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57齐桓公凭什么能称霸?各大诸侯国为什么愿意参加会盟当小弟?

57齐桓公凭什么能称霸?各大诸侯国为什么愿意参加会盟当小弟?

作者: 岸a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18:13 被阅读0次

齐桓公是公认的春秋首霸,他任用管仲使国家强盛,而齐国又是东方诸侯之长,拥有专征之权,但是齐国终究只是诸侯国之一,为什么各大诸侯国愿意参加会盟,给齐国当小弟呢?头上有个周王不够,再加一个祖宗?诸侯们是怎么考虑的?这其实要追溯到齐桓公称霸几十年前的平王东迁。

随着平王东迁洛邑,周王实质上丧失的对地方诸侯国的控制,这个时候周王忙着跟郑庄公扯皮。但是地方的诸侯就过得好吗?其实并不是,这里面也包括齐国。在齐桓公继位的时候,整个齐国是内外交困的,当时的形式比我们现在想象的要严峻的多,而齐桓公面对的问题也是各大诸侯国普遍面对的问题。

首先是诸侯们内部的问题,那就是礼崩乐坏后的内部夺权,作为等级制度维护者的周王,其威信在平王东迁,以及周携王遇害后降到了冰点。维护政治稳定,上下尊卑的阶级壁垒,随着礼乐制度被彻底崩坏。周王对于诸侯内部贵族和权臣的篡位情况开始有心无力。在齐国就出现了公孙无知的篡位事件,姜小白也是在这时出逃,由于公孙无知随后被大臣所杀,这才有后来回国继位齐桓公。

其实齐国的情况还算好的,几乎与齐桓公同时期的晋国,这个时候就因为相同的情况内斗不止,在曲沃的叛乱者历经三世才武力夺得了晋国的政权,而周王就曾支持原来的晋侯,但是最终失败。这位叛乱夺权成功的晋武公就是后来晋文公的爷爷。同时期包括郑国也有郑厉公前后两次篡位的事情,极大的削弱了郑国的国力。这时的弑君夺权在诸侯中仿佛成为常态。

在齐国,齐桓公较早的摆脱了内部夺权的纷争,他重用管仲牢牢的把控了政权,把这个问题暂时压制了下来。但并不是解决,因为在他要去世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再次爆发了。而且这个内忧始终困扰着齐国,直到后来被田氏取代。但是在当时,齐国应是内部最稳定,发展最好的大国,这当然要归功于管仲的改革。

齐桓公为了从根源上解决内部贵族权臣夺权的问题,于是提出“尊王”的口号重新树立礼乐传统,从思想和等级壁垒的重塑上抑制篡位行为的发生。当然这只是“尊王”的众多好处之一,而且我们知道,这么做并没有最终解决贵族和权臣内部夺权的问题。很多诸侯国还是承受到礼乐崩坏带来的严重后果,不过这个问题在当时相对还好说,诸侯国们的外部困境才最严重的问题。

我们知道春秋初期有一个标签,叫做“四夷交侵,不绝如线”,西有西戎,北有北狄,南有南蛮,东有东夷,这四方蛮夷对中原的入侵像线一样没有停过。这对于诸侯们就是亡国灭种的大事了。齐桓公时期有个存邢救卫的事件,要知道邢国和卫国当时都是大国,在齐国的帮助下都差点亡国,而北方最大的诸侯燕国也是在齐桓公帮助下抵御了北狄,存活下来。

面对这些蛮夷的入侵,不是某个单一的国家能够应对的,而这个时候周王又没有能力出头主持大局,于是齐桓公借助周王的名义,召开了以前只有周王才做过的会盟活动,用“尊王”为口号联络诸夏共抗蛮夷。并用“攘夷”作为齐国的会盟纲领,表达会盟的根本目的。而各大诸侯为了生存,也甘愿做齐国的小弟。

其实不论是内部问题,还是外部问题,对于各个诸侯国都是很难解决的。关于内部的夺权问题,争霸体系并没有解决,它会在后世取代蛮夷入侵,成为时代的最主要问题,并最终得到解决,这是后话。而在当时更严峻的问题是蛮夷的入侵,那么问题来了。在西周时期历代周王南征北战,中原的夷狄早就被扫清了,为什么刚到东周初期,夷狄的入侵就控制不住了呢?这些潮水般涌来的夷狄是从哪来的?为什么有人说拥有正式册封爵位的楚国就是南蛮?这跟西周崩溃与平王东迁是否有关联?

这是《历史的镜子能照出什么》第57篇连载文章,想看:春秋早期史书都是扯淡,四夷交侵实为华夏内战,华夷之辨是神马?,敬请关注,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7齐桓公凭什么能称霸?各大诸侯国为什么愿意参加会盟当小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ah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