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简友广场
严耕望的《两汉太守刺史表》是一份无聊的两汉地方官员任职表吗?

严耕望的《两汉太守刺史表》是一份无聊的两汉地方官员任职表吗?

作者: 鼓浪听海2023 | 来源:发表于2020-10-03 12:05 被阅读0次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像《两汉太守刺史表》这样的历史书,会不会觉得很无聊,两汉时代的地方官员表格汇总有什么好看的?我第一次在网上看到这本书也有类似的想法。但是在读了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之后,对他和他写的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下单买了这本书。

拿到这本厚厚的《两汉太守刺史表》,做了初步研究之后,才体会到这是一本非常特别,有恒,有识,有智的历史书,对喜欢两汉,三国和整个魏晋南北朝史的朋友,会是一本价值不可估量的参考书。 为什么这么说?让我结合从《治史三书》(方法)和《两汉太守刺史表》(实践)来讨论一下,来获得对严先生及其作品更完整的理解。

有恒: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

首先这本书是把历史当作终身事业的严耕望先生治学准则的突出表现。 严先生对历史的兴趣由《三国演义》激发,通过《三国志》完成启蒙,后来师从钱穆先生,1941年在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最后成为中古历史制度与历史地理的大家。

有恒就是他的治学精神。1957年到1959年间,四十出头的严耕望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那时候的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已成就斐然, 卓然成家。但是在那段时间里,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苦读,比当时在校的研究生还要勤奋。

为了更好地读懂日文文献,他还和研究生一起上了一整年的初级日文课。 和他当时一起上课的余英时回忆说:还清楚的记得,对不甚明白的地方,严耕望总是提出来,找他一起讨论,那种认真不苟的神情,令人难忘。

其实这种习惯,严耕望在大学时代就已经养成,四十年下来,光积累的卡片资料就有20万件之多,这是他撰写传世之作《唐代交通图考》的扎实基础。

所以我特别喜欢严先生的两句至理名言: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

有识: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的话

严耕望认为能有机会运用新的史料,自然能得出新的结论,创造新的成绩,这是人人所能做得到的,不是本事,不算高明。真正高明的研究者,是要能从人人能看得到,人人已阅读过的旧的普通史料中研究出新的成果,这就不是人人所能做得到了。

他个人研究历史的路线也是从一般普通史料入手,虽然引用的史料除正史、政书、地志之外,还涉及诗文、石刻、佛藏、杂著等,来源相当广泛,也偶尔引入新发现的史料,但真正的基础仍然建筑在正史之上。

他曾听到其他历史研究者批评他“只是勤读正史”,又带点挖苦的味道说他,“能读读正史也好”,意思是不大看得起他只会研究正史。等到他用正史为主要来源写出《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与《唐仆尚丞郎表》两部大作之后,才得到了其他历史研究者的刮目相看。

所以,我们研究任何东西(不管历史,商业,还是其他),最主要的是要运用头脑长时期的下深入功夫,从现有的资料中推陈出新,不要愁着没有好的新资料可以利用。

有智:智慧就在刻苦与努力之中

打开《两汉太守刺史表》,我开始从目录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我很想知道著名的边远州郡凉州陇西的情况。

翻检到陇西一栏,严耕望从所有中古史料中能找到的陇西任职情况一目了然(如下面两张图所示)。

有明确史料记载的第一任陇西太守是在文景之治的时候, 由助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的公孙昆邪担任。他在任十四年,最后封侯可谓志得意满。接任这一职务的是汉武帝时代赫赫有名的飞将军李广,他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一辈子没封侯,留下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典故。

由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推动,以及后面汉昭帝,汉宣帝的努力,西汉取得了对匈奴的战略性胜利,完全打通了西域,陇西郡的任职记录就开始变得越来越有持续性了。

从汉元帝开始,出使大宛平定莎车的名将冯奉世(顺便提一句,他是冯唐的孙子)的次子冯野王,三子冯逡先后担任陇西太守,前后二十多年。冯家兄弟二人,在陇西郡取得了出色的政绩,为当时的人们所称道。

猜猜谁是最后一任陇西太守?翻捡东汉时期的任职记录的最后一项,东汉末,曹魏时期的重臣徐邈是汉朝名义上的最后一任陇西太守(曹丕称帝之前)。 这位徐邈,在魏明帝曹睿时期,被委以整个凉州刺史的重任,治理有方,善于和周边的羌人和胡人打交道,为阻断诸葛亮的北伐打下了坚实的后勤基础。

上面仅仅以凉州陇西郡为例,几分钟查阅之后就得到了陇西郡在两汉近四百年时间风云变幻的第一印象。 要知道,《两汉太守刺史表》用同样的方式覆盖了两汉时期每个州郡的任职沿革,可想而知当时严耕望先生下了多少苦功夫,惠及后人。

最后强调一下,喜欢历史,特别是两汉魏晋南北朝史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今年刚刚出版,非常难得的工具书哦。

相关文章

  • 严耕望的《两汉太守刺史表》是一份无聊的两汉地方官员任职表吗?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像《两汉太守刺史表》这样的历史书,会不会觉得很无聊,两汉时代的地方官员表格汇总有什么好看的?我第...

  • 见北——两汉魏晋人的死亡观

    见北——两汉魏晋人的死亡观 近日读某网友文章。文中写到“古代孝子要守孝三年。丧期还在棺材下睡。后读李密的《陈情表》...

  • 两汉演义1.汉之赋

    一、两汉演义 1.汉之赋 两汉400年,文人多致力于赋,后世也把它当作汉代文学的代表,所以读两汉,不能不说赋!...

  • 《易中天中华史》9-10 读书报告

    看书时间:28天(2019.04.15-2019.05.12) 《两汉两罗马》《三国纪》 《两汉两罗马》分为五章:...

  • 【感悟】――历史脉络

    《朝代记忆口诀表》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国魏蜀吴。 西晋与东晋,五胡十九国。 南朝...

  • 秦半两汉五铢

    秦半两汉五铢 秦半两汉五铢 近两年来,钱币市场不断涨幅, ...

  • 两汉

    我们绝大部人对两汉的认识只有一个小片段,先是刘邦和项羽争天下,这一段知道得多一点,再后来就是汉武大帝手下的名将战神...

  • 2013·《两汉:古筝艺术的振兴》·读书笔记

    两汉:古筝艺术的振兴 王小平 艺术百家 2013年第1期 本文的框架如下: (一)音乐走向正统音乐殿堂 (二)两汉...

  • 两汉演义2.高手在民间

    一、两汉演义 2.高手在民间 今天对两汉诗歌的理解,大抵来源于北宋郭茂倩所辑《乐府诗集》-后人说此书是汉朝、魏...

  • 读书杂记 一

    这几天看了两汉,魏晋的部分。 两汉是大一统的局面。西汉最初是个平民政府,开国者皆无高贵出身,所以高,文,景三代帝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严耕望的《两汉太守刺史表》是一份无聊的两汉地方官员任职表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lw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