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2019年,你想读什么书?请听日本脑科学家的建议

2019年,你想读什么书?请听日本脑科学家的建议

作者: 茫然的蒲公英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15:00 被阅读9次

    大家都知道读书很重要,但我们应该读什么书呢?这个问题却让许多人感到困惑。

    在过去精神食粮缺乏的年代里,很多爱读书的人看到书籍甚至是有字的纸都会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如今不管是网上书城,还是实体书店,琳琅满目的书籍让人眼花缭乱。

    人们不再为无书可读而发愁,而是为不知该读什么书而困惑,不由得“望书”兴叹。

    新的一年,应该读些什么书呢?我们可以听听日本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在《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中提出的建议。

    拥有热情比成为优等生更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茂木健一郎的话说就是:

    充分学习知识的最快途径是沉浸于自己热爱的事物。 我认为,拥有热情远远要比成为优等生更重要。

    他认为这是聪明人最重要的素质,有这种素养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而这种素质就可通过读书获得,办法就是阅读感兴趣的书籍。

    对此,茂木健一郎有亲身体会,幼年对蝴蝶着迷,尤其是后来阅读了大量科普书籍和爱因斯坦传记等书,使他爱上科学,并逐步成为了一名脑科学家。

    茂木健一郎关于读书的第一条建议就是从兴趣入手,多读感兴趣的书。

    多读“公认好书”

    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固然重要,但阅读公认的好书也是极为重要的。

    公认好书首先当然就是经典名著,用茂木健一郎的话说就是首先要阅读这些各个领域的“冠军”之书。

    比如夏目漱石被称为日本伟大的文学泰斗,那么你是否能够不假思索、直接了当地认同这一点呢?请务必读一遍漱石的小说(读过的朋友也一定要再读一遍),想想为什么他会受到如此高的评价。

    茂木健一郎极为推崇夏目漱石,在书中多处提及。

    他认为用拳击作比喻的话,夏目漱石堪称文章界的防守冠军,尤其是在日语的语言运用能力方面,他认为至没有人能够超越。

    夏目漱石的作品是日本人锻炼自己母语能力的必读经典,茂木健一郎自己就为此多次阅读夏目漱石的作品。

    此外,茂木健一郎还在书中推荐了其他几位他心目中的冠军人物:日本文艺评论界的小林秀雄,外国文学的陀思妥托耶夫斯基,日语优美惊妙的中岛敦等。

    科学领域则推荐了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作者认为达尔文写的原文十分精彩,建议大家尽量阅读原版。

    其次,对于什么是好书,茂木健一郎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判断一本好书的关键在于

    会不会想要谈论此书。如果读完一本书可以提高你的谈话能力,增加聊天的话题、令你成为聊天的”中心“,那么这本书就是好书。

    作者在此认为,能为聊天增加谈资,成为聊天中心就是好书。说实话,我不太赞同这观点。

    但通过读书增添谈资,确实是一些人读书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有些书也确实能增添我们的谈资,我们有时也需要阅读一些与他人增加共同话题的书籍,我们经常说想要了解一个人,可以看他爱读什么书,书籍可以成为增进了解的媒介。

    经典名著的最大特点就是举世公认,既然得到大多数人的公认,自然也就能成为更多人的共同话题。比如书中说的《罪与罚》和夏目漱石的《哥儿》。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茂木健一郎这个观点也很有些道理。

    关于公认好书,茂木健一郎还特别强调要多读翻译作品,尤其是全球畅销书。

    畅销全球的书籍,受到了全世界众多读者的喜爱,这样的书最适合用来认识世界,并且这些书中大多充满令人钦佩的,闪烁着光芒的真知灼见。

    作者在此认为经典名著都是畅销书,或者说畅销书都是佳作,说实话这观点我也不太赞同。

    畅销书当然不能等同于经典名著,甚至不一定是佳作,反过来,很多名著在当时并不一定是畅销书,但是经过时间洗礼仍然畅销的书肯定是经典名著。

    而在在全球畅销的书则可让我们学习到世界级知识,茂木健一郎认为这是向世界一流人物学习的最简单方法,也是打开我们视野的好方法。

    当然能读原版书籍更好,不能的话则建议大量阅读翻译作品。

    大脑适合“杂食”

    我们都知道专心很重要,读书学习要“深挖一口井”,但茂木健一郎却提出了大脑适合“杂食”的观点,建议我们要不分领域地杂读。

    为什么?理由有三。

    其一为了找到自己的“决定命运之书”。

    找到自己深受触动的“决定命运之书”,或者说找到自己要深挖的一口井,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茂木健一郎认为,要找到它,读书时就需要“杂食”,不分领域的杂读很重要。

    其二为了结出“奇迹的苹果”。

    日本有位农民叫木村秋则,在世界上最早成功培育出无农药苹果,为此他付出了八年的艰辛。

    一开始他专注于病虫害防治和枝叶等地上问题,结果病虫害是治住了,但苹果树长得很瘦小,一直不结果实,后为,他把目光投向了下树下的土壤。

    他不再用机械平整土地,而是让野草自然生长,很快土壤恢复了自然的松软肥沃,苹果树健康生长起来,结出新鲜水润又有生命力的果实。

    茂木健一郎由此得到有关读书的启示:

    我想,读书也是一样的。虽不能知晓哪一本书会发挥作用,但大量读书可以令大脑如腐叶土般进行发酵,在脑内形成优质的土壤。读过1千本1万本书的人,他们的脑中会积蓄相应的养分,最终结出新鲜美味的果实。“

    茂木健一郎在《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举了好几个实例。

    他的老师解剖学家养老孟司先生酷爱阅读英文推理小说,而外交与神学专家佐藤优,在他的作品中经常提及当下流行的小说和影视剧,他说这对于把握时代潮流很重要。

    茂木健一郎自己幼时大量阅读了有关UFO的书和灵异照片的描述,这对帮助他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成为科学家都起了很大作用。

    最有代表的则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物理学家汤川秀树,他的主要贡献是独创了介子理论。

    茂木健一郎认为,介子理论体现的思想,与信奉“存在即是永远”的欧洲思想相反,而与认为“存在摇摆于有和无之间”的东方思想更接近。

    而这与汤川从小阅读了《论语》等大量汉文典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三为了从微弱的联系中收集重要的信息。

    茂木健一郎告诉我们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对我们重要的信息,往往并非来源于关系亲密的好友,而是来自偶尔交谈的人。

    这个事实初看确实让我颇感惊讶,但细一想又很简单,关系亲密的好友之间兴趣爱好也大致相近,大部分信息也分享过,而有些我们不知道的重要信息也是对方不了解的。

    有一项采访调查也证实了这个结论。调查的内容是

    你在成功跳槽之间有关新公司的信息是从何处得来的?

    其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信息并非来自一周见面两次以上的密友,而是一年见面一次以上,一周见面两次以下的人。

    读书也是如此,有时看似没什么联系的内容给我们的启示有可能更大,汤川的汉文学素养对他物理学研究的影响就是一个例子,这也是读书的有趣之处。

    对读书的“杂食“,可以增加我们与机遇邂逅的概率。

    澳大利亚哲学家大卫.查尔默斯说:

    不管是什么书,都可以找到它的有趣之处,就算是无聊的书也一样,所以读书不要挑剔。我这个人,就是对书爱不释手。”这大概是杂读的最高境界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杂读,或者说杂读什么?所谓杂读,简单地说,就是多领域和大量地阅读,具体地说也有三点。

    其一尝试阅读平常不会主动阅读的书。

    前面说的佐藤优的例子已经表明,聪明人只会阅读精深厚重的书籍完全是误解,当然,对多数人来讲,如佐藤和养老那样大量阅读各领域的书可能有些困难。

    茂木健一郎建议大家可以尝试挑战一本自己平常不会去读的书。比如经常阅读商务书的人可以读读古典文学,爱读小说的人则可以尝试读书商务书或者社科类书。

    其二阅读稍微“危险“的书。

    所谓危险,当然是相对而言的。

    比如现在读小说已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但在过去,阅读小说,即使是阅读《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文学名著,也被视为危险之事。

    在白色恐怖年代,阅读红色革命书籍则是极危险之事,抓到就有可能被杀害。

    茂木健一郎认为,书籍有时确实是一种危险的事物,它可以动摇读者眼前的现实。

    他提醒我们

    在读书方面,我们要有一种心理准备一越是看得见广阔的世界,就越有可能踏入危险区域。

    但他同时建议我们要做一个稍微“危险的人“。他所说的危险包括对现实的质疑和改变。

    创立新公司可能是一件危险的事,思考社会存在的形式可能是一件危险的事。

    但这正是开拓创新所需要的

    要想更好地生存,寻求更多的可能性,“危险性”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作者还用自己阅读《绿山墙的安妮》的亲身经历,说明认真阅读带有“危险性”的书籍,对自己大脑产生的冲击,会成为思考的契机。

    读书时产生的苦恼与纠结——这种精神上的动摇是大脑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有点类似摇滚精神,也是读书的乐趣所在,茂木健一郎称之为“带点危险的香气”。

    其三阅读拥有深度文化观与世界观的书。

    茂木健一郎认为,今后社会将分化成两类人,一类是不创造附加值也可以轻松活下去的人,另一类是提高自己,创造知识附加值的人。

    后者将格外受到大众的瞩目,正是读书,拉开了二者之间的差距。同时他指出,

    即使我们自己不能开发出改变世界的技术,最起码要拥有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能力。

    我们不仅要阅读学习专业技术方面的书籍,也要阅读学习影响塑造我们文化观与世界观的书籍。

    我们必须要拥有工程师方面的基础知识,也需要拥有深度的文化观与世界观,以预见今后文明将如何演变和发展

    打造自己的“教典”之书

    杂读可以培育肥沃的土壤,其目的在于枝繁叶茂,结出甜美果实,在这个基础上要寻找让自己深受触动的“决定命运之书”,打造自己的“教典”。

    “教典”原是教会用语,意为“教理”、“不可动摇的支柱”,茂木健一郎在这里比喻读书,

    在自己的心目中占据轴心地位的作品成称为”教典“,找到了自己的“教典”,也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也就是要找到一本或者几本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可以让自己反复阅读的书。

    茂木健一郎认为《堂.吉诃德》是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教典,因为他曾经反复阅读《堂.吉诃德》一书。

    苏格拉底的“教典”则是《伊索寓言》,因为他在死前特意让学生拿来了这本书。

    在《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的最后一章,茂木健一郎“以用优秀的态度对待人生为标准“精选了十本书推荐给读者。

    这十本书分别是: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尼采的《悲剧的诞生》,理查德.费曼的《别闹了,费曼先生》,夏目漱石的《玻璃门内》,立花隆的《从太空归来》

    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奥斯卡.王尔德的《狱中记》,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小林秀雄的《莫扎特 所谓无常》,歌德的《浮士德》。

    茫茫书海,我们应该选择什么书来读?如果你也有此困惑,可以听听日茂木健一郎用他的阅读经历和脑科学知识给我们提出的建议:

    从兴趣入手,多读感兴趣的书,多读经典名著等公认好书,要在广泛“杂读”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教典“之书。

    在《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中,他提及的书有六七十本之多,并在最后一章从对人生态度的角度向读者推荐了10本书。

    希望这些建议,能给你一些帮助和启示。

    新的一年,愿你能遇见更多好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年,你想读什么书?请听日本脑科学家的建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op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