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名茶都传承了独到的工艺秘方,即使在核心产区也是各有各的绝招。比如信阳毛尖,车云山和集云山、云雾山都是信阳的核心产区,仅仅只隔了20公里,但是工艺上就有很大的差异,车云山基本上还是保留了民国时期的工艺,干茶外形蓬松类似于碧螺春,而其他几座山上的制法揉捻非常紧致,是标准的针型茶。
冲泡后车云山的茶只有微毫溶于水中,而其他几座山的茶的茶毫大量溶于水中,汤色混而不浊。在口感上,车云山的茶明显香甜些,其他山头的毛尖更显鲜爽,各擅胜场。
尚好茶谈茶论道
其他产地的名茶基本上也是如此,尤其是武夷山的岩茶,更是家家有绝活,互不传授,这种充分竞争的茶叶状态,使茶叶的口感不停的进化,越来越考究。反而是安溪铁观音工艺过于统一,瞬间机械化就代替了手工制作,故而很少再出精品。当然,我估计今天安溪人一定会痛定思痛,重拾传统工艺,几年后还是会有兰香迷人的传统铁观音呈现。
老工艺从不以量取胜,茶叶这种类食品的产品,好产品根本也没有办法标准化量产。就像我们烹调的食品,最好吃的还是单锅小炒,大锅饭永远不会好吃。真正的好茶,就像制作艺术品,它需要名师大匠,不眠不休的随机应变。茶界有一句话,各个产地都认同:"看天做茶,看青做茶",天气、湿度、温度;茶叶的老嫩、厚薄;采摘的手法、时间都对茶叶的制法有影响。因此做茶没有固定的格式。所以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就这样在这些名茶产区被很好地保存下来,尤其是有我们这些认真做茶的经销商的鼓励和保护,纯手工制茶的产品现在又逐渐被茶友们追捧起来了。
所以从选茶的角度来说,要求我们对老专家,老工匠,老传承人要有足够的尊重,也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要能和那些非文化遗产继承人成为忘年交,甚至和他们同吃同住,随时促膝长谈。找到理论和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指导茶农提升制茶水平,来提高销售产品的品质。
尚好茶谈茶论道 制茶的根本规律,在于将茶叶叶片中的精华,转化成人能喜欢的鲜香,并除去对人没有好处的杂气与杂质。然后通过蒸或炒或者烘焙的方式来使茶叶长期保存,并在保存的过程中,进一步的醇化。这其中有非常多的化学变化,然而对于有过理工科扎实基础的人来说,还是能够找到其中变化规律的,所以通过传统的制茶工艺,看出其内在反应变化的本质,并反哺给茶农,往往会让茶农大吃一惊,他们往往会问,这是我们祖传的秘密,你怎么会知道?其实看的多了,思考的多了,自然能够找到制茶去粗取精的核心规律,有时候,这个地方珍藏的秘籍,到另一个产区可能就是人尽皆知的常识,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内在本质是一致的。有时候,一些产地也在吸收创新新的品种,比如我们前两年常见到的信阳红,完全模仿武夷山金骏眉的制作工艺,但是制出的红茶始终香气发闷,本来的桂圆香,总是制成了红薯香。既是完全参照武夷山桐木关的工艺,甚至有些地方直接把武夷山的制茶师傅请到信阳,但是仍旧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实际上,两个地方湿度不同,茶种不同,空气中的细菌种类也不懂。所以有些制茶的指标要调整,比如人为的提高室温,调整发酵室的湿度等等。指导茶农处理后,品质会大大提升。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和茶农就某种工艺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轻易不会请茶农改变传统的制法,而是把我们在其他产地看到的不同方法,告诉他们,并提示可能出现的化学变化,请他们实验。比如龙井茶在制作的时候鲜叶摊凉走水是在室外,而信阳基本在室内,我们问过信阳茶农,能否也改到室外摊凉,茶农说这样茶容易有红边,制出来的茶不好看。我们就告诉他,红边的原因往往是采摘的时候手法的问题,希望他们试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在这种相互的碰撞中,我们和各地的茶农结下深厚的友谊,已经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了。
总的来说,制茶要有专注、深入的工匠精神的,鉴选好茶也要有同样专业的工匠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