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书的最后几章,作者写到她基于自己“人生指南针”的引导,离开了宜家。离开宜家后,她决心花一年的时间休整自己,学习做无名小卒,这对一个在职场上叱咤风云20多年的人来说是很艰难的事情。但是作者关注自己,重新去思考对她来说成功是什么。对于怎么过理想的生活和成为自己的导师,作者提供了一个名为“改变四室”的工具模型。这个模型由心理学家、作家克莱丝•詹森提出,以下是作者对这个模型的理解。
满足之室
在你掌控之中的东西,进展顺利、运作良好的东西,你感到满足的东西—这些是你生活中目前不需要改变的领域。
自欺之室
所有让你活力尽失的东西,你不敢直面、不愿意谈论的东西,想要回避和无视的东西,你希望它能自行消失或随时间流逝好转的东西。
困惑之室
你感到有些迟疑,不知如何推进、如何处理的东西,让你感到沮丧、想不出解决办法的东西,暴露许多问题但目前仍没有答案的东西。
激励之室
让你感到兴奋、露出笑容、彻底远离焦虑、焕发活力的东西。
我们需要把生活的不同方面:家庭、感情、工作、学习、财务、健康、生活、个人幸福感等分别放入四室以后,着手进行以下事项:
1.你想改进什么方面?检查“困惑之室”或“自欺之室”里的东西,你的焦虑和苦恼大部分来自这里。
2.选择两样你希望着手处理,围绕其采取一些行动的东西。
3.设立现实的目标,制定包含具体步骤和重要里程碑的行动计划。
4.在日记中记录这一过程,务必随时更新,以确保该过程得到持续的推进。
在生活中试着利用“改变四室”理论,列出未来六个月内希望做出的改变,不要抱过高的期望,要设定现实的小的目标。必要时调整目标,用扮演他人导师的技能运用起来,找出自己担心的根源,然后采取行动。
以下是我自己列出的“改变四室”。
满足之室:家庭和睦、家人都身体健康、个人每天坚持学习和记录
自欺之室:过往十年的工作经历是我不愿面对的,一直自欺欺人自己很优秀,但在现实面前被击碎,真正的优秀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挣钱的能力,让自己和家人幸福的能力
困惑之室:现在的就业方向不明确,不知是该去接受一份不那么有兴趣的工作,还是去尝试新的行业,一切从头开始,接受未知。
激励之室:参与活动的时候觉得很开心,链接到各行各业优秀的人,得到启发,看到自己未来的可能性。
目标:三个月内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在新的职场上深耕。
计划:往不同的行业投简历、面试,弄清楚自己喜欢的、适合的,以开放的心态学习新的知识,接触新的人,参加各种线下活动。以后也要持续地有目的地学习,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坚持日更,记录自己的思绪,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