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因此,睡眠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
人们每天都会休息,但不是每天都合理的进行休息。因休息不好带来的危害,困扰着很多人。
现在社会条件下,夜生活丰富,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作息规律,人们的睡眠也随之出现问题。很多人有失眠的毛病,有些人则黑白颠倒,夜晚不睡,白天补睡。
其实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不知道什么时间该睡了。
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睡了,并且强迫自己停止活动进行睡眠,是治疗一切睡眠问题的重要手段。
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必须要进行睡眠呢?
判断的标准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感受而确定。通常,人们在疲惫的状态下就应该进行睡眠了。但即便人体已经极度疲惫,也可以进行基本的活动。诸如吃饭,行走,交谈,干一些手头的劳动等。
但即便不是很严重的疲惫都会让人精神沮丧,注意力不集中,效率降低,脾气变差,出错率提高等。这个时候就要停止需要集中精力的活动,不做决策性的决定。
因此,判断是否需要睡眠的标准应该是:能否可以进行有效思考。
当一个人不能进行有效思考,不能集中精力,不能对复杂事务进行判断的时候,就需要停止活动,去清醒头脑了,也就是要去补充睡眠了。
很多人习惯熬到很晚才上床睡觉,其实在晚饭后这段时间里,他们都是习惯性地从事一些简单的活动,像闲谈,看电视,玩游戏等。大都是一些不需要动脑筋的活动。如果让他们去写作,去处理复杂的事务,可能就会力不从心。
因此,人们熬夜的行为是遵从于已有的习惯,而不是遵从于身体的需要,而这些习惯有时恰恰对身体是有害的。我们要改变原来的习惯,根据身体的需要及时上床睡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