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烘焙(如清香型铁观音)、茶气霸道的乔木茶种(如单丛、普洱)、新茶通常较 寒凉,可能伤胃。
刚出炉的重度烘焙茶(意味着要回炉几次)通常火气足,要适当放下退火。
至于是否上火、伤胃,要看个体差异和个人的体感,如果喝了胃不舒服,说明太寒或者喝太多,请自我调节。
发酵氧化程度
中国茶以工艺分类,烘焙程度是最主要的区分工艺之一。绿茶基本上不氧化发酵,红茶发酵程度达90%以上,而题主所问的凤凰单丛属于乌龙茶/青茶,发酵氧化程度在30-70%之间。红绿茶的对比能非常清楚看出发酵/氧化的作用。(类似的食物可以对比 鲜腿和36个月熟成的火腿 or 生蚝 vs 晒干的蚝豉)
绿茶的特点是:味鲜(因为大部分采芽头),通常香气比较飘,汤色浅,不耐泡,容易出涩味(因为富含茶多酚,又叫茶单宁,是抗氧化剂,跟红酒里的单宁一样,在口腔的表现为收敛感)
红茶的特点是:味醇厚,香气沉郁,汤色深,比较耐泡,口感柔和不容易有涩味(因为作为抗氧化剂的茶单宁在重烘焙过程中被氧化了)
潮州凤凰乌龙 陈年单枞老茶 高山老枞水仙茶 醇和单丛茶 ¥188 淘宝 购买
乌龙茶卡在中间,所以工艺上最难把握平衡,既要保留一些自然的花果香气,同时口味上不能太重的涩味。
陈放的作用
对轻发酵/氧化的茶而言,陈放是个缓慢氧化的过程。所以绿茶,普洱放久了就会比较温和,茶性没那么寒,但绿茶香味损失巨大。新出的普洱茶气霸道且性极寒(乔木比灌木茶气凶猛),不适合马上饮用,要放个几年。至于是3年、5年、8年、10年坊间都有说法。个人认为是因制茶的茶底和储存环境而定,没有固定年数。
重烘焙的茶,不是一次做成的,而是要分成几次烘焙。中间要让茶叶摊凉,有些新茶出来后放一阵子稍微退火会有“返青”现象,滋味会下滑,需要再回炉进一步纯化,提升品质。因此有些茶商春天采茶,最好的茶到了秋天才卖,且价格会贵很多。(因为一方面春茶喝的差不多了,剩下量有限,完了就要等明年。另一方面,每一次烘焙都意味着进一步脱水,重量减轻和潜在的出错/报废风险)
价格 & 陈年茶
这是非常有趣的话题。决定乌龙茶价格的因素有很多,陈年往往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其它包括:
1.品种:蜜兰是个跨度很大的茶,新茶从200-几k都有;而鸭屎香、杏仁香等品种,新茶基本上都是800以上/斤。母树比新株味道醇厚,更稀缺,价格自然也更贵。凤凰山上树龄200年以上的有近2000棵,但不一定味道都好。
2.产地&气候:高山、正山通常比地海拔、外山价格贵。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的科学理解是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多酚的累积,而云雾带来茶叶喜欢的漫射光。每年的气候也会决定产量的多少和品质的好坏,进一步影响价格。
3.师傅的做工:有些有好茶树,原料便宜但未必有好做工;有些火工很棒,但不一定自己拥有茶园,而要上山收茶再烘焙;当然也有茶商两者皆无,是个纯粹批发商,自然会比前两者没有性价比。考验师傅焙火的功力通常会试喝蜜兰香等重烘焙味型,因为要回炉几次才能起蜜香,容易出错甚至失败。
跟咖啡豆的原理一样,产地、海拔、品种决定了内含物质的成分和比例,进而决定用哪种烘焙程度最能够表现出某一款茶的特色和优点。有些轻烘焙的乌龙茶本身就适合当年喝香气最棒。
4.稀缺性 如百年以上老树,新茶几千/斤往往都供不应求。
陈年也是有蛮好的噱头,有幸喝过潮州叶50年的单丛虫屎茶,也喝过30-40年以上的老单丛。非常特别,口感上更像老普洱,醇厚,内敛,富有变化但几乎不可能有自然的花果香,补气下火良品。
因为时间长了没香气,陈年乌龙 跟 陈年威士忌一样,一开始都不是刻意为之,往往是因为意外。比如放仓库里忘了(叶老师的虫屎茶)又或者当年滞销卖不出去的库存(这往往意味着茶底本身不太好,农民老了就变成老农民,不会变成贵族的,再怎么陈放也是有限)只有几代人做茶的才可能传承下一些陈年好茶。因此,陈茶最好问明出处来历。之前也有一些台湾的不良商家把新茶重度烘焙后冒充10年、20年以上的“陈茶”骗人,但往往汤色浑浊,而且味道有过度碳化的焦糊味,入口锁喉。
另外,老铁私下传了个辨别20年以上陈茶的窍门:沸水泡茶,把水倒出后立刻揭盖碗凑前闻:年份不到的茶是蒸腾的热气(毕竟余温很高),而上年份的老茶闻起来不觉得烫,虽然温度高但反而有丝丝凉意。
本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