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足勇气把「爱情公寓」看了,还是在首映当天的下午。
别问哪来的勇气,梁静茹给的。
当时发现了一个以前从没有见到过的神奇现象——
一个一百零八线小城市的影厅,几乎座无虚席。
而且,纵观整个影厅,别说拖家带口的,就连发育成熟的青年都找不到几个。
清一色的中学生。
原来,那些无论得知「爱情公寓」出现什么情况。
都会说“我不管,我就是要为我的情怀买单”的那些人,很有可能就是他们。
一下就释然了(无贬义)。
电影开始后,一群奇怪的东西出现在了荧幕之上。
青铜门、张起灵、无邪、胖子······
就算我这个没看过盗墓笔记,只是在网站上被动看一看广告的家伙,都看得出来这是在讲什么。
影厅中出现了咦?嗯?哦?诶?啥?一系列此起彼伏的质疑声。
科科,幸亏我早有心理准备。
在电影上映之前,「爱情公寓」就已经被爆出了强行蹭情怀。
本来是一个叫做什么「新次元冒险家」的片子,因为没啥自信,紧急叫停,摇身一变才成为了「爱情公寓」大电影。
上映前片方采用的宣传方式也很独特,和“改名风波”相互呼应,别有一番风味。
按照常理,每一个将要上映的电影,片方都会想尽办法,极力剪辑出各式吸引观众眼球的宣传片。
剧情的剪故事,爱情的剪甜蜜,冷门的主打怪异,沉重的主打深刻,爆米花大片也会用各种特效包装自己。
而「爱情公寓」电影看起来却不太屑于这种宣传自己的方式。
一直到上映,也仅仅放出了一个只有30秒时长,基本等同于没有的所谓“宣传片”。
而其他的宣传,也只是放出了几个爱情公寓的混剪以及演员的互动。
关于剧情,观众一无所知。
宣传方面避重就轻,有意地把观众的注意力悄悄地引到了另一个方向——
情怀
在电影进行了10分钟的时候,剧情依然还在盗墓笔记。
在公寓人物出现之后,用一个“主角光环升级盛典”强行把爱情公寓和盗墓笔记两个不相关的故事杂糅在了一起。
“爱情公寓”的人们就这样理所当然地进入了“盗墓笔记”的世界。
“爱情公墓”果然实至名归。
自开始以来,「爱情公寓」系列一直就不光彩。
“抄袭门”早就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饭后谈资。
「老友记」「生活大爆炸」「废柴联盟」「老爸老妈浪漫史」「IT狂人」等经典作品早就被抄了个遍。
雷同台词,雷同故事,整集照搬抄袭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事实证明,粉丝可以包容。
毕竟中国人的外语水平有限,看过那些经典剧目的人只是极少数。
毕竟「爱情公寓」的“搬运”也给他们带来了太多快乐。
「爱情公寓」可以抄袭,可以不发宣传片来吊胃口,可以找借口改变档期。
很多粉丝,就算是与整个社会舆论为敌,都义无反顾的站在了「爱情公寓」的一边。
可是。
粉丝可以接受抄袭,可以接受贩卖情怀,唯独不能接受的就是欺骗!
有爱情,有公寓才能叫做“爱情公寓”。
明明是盗墓题材的片子,明明和爱情公寓的设定八竿子打不着。
偏偏要找来爱情公寓的原班演员,偏偏要扣上一个“爱情公寓”的壳子。
实际上呢,除了演员,一点点爱情公寓的元素都找不到。
挂羊头卖狗肉,说白了,不就是为了骗钱么?
如今,十二万人参评「爱情公寓」,评分2.7,一星率超过了80%。
片方自以为安排得天衣无缝。
可事实上现在的观众也不是傻子,心里有数得很。
恰巧几天前看到了「诈骗」的定义——
用虚构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一来,片方心虚,有意隐瞒剧情,就是为了骗预售票房。
二来,片方有预谋地把首映时间拖延到周五下午,很明显是害怕早上上映观众吐槽,会对下午到晚上之间的黄金票房时段产生影响。
而且,在电影的图片单元,百分之九十都是不含盗墓风的剧照,非常具有欺骗性。
「爱情公寓」大电影简直就是一场有预谋的诈骗!
首映当天,「爱情公寓」就收获了3亿票房,排片高达38.7%,上座率57.7%,各方面都远超了话题新片「一出好戏」。
然而到了上映的第四天,票房却刚刚突破五亿小关。
单日票房更是连巨齿鲨的一半都追不上。
捞一波就跑的粉丝电影时代过去了。
这类电影因为粉丝效应,很容易就能拿下漂亮的预售票房和首日票房成绩。
但往往因为质量低下,之后票房开始“断崖式跳水”。
当初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便是如此。
而这次的「爱情公寓」电影。
不仅质量低下,还刷新了电影史全新的底线。
很多人都欠了王传君一句道歉。
当初有很多人道德绑架他,说他忘本,说他出了名就忘了捧红他的「爱情公寓」。
估计这些人根本没弄清楚什么是「本」。
观众才是是电影的“本”,有了观众,电影产业才能够蓬勃发展。
在电影的世界中,欺骗观众才是真正的忘本。
和一个毫无底线、欺骗观众、消耗情怀、挂羊头卖狗肉的无耻班底彻底决裂。
这叫觉醒!叫做返本!
“粉丝效应”弱化,想要借着一个情怀点连续捞钱越来越难。
看完「爱情公寓」我很欣慰。
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爱5 Coming Soon」的背后包含了多少的野心和试探。
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客观理智的态度来对待电影。
观众,是未来电影的希望,而我却看到了观众的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