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杨琪21天暴力行动特训班
2个药方,治愈你的“知识焦虑症”

2个药方,治愈你的“知识焦虑症”

作者: 6b026bacaf6b | 来源:发表于2017-11-07 17:24 被阅读12次
目的思维.jpg

公号“拾遗”8月2日的文章《罗振宇永远不会告诉你的秘密》中,讲了刘刚的故事。

我朋友刘刚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叮铃铃——早晨闹钟响起。他眼一睁,立马抓过手机,打开“得到”,倾听60秒罗胖教导。刷牙与吃早饭时,打开“喜马拉雅”,“完成了30分钟的音频学习。”然后,他出门上班。地铁上,再点开“知乎live”,“听了三个知名答主的经验分享。”中午吃饭与午休的时间,他又点开了“在行”,“抓紧学习了《如何成为写作高手》。”下班路上,他又打开“得到”,“我在上面订阅了5个专栏。”吃完饭,上床,打开“直播”,“听了李笑来的《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富自由》。”然后刘刚带着满满的充实感,终于无比欣慰地进入了梦乡。

99.9%的人瞎忙,就像故事里的刘刚,空有进取心,但却越学越焦虑。

在学习这件事上,梁簌溟的自学经历值得我们借鉴。

梁漱溟是公认的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1987年12月25日,他在生平最后一次公开演讲中这样说道:“我与哲学无缘。我不懂什么叫哲学。小时候读书,就喜欢思考些问题······你说是哲学,那么就算是哲学吧。我就是这样,误打误撞地进了哲学的门。”

他在《我的自学小史》中透露:“我虽自幼不断地学习以至于今,然却不着重在书册上,而宁在我所处时代环境问题一切见闻。我还不是为学问而学问者,而大抵为了解决生活中亲切实际的问题而求知。”

梁簌溟的学习有很强的目的性——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问题导向式的学习,效率很高。

反之,没有问题的学习,就如无头苍蝇乱撞,不知道去往何方,永无出头之日。

学问学问,没有“问”,哪来的“学”?没有问题的人,说明ta不善于思考或者懒得思考。

一个多月前和朋友聊天,她提了一个问题,大意是说,为什么民国那些大师们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接下来“21天阅读21本名人传记”,我挑了不少关于民国大师们的书,仔细研读,不断思考,才写出了民国先生们为什么总是让人怀念?一文。

所以,我开出的第一个药方是:带着问题学习,效率最高。

越学越焦虑的第二个个原因——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都听过猴子掰玉米的故事: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小猴子不知道自己下山的目的是什么,所以空手而归。刘刚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一无所获,越学越焦虑。

两者都有很好的愿望,但最后的结果却不尽人意。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由良好的愿望铺就的。”

只有愿望而没有目的,结果只能是走向地狱。

愿望跟目的的区别是什么?前者仅凭直觉,后者则经过深思熟虑。

怎样做才叫深思熟虑?有一个思维模型——黄金思维圈。即按照“why-how-what”的顺序进行思考。

Why:目的是什么,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How:如何做。
What:做什么。

为什么把“为什么”这个问题放在首位,因为“为什么”很重要。为什么“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包含着感情、冲动。这个问题的答案给人以动力,不断激发新的思考和行动。(核聚文章:保持长时间高效学习的10个方法

很多人的思考模式是“what-how-why”,一上来就问自己要做什么,而不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种人可能一开始很有干劲,但过段时间就焉了,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学习没有目的,就好比大海上航行的船迷失了方向,任何方向吹来的风都是逆风。

钱穆在武汉大学任教时,对钱树裳、严耕望印象最好。当时钱学业为全班第一,严居第二名。钱博览多通,并能论断。严则专精一两个领域,遇到疑问必和钱商量。但钱始终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屡屡转变学习领域。后来钱穆执教于无锡江南大学,钱树裳又来问学,仍无定向。钱穆到台湾后,见到严耕望,已学有专精。后来严耕望成为著名的历史学家,而钱树裳则默默无闻。

没有目的的学习,是多么可怕!

就在几个月前,我也是千千万万个刘刚中的一员。微课学了好多,得到订阅了数个专栏,书也买了不少,刚开始还兴致很高,后来越学越迷茫、越学越焦虑。

而现在,我好长时间没有报名微课了,得到也很少看了,那我是不是不学习了,当然不是,只不过我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我创立的“21天暴力行动特训班”。

开营之前,我要求所有的小伙伴写一篇行动方案,用“黄金思维圈”理清思路。

之所要求大家这样做,是因为我之前的实践表明,此法是行之有效的。有文章为证:复盘——21天阅读名人传记之旅

现在我们知道,治疗“知识焦虑症”的两个药方:

1、带着问题学习。
2、学习之前先想清楚目的再开始行动。

其实,古人早就给出了药方——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意思是说: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目的地才能够有所收获。

下次行动之前,问问自己:我的目的是什么?我是否进行了周到的谋划?

相关文章

  • 2个药方,治愈你的“知识焦虑症”

    公号“拾遗”8月2日的文章《罗振宇永远不会告诉你的秘密》中,讲了刘刚的故事。 我朋友刘刚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叮铃铃...

  • 治愈忙碌的“药方”

    文‖静若 -1- 不知道多少天以前,我开始陷入一种生活和大脑都飞速运转的状态。 七点醒来,洗脸刷牙,换上红色的运动...

  • 每日一画 || 猫猫草草画画/每日更新

    坚持每天画一张小画,治愈焦虑症。

  • 有效学习——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焦虑症 在知识经济信息爆炸时代,很多学习者是知识焦虑症的患者。 我自己是一个典型的知识焦虑症的患者 我们先来对...

  • 知识焦虑时代的解药

    你有知识焦虑症吗? 我有严重的知识焦虑症。 被各种付费课程宣传的,好像一无是处! 1. 职场中,沟通技巧有待提升;...

  • 做一个知识搬运商

    需要知识的人太多了,知识焦虑症

  • 设计思维与教学

    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还没来得及思考如何治愈日益恶化的“知识焦虑症”,也无暇顾及我们是否陷入“数字鸿沟”,却...

  • 焦虑症的自救:你是自己最好的药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名非常“专业”的书《焦虑症的自救:从神经系统角度出发治愈焦虑症》,这本书的作者是现代焦虑症治疗的先...

  • 认天命与尽人事并不矛盾

    金钱焦虑症的表现就是认为金钱可以改变一切。知识焦虑症的表现就是认为知识可以改变一切。科技焦虑症的表现就是认...

  • 认天命尽人事

    金钱焦虑症的表现就是认为金钱可以改变一切。知识焦虑症的表现就是认为知识可以改变一切。科技焦虑症的表现就是认为科技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个药方,治愈你的“知识焦虑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mj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