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青丝绾成髻,浮生一梦醉眼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20257/14dea63220fa1723.png)
饱受长发“困扰”久矣,昨晚终于一剪刀下去把自己的飘逸长发剪成了齐肩短发。这头长发已经伴我十多年,下手的那一刻竟然没有多少惋惜。
开始留长发之前,是一直是想留长发而不能的高中时代。我现在还留着一张那时和两个女生好友的合照,三人无一例外像个假小子,一头短发粗糙张扬,表情严肃,目光炯炯。那天大概是文理科分班,有几个同学从我们理科实验班转去了文科,大合照之后同学们在三三两两地合影。也许班主任刚刚发表过激励人心的演讲,拍照时我们心中那股拼劲余温未散。
留个短发的确是省了很多打理头发的时间,但是那时营养不够,连带头发也是干枯开叉毛躁,我因此给人留下了类似于“金毛狮王”的印象。其实当时一直短发,更多的原因还是家里长辈的要求,他们总觉得短发的女孩子看起来也更老实些,这样好可以“断桃花”,更有利于专注于学习。殊不知,我们班当时的班花之一也是一头短发,一头乌黑油亮的漂亮短发。
但是心底里到底还是更羡慕长发的。终于等到高考之后,获得了家里人的首肯,蓄起了长发,还做了目前为止人生唯一一次离子烫。告别了乱发飞扬的历史,一头塌软细发自此很多年都是柔顺的模样,只有开叉的发梢又过了多年才开始好转。
大学时期看过一本小说《绾青丝》,如今情节人物全无印象,只记得故事开头有一个绝美的场景。湖边大树下,男主角给女主角绾青丝。如瀑的黑长发,给了我无尽的美好想象。那时候,网上还流行着一句“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对长发的幻想,无疑也是在那个懵懂年纪对爱情的期待。
说起来,这一头长发直到2014年去了新加坡之后才真正发生质的转变。以前毛躁分叉的发尾竟然一根根消失不见,再也用不着听课看书时拿指甲钳一边像剪指甲一样,细细地捡出来的开叉的发尾,再剪掉。大概是由于不一样的气候和空气,也许是因为改变的饮食起居。
我想大概和我们的传统文化影响分不开,一头青丝在大多数人心中都是女性柔美温婉的象征。留长发的这些年,偶尔也动过剪头发的念想(虽然只是口头说说)。有一年夏天,跟我爸说想要剪头发。像这种小事,按他平日的风格,我预期着“随你”的回答。没想到他说,不要剪,哪有年纪轻轻女孩子剪头发的。我问他为什么,他只说,女孩子长大了剪短发看起来就像“堂客们”一样成熟,最好等到生孩子之后再剪。这个观点甚是刻板,却绝对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这么想。跟先生刚在一起的时候,也有过一次想要剪头发的经历,同样也是在他的不赞同中放弃了一时冲动。
没想到,我真是有了孩子之后剪短发,却不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成熟稳重。毕竟,到了这个年纪,可是巴不得自己看起来像个不成熟的小姑娘。
若是不到两岁的皮皮听得懂并且懂得回答,如果我问他“最喜欢妈妈哪里”,他肯定会回答“妈妈头发”。他对我的头发有一种迷一般的喜爱,直让我怀疑这是写在他的基因编码中的信息。
迹象出现得很早。皮皮还无法靠自身脊柱坐直的时候,有一天他坐在靠椅上,我偶然打了一个喷嚏,结果他笑得格外开心,鲜有的哈哈大笑。为了逗弄他,我又重复了几次,很快发现让他快乐的不是“阿嚏”的声音,而是做出这个动作时甩出的头发丝。发丝拂过脸颊,无从躲避,淡淡的香味,妈妈的味道中夹带着轻微的痒,这种感觉让他体会到了一种别样的快乐,甚而是安全感。
平日里皮皮最喜欢妈妈抱抱,因为可以把头埋在我的颈间轻嗅妈妈的秀发。放学接他回家的时候,坐在安全座椅上吃完果泥,总是会呼喊,“妈妈头发,gentle touch”。要是我在前面开车,就只能耐心地解释到家再满足。要是爸爸在前面开车,我把头轻轻侧过去,肉嘟嘟的小手会温柔地抚过我的头顶,捞起一缕秀发,放在鼻尖,沉浸地深吸一口,然后心满意足地感慨“妈妈头发香香”。夜里睡觉不安稳的时候,如果惊醒,嘴里就会迷糊中带着急切地嘟囔“妈妈头发,妈妈头发”。直到手心抓到一绺我的头发才安定下来,继续沉沉睡去。仿佛只有抓到我的头发,他才能确定妈妈还在身边陪着他,不管梦到什么都不用害怕了。每当这个时候,夜间被吵醒的我,心里总会由担忧转为欣慰,同样安稳入睡。
只是,孩子对妈妈头发的喜爱也带来一些负担。一来平日忙碌,往往深夜才有时间洗头发,常常要带着湿发入睡。二来,平日带着孩子的时候,总是大包小包还要抱抱,手忙脚乱之下披头散发到底不方便。三来,这一头长发常常被孩子当成心爱的玩具,动不动就搂搂抱抱蹭蹭,尽管已经教得他很小心,兴奋之际被误伤仍是家常便饭。
生孩子之前,我的长发很少扎起来。日常生活工作中,不碍事的时候都喜欢披发。为了减轻发根压力,偶尔剪一点发尾,也经常更换分发位置。但是翻看近期照片,却发现皮皮出生之后一切都变了。头发永远都松松垮垮扎在脑后,绑成一个发球。这样一来,由于头发又密又长全靠发根支撑,头皮永远觉得紧张疲累。因而,这个夏天,我忽然想剪去这一头长发。这次没有多少犹豫,就这么动手了。唯一考虑的是,会不会次日早上醒来,皮皮发现妈妈头发短了要着急。
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一早醒来,他爬过来摸摸我的头发,“妈妈头发香香”,对孩子来说,又是好玩的一天开始了。
佛家有一句术语说“三千烦恼丝”。以头发代尘俗,不可谓不巧妙。尤其是对古人而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就是一世尘俗的牵绊。若是三千青丝可除,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如今的我们,鲜有人还像古代一样珍视一头长发,剪头发变成了再平常不过都事情,发型、发色都是千变万化,任由人按心情、看性格自行决定。这番断了长发,于我而言,也算是一种拂拭尘埃,一种心理上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