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到底怎么教》
关键词:语文能力 坏语文 语文本性
语文教学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在外行看来这是一件既简单的事,不就是照着教材读吗。可真拿着教材走上讲台时,就不知所措了。讲多了怕学生记不住,讲少了又担心学生没学到。而且这种语文课堂的把控不是一般的“简单”,不像理科一道大题就能弄十来分钟。一节课练习几道题型就结束了。但是语文不一样,真要上好了内容是很扎实的。所以看似简单的问题,真要做起来倒还真有些难度。在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中,王政老师提到两个词,第一个词“大处着眼”他说: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思想、砥砺精神,就是学习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我们不难理解,无非就是沟通,文字与语言的交流。这是生活的一种最基本的学科技能体现。但是对于语文和思想的关系是有些费解的,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思想。那么反过来说是不是思想有问题的都是语文学的差的人。这种理论是否成立,语文体现在实用。那些思想有问题的往往都是能说会道的人,而且能把死的说成活得,正的说成邪的,直的说成弯的。那么这些人是不是思想的问题。所以就语文和思想的关系是最复杂的,历史上语文学的好(实用角度)的大有人在。但是就思想而言真不咋地。所以思想和语文有联系但不绝对。
汪老师的第二个立足点是“语文能力”也就是我们挂在嘴边的,听、说、读、写,这是我们执教语文的基本准则,也是语文教学最直接的体现。这也是课堂和学段的基本知识点的落实,所以在这方面大家做的是相当的足的。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时刻警惕不要流于形式,特别是读写,没有深度的读和写是完成不了语文的基本知识点的。课堂的上的直白朗读和单元的作文练习都是一种任务式的学习。如果没有更深入的练习,语文能力的知识点是很难落地的。至少对于学生的生活是毫无帮助的。在此汪老师提到一个词“坏语文”说到一些人文风气的衰败景象。我想这里的坏语文就可以解释前面汪老师提到的那句,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思想。思想有问题的不是没把语文学好,而是学了坏的语文。那么这里的“坏”并不是语文学科所产生的,而是人为学习后的赋予。这种坏语文和个人有关,当然也会因为一个时代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所以这里就体现出一名教师的重要性。教师的语文素养是坏的,那么势必就会教出一批坏的学生,反之亦然。这便就证明了罗晓辉老师后文中所提到的“教师害人”现象。(精神伤害)
语文学科的教育旨在服务社会,丰富生活。也就是汪老师说的“语文本性”在文中汪老师也明确提出不要将语文和社会隔裂。他指出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就体现着语文的质量高低。用我们的话来讲或许就是语文学科带来的意义就是教我们如何生活,如何过上高质量的生活。这里就是一种情趣和生活的意境。纵观历史中的那些大文豪哪一个不是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着诗情画意。因为他们善于去发现生活的中美,甚至是创造美的生活。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思想。所以语文要教好,首先就要学会汪老师提倡的“大处着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