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荧屏中,十八年前憨厚的猪哥已被岁月磨砺成一个丰实的大叔;现实中,从青年演员到导演的惊艳蜕变,徐峥在演技和技术上也愈发趋于精湛。

在徐峥为数不多的作品中,他呈现给观众的总是一些刚开始不那么讨喜的角色。《人在囧途》中遭遇奇葩事情的无奈老板;《泰囧》里被追踪的徐朗;《催眠大师》里被反催眠的徐瑞宁……再次翻看自2010年起徐峥参演或导演的电影,欢乐的浪潮一波接一波,很多时候我们却是在欢声笑语中泪流满面。徐峥饰演的角色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随着剧情的发展,伴随着人物的形象变得更加鲜明立体充满情义,观众对其的喜爱逐渐加深。
最近上映的《我不是药神》中徐峥塑造的程勇便是如此。

影片的上半部分,我们所认识的程勇,只是一个落魄的商人形象。第一次贩卖“格列宁”,程勇是被生活逼到绝境的不得已为之。父亲重病躺在医院没钱做手术,前妻要带着儿子出国,自己的店面因为没钱付房租而被关闭。这一连串的打击迫使他走上卖假药的道路。商人的目的是什么,不为情,不为义,单单的是为了钱。如果硬要扯上道德的大旗为自己庇护,那毫无疑问是无耻的。在吃散伙饭的那一场戏里,观众能从他的言语里瞥见这个人物所有的性格。“我上有老,下有小,我不想去坐牢”,“你们能够有今天,都得感谢我。”对他人的自私中有对亲人的责任,无心插柳的帮助成为膨胀的资本。此时,也许我们对这个人物谈不上喜欢,甚至还有些反感。本质上,他还是个人,不是神。

影片的下半部分开始,程勇的形象开始转变。老吕妻子的求助打破了他生活的宁静,也让他第二次走上了贩卖“格列宁”的道路。不过这一次,为情为义不为钱。参加完老吕葬礼后,他穿过站满白血病病人的走廊,短短的几秒钟,像是跨过生死的大桥般让人迅速转变。一个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商人就不再是个商人,一个以救赎为己任的人就可以称为神。在打击假药的局势更加紧张的情况下,程勇以进价把药卖给病人,甚至后面不惜以每月亏空几十万的代价补齐药品差价卖药给病人。用他的话来讲是一种补偿,无可厚非。但此刻观众的心中早已鼓起了掌声,对他肃然起敬。
徐峥饰演的人物中,现实总是给予他们嘲弄,观众的笑点也是人物的痛点。然而我们会发现,正经历这些无奈事件的主角,在一次又一次现实出其不意的激浪下正变成我们所喜爱的样子。

《人在囧途》有这么一段,王宝强饰演角色要把钱给车站求助的大姐,处事老道的徐峥一开始就判断那人是个骗子。宝强不信,结果钱还是被骗走。后来两人再次相遇,宝强怒争说:“骗了才好!骗了说明没人病,没人病那更好!”宝强傻得仗义,徐峥精明冷漠,两人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后来再次碰到骗子,得知实情后,徐峥把身上的现金都偷偷塞在了孩子的书包里。小小的一段镜头就能敞开人物所有的善良。这个刀子嘴豆腐心的老板就在此时悄然走进我们的心间。一旦有了人情的温度后,观众就很容易被人物触动。这是人物塑造的高明之处,也是我对《人在囧途》这部电影印象深刻的原因之一。

《春光灿烂猪八戒》里的猪哥傻得纯真,《我不是药神》后半部里程勇人性回归。十八年的时间酿造了徐峥这坛老酒,青涩在慢慢淡退,人情在慢慢升温,入口平淡,细品俊烈,回味悠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