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匮乏,一直想要拥有?
道德经《第48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我们这个社会,似乎都说:
「你积累的资产越多,就拥有越多作为一个人的价值。」
但是,在道德经48章却要求我们改变对这个观念的看法。
与其获得更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其实你可以反其道而行,不再奉行这个固有的理念,认为~
「多得」才是主宰生活的至关要件。
是吗?再细看提问。
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得看你处在哪个阶段。处于还在"用加法"的人,是完全背离这个问题的。
活得「减损」的好处是~
可以用不同的观点来看自己的世界,信不信由你。这个新的观点,将会让你有更圆满的人生体验。
![](https://img.haomeiwen.com/i26603098/1e9151c67d33ac1b.jpg)
在求学阶段,你被鼓励要尽可能多积累任何所接触到的东西~
学会更多的数学公式、文法规则,更多古代跟现代的历史知识,更多关于人体、银河系、宗教、生物合成、AI等各种资讯,你不断的积累一系列的成绩单、执照和学位,这些都是总结你在求学之旅中,获得与积累的证据。
老子建议你重新检验这个传统,
唯有如此,你才能从过去所追求完全相反的东西,作为衡量成功的基础。
「道」是要求你,抛开所有关于教育程度的外在指标跟象征,若学习是在累积资讯和知识,「道」则是关于智慧,牵涉到如何抛开资讯跟知识,和自己的生命源头和谐共存。
为了激发你对「道」的体验,并依其原则而活,你被要求力行减少对物质的重度依赖。
使用「加法」,会成为你的包袱
现在告诉你,在你的生活里每增加一样东西,这也同时会带来了对你牵绊禁锢的因素;因为,你必须保护这个东西,不致遭到盗窃跟自然灾害的毁损。
除此之外,你还必须时时去擦拭、清洁、储存、上漆包装,以及到处搬来搬去。
老子在道德经这一章扼要提出的理念,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在他的眼中,唯有抛开对物质的依附跟牵挂,并且缩减已经拥有的财物,才能够真正主宰自己的生活。
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广告,没有一个直播主不是为了钱在卖。
你想赚钱,就要好好经营"私域流量"。那就是设计来说服你:「相信快乐跟所推销的东西紧密挂钩。」
![](https://img.haomeiwen.com/i26603098/9a2158926f6585eb.jpg)
买、买、买,这意识,不断的在心中翻搅,细观之其实是内在的匮乏,不安全感一直困扰著。这是个无底洞,却不断的想用"有形"物品去填满。
常听到:断、舍、离。
其中心思想是,让我们开始~
自觉的"减少想买更多东西"的需求。
与其买更多的东西,
不如看清楚现在已存在积累的财物中,有哪些是可以再流通利用的。
我且保证:当你愿意缩减跟抛开对聚集物品的迷恋时,会察觉出一股清新自由的感受。
当你完全放下并严肃的思考过这个理念,并改变对所谓
「拥有 」和「积累」这个看法时,
你将会了解到:
自己从未真正拥有过任何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