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家创业
改变 | Tingting 写在公众号一年

改变 | Tingting 写在公众号一年

作者: 嘿名单TheBlackList | 来源:发表于2017-05-08 10:34 被阅读25次

    Catalyst /

    英语中有一个词叫「catalyst」,意思是「催化剂,带来改变的事/人」,算是欧美最近流行的网红词,前段时间在利程坊的活动中遇到的一个大叔名片上的抬头是Chief Catalyst Officer/首席颠覆官,  摸着他的名片突然心生好奇大叔都改变了什么当上了这个高官,与彼同时,当我摇着高脚杯,一不小心从玻璃的反光中瞥见自己。

    「我,能改变什么?」

    「什么都改变不了,首席颠覆官这个头衔离我还远着呢!」

    可又转念一动,想到了什么改变了我。

    去年6月1日,我在嘿名单这个公众号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 「从此世界上多了一间嘿店

    开公众号的最初想法很简单,我们刚创立的公司嘿店需要在社交媒体上发出声音。嘿店服务的都是相对小众的品牌,而唯一文案的我又不太喜欢过于商业化的东西,于是公众号更趋于讲故事,我的,品牌的,嘿店的 。

    在此之前, 我也经常写东西,但只给自己看,因为总觉得文字是件私人的事情,不好大肆铺张。可这一年长长短短的炉边闲话却促成了许多始料不及的好事,让我对「文字分享」有了很大的改观。

    一些从前挺陌生的朋友会没由来得和我说一句,「喜欢你的文章,请继续写,我也继续看」;不少人刷完所有文章在后台留言说想认识二花,想找Echo兼职写文案,更有甚者直接跑来我们办公室面基;最自豪的是目前与曾经为嘿名单工作所有编辑都是因为被文字吸引而来。

    写了一年的文章,研究了一年的零售,创了一年的业,和上百个品牌打了一年交道 。在这过程中,有样东西半隐半现,总是抓住我不放,不可名状,直到最近经历的两段对话,让我胸中的疑惑层层滚落,宛如涌上溪岸的清流,如此闪亮透明,像是在邀我跳舞,在「废墟」上跳舞。

    无意识消费

    4月底的某日下午,我见了一个投资人,我们从获客,GMV聊到团队,他的问题层出不穷,时而语带尖锐,也时而插科打诨。最后他问我,

    「现在说说你吧,从心底讲,你觉得嘿店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帮助品牌建立自己的线上形象与销售渠道」

    「不对,再往深得想,品牌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线上商店?」

    「把流量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的网站可以多维度实现创意,因此更容易和消费者建立联系?」

    「为什么要和消费者建立关系?」

    「因为每个品牌成长都需要建立自己的影响力,培养忠实用户,目前中国现在越来越多做电商的人想要做品牌了。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为什么中国的传统电商做不到影响力的建立? 」

    「每个店铺都长得一模一样,大部分店铺都只强调搜索中的价格优势,没有功能与浏览的差异化,并不能当做门户网站来使用」

    「那消费者呢?就说你好了,你为什么会有动力不使用万能的淘宝而转而去门户或垂直网站买东西?」

    这个问题让我陷入沉默,放佛玄机悬在一根细线上,一不小心就会让胡言乱语给扯断。我呷了一口普洱,双层玻璃杯又闪现了我自己,

    「我只知道现在我一打开淘宝,很轻而易举就能浪费几个小时买东西,一开始我只想要一个杯子,但有太多选择和推荐商品每次都看得眼花缭乱,结果很有可能因为包邮我同时买了杯垫,小勺子,甚至咖啡壶。我家现在就有一个非常漂亮的打奶泡机,双11买的,然而我对乳制品过敏,一次没用过,现在看到这个奶泡机我就心烦。 」

    「时间成本,与商品间的情感联系缺失,过度消费造成的心里负担,更不用说便宜价格背后十有八九的偷工减料,血汗工厂和环境影响,这些才是无限货架和购买力扩张对终端消费者和生态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问题呢!现在,你们既然做了这件事情,便需要成为这个公知。」

    数字形象

    著名知识分子俱乐部The Reality Club的线上社区Edge.org, 每年都会向学术界提一个annual question/年度问题上下求索,今年的问题是,

    What scientific term or concept ought to be more widely known?

    有哪个科学理论需要被广泛理解?

    在206个回答中,Digital Representation/数字形象读得我缄口无言,由曾设计HITS算法和「六度人脉」理论,人称Rebel King/反叛王的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Jon Kleinberg提出。

    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所有信息都可以用算法中符号替代,连接成一个数字形象,加以研究,利用及传播。而环绕数字形象进行设计的重要性已经远超信息本身,如UI/UX。

    算法不但解码文字,图片和影像内容,更是解码我们每一个人,基于数据计算的结果向我们推荐商品,宣传信息,或者指导思想时,意味着它并不是在和我们本人进行沟通,而是在与我们于虚拟世界里所呈现的数字形象进行交互。

    每分每秒,当算法处理一个又一个用符号代表的,可以跨媒介传播,极易操纵的你,接踵而来便是自我意识的剥夺。我们有理由反问人们的线上行为,到底出自本人,还是算法的创造者控制着我们的数字形象后被指导的活动?也正因此,如何分清自我与数字形象这便这个世纪人性最大的挑战

    像 John Berger  一样的公知

    更早以前,还没有嘿店产品原型,也没有公众号的时候,我在第一版官网上写了嘿店的价值观,

    「人与人,人与物,物与人都会有一种非物理性的连接。当今社会的消费行为不再推崇速食文化,商品逐渐成为人们的个性代表与生活方式选择。嘿店会不断致力于推动如此价值共鸣,亦微妙,亦深刻。」

    至今我们还是这么想的,线上零售除了扩张也可以有另一种消费方式,减少诱导,避免多余,建立联系。我最崇拜的作家 John Berger, 他说过的一句话关于为人处世,放在这里说很合适,

    Waste not, want not, 不浪费,不匮乏

    在这一年之际,我们决定对公众号的内容进行整改,嘿名单将在未来更关注可持续发展消费生态,传播fair trade/公平交易品牌及他们的故事,告诉读者如何践行有意识消费。

    也碰巧,John Berger 对catalyst同样做出过解释。

    「让我们只把希望放在那些有机会实现的东西上吧!就让那些东西修好吧一两样好了一大堆也就好了。只要把一样东西修好,就可以改变其他一千种东西。」

    **印尼很多当地品牌的标签上都会有生产过程与公平交易的解释

    ━━━━━━━━━━━━━━━━━━━

    文字来自 Tingting|上海|嘿名单发起人|潜水员|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变 | Tingting 写在公众号一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km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