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事情做不好的时候,如何让自己减少逃避的心理。
要减少这种逃避心理,一个常用的有效方法,就是学会拉长视角来看待眼前的问题。
我们对于眼前的失败感到过于痛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注意力过于聚焦,看不到全局,没有意识到眼下的事件在全局中其实也不过是一次普通事件。
所以拉长视角,会让我们重新趋于理性的看待问题。
理性会让我们更多的去考虑具有建设性的问题,比如“这次做不好已经是事实,但万一下一次还是做不好怎么办?”
所以这样的失败反而有了重大意义,因为它会激起人的危机意识和改变,即,不想下一次依然失败的话,就得学会做出调整。
相比于事情产生不好结果后的逃避反应,我还见过一种相反的态度。
遇到过一人,他做的事情失败了,他表达的态度是这样的,“这次确实是失败了,这结果很严重,恐怕我需要付出很大的纠错成本才能够让事情回归正轨,时间不多了,现在应该立马调整!”
他的这种反应让我想起在学生时代遇到的一类人,比如他前一分钟还在考场里参加考试,他可以确定的是,这次是考砸了……他没有气馁,诡异的是,考试结束的下一分钟他已经坐在课桌前,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认真态度在学习,你见过这样的人吗?
“既然眼前的事情做不好已是事实,那么在这件事结束后,我就要立刻争分夺秒起来,为的就是下一次能够做好。”
还比如,“既然这一次不及格只是考了五十分,那下一次多考十分弥补回来好了。”
这两种,其实都是典型的“补救”视角。
运用补救视角,可以一定程度的抵御我们的逃避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