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初稿聚焦优生培养,分享教考智慧

初稿聚焦优生培养,分享教考智慧

作者: 菲姨所思 | 来源:发表于2019-11-25 11:14 被阅读0次

      长安含章润全才,德渥群芳育英杰。为更好地迎接新高考,培养拔尖人才,2019年11月20日—24日,高三年级各学科老师代表一行12人在胡筱青副校长、教科处罗能跃主任的带领下,共赴北京参加“全国高中新课改优生培养师资研讨会”。会议由华夏园教育研究院主办,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协办,华夏园教育承办。

初稿聚焦优生培养,分享教考智慧

      22日上午,中国教育智库联盟新高考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建明老师作题为“新高考、新要求、生涯规划视角、优生培养方略”的报告。郭教授指出: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郭教授独到、前沿的见解,引发了全体与会者的共鸣,引燃了会议的热烈气氛。

初稿聚焦优生培养,分享教考智慧

     

      随后,来自浙江省鲁迅中学的沈为民书记作“新课程改革政策解析及教学模式优化策略”的主题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沈书记以高考改革为切入点,从走班教学的优化、课堂教学的优化、学习模式的优化、教学管理的优化四个方面阐述其对于中学教育的深入思考。

初稿聚焦优生培养,分享教考智慧

   

初稿聚焦优生培养,分享教考智慧

      22日下午,培训分学科进行。     

      我校郭菲菲老师参加了语文学科优生培养研讨会。讲座由北京市骨干教师,海淀区教研员申怡老师主讲。申老师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她先从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分享了很多具体的实施策略。申老师的讲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十分接地气,可操作性强。

      在数学学科研讨会上,我校彭刚婷老师聆听了北京市特级教师童嘉森老师《基于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2020年数学高考复习建议》的报告。在报告中童老师回顾了2019高考数学,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应对策略,强调在一轮复习中要立足课堂,提升能力,分层推进,规范习惯,成就梦想。

初稿聚焦优生培养,分享教考智慧

    胡筱青副校长和曾琼老师参加了英语优生培养研讨会。清华大学附中梁月松老师在讲座《新改革新挑战新方法》中指出,任何一门学科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都包含着育人价值。将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不仅能使学生对日常教学内容更有兴趣,亦能让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综合的发展。

      在物理分会场,我校谢青春老师聆听了浙江省鲁迅中学党委书记、物理奥赛金牌教练沈为民老师关于《理解为基•方法为梯•思维为本》的高考物理备考会议,会议从浙江省高考试点解读,2019高考试题分析,2020备考策略三个方面进行。

      我校宋建明主任,钟春香老师认真聆听了化学学科研讨会。郑克强老师做了《新高考  新课标  新教材如何备考》的报告。郑老师围绕六大问题,展开精彩论述,并且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初稿聚焦优生培养,分享教考智慧

      在生物学科研讨会上,我校袁远华老师聆听了著名高考命题评价及研究专家葛国顺老师的报告。在报告中葛老师详细地分析了新课标,解析了以核心素养为宗旨下的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提出在教学中应注重实验探究及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具有解释生命现象,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在政治备考研讨会上,我校教科处罗主任和邱平香老师聆听了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全国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徐瑛老师作的题为《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报告。徐瑛老师在报告中从新课标变化的角度,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处理新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应对策略,指明了新高考考查的学科关键能力,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备考策略。

      范丽霞老师聆听了历史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张道林老师《强化学科素养,落实四项能力》的讲座。他在报告中首先解读了历史五大核心素养的侧重点,紧接着提出在新高考中应该切实落实历史高考的四项能力要求,循序提高选择题的解题能力。这些都为我校历史学科的教学备考指明了方向。              在地理学科研讨会上,我校王善平老师认真聆听了北京市高级教师王旭老师的高考备考讲座。王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从宏观到微观紧跟国家政策的地理备考思路对我们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其立德树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是对以后的地理教学有很强的引领作用。

      23日,全体成员前往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实地考察学习。十八中魏书记给大家做了题为“悦纳与躬行-学习共同体实践与思考”的讲座。会后魏书记和尉迟副校长带领大家参观了校区,介绍了学校在学生分层次教学、多元化课堂开设、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成效。参观期间,老师们与学校领导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生发展方向、班级管理模式等话题展开了轻松愉快的交流。

初稿聚焦优生培养,分享教考智慧 初稿聚焦优生培养,分享教考智慧

      24日,清华大学数学系郑建华教授作了题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与高校如何衔接培养拔尖人才及实施策略”的专题报告。郑教授的讲座理论高屋建瓴,讲解深入浅出,提出的策略很有针对性。

初稿聚焦优生培养,分享教考智慧

      本次研讨会阵容强大,名师荟萃,课程丰富,内容充实,不仅有奋战在教育改革一线的资深校长、教师为大家答疑解惑,更有实地考察。老师们学习收获颇丰,有知有行,行囊满载而归!

相关文章

  • 初稿聚焦优生培养,分享教考智慧

    长安含章润全才,德渥群芳育英杰。为更好地迎接新高考,培养拔尖人才,2019年11月20日—24日,高三年级各...

  • 阅读感悟9 -

    培养“优生”的方法 李镇西老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了优生的培养: 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 “优生”一般来说,智商...

  • 培养优生

    昨晚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 ,书中教我们学会培养优生,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我今天把班里的前五名同学...

  • 读《爱心与教育》第九天

    培养“优等生”的方法: 李老师培养“优生”有六大方法:一是引导“优生”树立志向。他常通过谈心,让“优生”意识...

  • 读《做最好的班主任》(2)

    今晚阅读的是192页的关于优生培养的内容。 优生具有如下特点: 李老师说,培养优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引导其树...

  • “优生”如何更优

    32 今天读了《爱心与教育》中对“优生”培养的思考。所谓优生,就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李镇西老师总结了以下方法。 培养...

  • 如何培养优生

    作为学生,成为优生,除了智力上的因素之外,我觉得还必须具备几点: 1.要有远大的理想的报复。理想是前进的动力,...

  • 如何培养优生

    我发现我班上的孩子,并没有那种特别拔尖的孩子。不管是学习上,还是某项特长上,甚至是主动积极成长的也不多。这对班上的...

  • 培养“优生”的问题

    在培养“优生”的问题上,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一般说来,“优生”智商较高,即使不那么刻苦,他...

  • 【教学反思】怎样培养优生

    优生是怎样培养出来的?这个问题是每个老师都想解决的问题。 我觉得优生的培养需要以下几点: 一、思想引领。 通过经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稿聚焦优生培养,分享教考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ud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