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初冬”时节,往“小雪”去了一半时间,席卷中国东西南北的寒流似乎还没走远。住在成都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冷”,室内户外差不多的冷。清早7点过天色才麻麻子亮,天气预报14—7的高低温度,到了正午还没过10。不过有一项重要指标大大超越,就是空气里的PM2.5含量,突破中度污染200以内,一下窜到了210。习惯了上午走路突然变得犹豫起来,走还是不走?不走,心里瘆得慌;走,走的价值何在?最终还是走了。只是戴着严严实实的口罩走,呼吸新鲜空气莫指望了,活动活动筋骨的效果应该有,自己还打趣自己,戴这口罩除了防疫病毒,还可以遮避重度污染呢。

入冬以后空气质量优良的地应该不多,查了一下原由与地面温度低,浮动在大气层的污染物下沉有关。按此推算能达到优质的最大可能,就是阳光依然、温润如故的东南沿海,或再跨海往海口、三亚一带去了。突来疫情阻断了居住西南这一片“候鸟”的行程,往年到点就去的约定俗成,在突来疫情面前只能耐心祈盼,或者梦里先走上它几遭。重回国内这两年,我们大多时间也是选择性居住,向往美好风景,热络人间亲情 ,喜欢与酷热严寒逆向而行。此刻我们最向往的就是回到女儿们身边,帮帮她们做做饭;打理打理家里前庭后院;接送俩孙儿女上学放学;与她们一起享受周末、节假日的天伦之乐。这样一些普通人触手可得的正常生活,如今都变得奢侈而遥不可及,实在是两年之前的难以想象。

生活不光是诗和远方 ,世间美好往往可遇而难以长久挽留。学会放平心态, 知晓把偶然当做必然,懂得把平顺日子、艰难日子,都当成该过的日子,纠结的心思就会变得坦荡,郁闷的心情也会舒展敞亮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