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一些长篇大论和说教;多一些简短句子,最好在15字以内。
(2)少一些埋怨,比如:“都是你不好,你本来就不该,是你让我……”;多一些用 “我”开始的句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每次你发火,我都觉得很担心。”
(3)少一些不清晰、不明确的句子,比如:“乖一点,不要这样,好不好?”;多一些直接、具体、确切的句子,比如:“我想让你停止说激怒妹妹的话。”
(4)少一些“以偏概全”的询问,比如:“为什么你总是这样,你从来没有听过一次话”;多一些描述的方式来直接说出事情,比如:“听到你这样说,我觉得你没有做到最好。”
(5)少一些聆听时看其他地方、双手抱胸等状态;多一些专注地聆听,眼神放在孩子脸上,身体前倾、点头。
(6)少一些打断孩子说话的行为;多一些让孩子充分表达他的想法,再说出自己的意见的行为。
(7)少一些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明白孩子意思的表现;多一些肯定自己真的明白孩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复述孩子意思的表现。
(8)少一些大喊大叫;多一些用平和、正常的声调与孩子谈话的状态。
(9)少一些频繁换主题,或者同时讨论多个主题的谈话方式;多一些讨论完一个主题再讨论下一个主题的谈话方式。
(10)少一些提旧事、算旧账或发出恐吓的说话方式,比如:“现在不吃,晚上就不准说肚子饿”;多一些集中于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的说话方式,比如:“你不想吃饭,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11)少一些身体语言和所说的话不相符的行为表现;多一些身体语言和所说的话一致的行为表现。
(12)少一些将情绪隐藏在心里或不肯承认内心情绪的表现;多一些适当表露内心的情绪,使对方感受到自己的诚意的表现。
(13)少一些不良的面部表情,比如:嘲讽、不屑或使人生气的表情;多一些和善的面部表情。
(14)少一些片面猜测别人心里的想法、自以为是的行为;多一些真心听取别人的见解,提出问题以确保自己明白别人的意思的行为。
(15)少一些用使人泄气的话进行威胁的行为,比如:“你这个人一点用都没有”、“你真让人讨厌,你再这样,我就……”; 多一些高情商的用语,比如:“我担心你的成绩,似乎有些事情让你不开心,可否和我聊一下?”
(16)少一些不理睬对方、不回答对方的行为;多一些真心诚意的对话。
(17)少一些一边说话一边做其他事的行为;多一些放下手中的事,诚恳地对话的行为。
(18)少一些永不认错的态度;多一些有错时承认错误的态度。
(19)少一些不理会别人是否接受而不断教导或训话的行为;多一些平等的对话,懂得适可而止。
(20)少一些对对方的讥讽、嘲笑;多一些直接、明确、诚恳的表态。
——摘自《过好这一生的10个真相》
这些沟通方法不只适用于亲子关系,在其他关系中也同样适用,记录下来,学着在生活中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