwen.com/i9304569/dc10b60b847eb1da.jpg)
受训背景,跟考证不是一回事。受训背景是指那些关于具体做咨询的针对性的学习经历,比如一些流派培训,如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治疗,家庭治疗等等。
长程培训,关乎系统知识的掌握。
有这些还依然不够。
有很多人参加各种针对性的学习,初心是为了解决自身的问题。遗憾的是,参加心理方面的学习,很难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说很有限,甚至根本没用。
如果是为了自己的问题而参加心理培训的,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好的咨询师,不能下结论。我们一定要知道,心理咨询师,首先自己是成长了的,是成长过的。并且持续成长着。
只要是个人,都有局限。可如果过于有局限,如何帮助来访者呢?
比如一个咨询师,在面对来访的质疑、语言攻击,是否能够容纳,这本身就是一个成长和修为的事。
2、内隐的,看道德水平
如果上面那些比较外显,容易评估衡量的,那么内隐部分就比较难以发现了。比如,这个机构或这个咨询师的道德水准。
![](https://img.haomeiwen.com/i9304569/7452ac228fd8ff12.jpg)
心理咨询是很隐私的事。
隐私到,即使你被某咨询师伤害了,比如被奚落被骂被鄙视,你都无处说去。这就意味着心理咨询师的人格得是健全的,否则,别说是“好”咨询师,就连“合格”都算不上。
怎么衡量评估?
你可以不用花钱就可以悄无声息地去发现。
咨询师大多有自己的公众号,你可以将其公众号中的大部分文章,复制到百度去搜索一下,看看是否为其原创,如果文章十之八九是偷来的,就是既没有获得原作者转载授权,也没有署原作者名字的,建议你直接将其pass掉
如果是一个机构的公众号,那么该机构的咨询师一样值得怀疑。
因为不同质,不会相吸。更不会聚在一起。
认可某个机构,一定也是因为价值观相近或者一致。
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是件严重的事。是涉及到法律的事。
抄袭或复制他人的文章,其实很容易被发现,明明知道被发现,也照干不误。因为他们知道,原作者想要维权,要付出很大成本。
他们已经笃定了这一点。
试想,如果在没有眼睛监管的咨询室,他们会干什么?
这是件深深值得怀疑的事。
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你敢把孩子送到这样的机构或咨询师那里接受心理治疗?
![](https://img.haomeiwen.com/i9304569/eafaf6d85690369f.jpg)
写文章,涉及到专业性,同时需要静心,需要独处,有独立思考,需要有沉淀。需要花费相当多的精力、时间等,投机取巧的人,缺乏这些。
3、医院里的
笔者曾经进修的精神专科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平行的。
有的医生倾向不用药,直接用心理治疗,有的医生药物和心理治疗同时进行。
当然,这是全国一流的医院的作风。大地方的人,见多识广,对新生事物接受比较快。
我们的学习也基本集中在北上广这些一线发达地方。
有一点我们有必要了解,就是药物治疗根本替代不了心理治疗。
药物无法改变一个人‘’如何跟这个世界相处”的问题。即便用药,心理治疗也依然不可或缺。
但是在宁波,医院里还是以用药为主。笔者的来访,但凡去过医院的,基本都被开了药。要知道,不一定要用药啊。
医生给你开了药,不意味着你的问题一定要服药。
心理咨询的普及工作,任重而道远。
综上,可能还不够全面,用这几条先衡量评估着,相信对你的选择有些帮助。
(作者何向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本、硕心理学,临床心理博士在读
咨询风格:轻松幽默中有悲悯和温暖
擅长:抑郁焦虑
个案成功率极高
职业信条:当你的家人好友需要心理帮助时,你是否愿意他们找个向你这样的咨询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