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0日 星期四 多云
![](https://img.haomeiwen.com/i6551115/4311f0458465a8f4.jpg)
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不要害怕那些天生的恐惧,所求不得的愤怒,和希望落空的悲伤,它们只是一种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动而已,会来,就一定会走。
01
我们已经知道潜意识对我们生活中的影响是很强大的。我们只有把注意力带回当下,重新和我们的身体做联结,才能逐渐扩大那5%表层意识的版图。
那么,我们要怎样通过身体的联结来突破层层障碍找到那个真我呢?这是趟并不全然是欢愉的探索心灵的旅程。
主人公若菱同时遭遇了同事和老公的欺骗与背叛,她觉得自己的人生一片灰暗。她认为自己从小到大一直都处于欺骗与背叛的感情中。
可是老人说:“受苦有两种,一种是无知无明的受苦,这种方式只会加强潜意识对我们的操控。另一种是有觉知的受苦。不管是撕裂般的痛楚,还是爆炸般的愤怒,不逃避、不抱怨、全然地去经历它,才是走出人生模式,茁壮成长的契机。”
他要若菱对自己的负面情绪臣服。因为事实最大,已经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如果你不接受它,就好像拿头去撞一面墙,而且希望能把它撞开,不但无济于事还徒劳无功。
老人还说:“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有时候有点儿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儿一点儿地拆开包装,我们就会收到藏在里面的惊喜。”
破解情绪的障碍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臣服。
臣服的第一层面是接受事实;第二个层面臣服于你因事件而产生的情绪,不要与它抗争。但要做到臣服谈何容易,我们人会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实。
02
负面情绪就像是黑暗一样,你驱散不走它们的。唯有带进光,才能消融它们。喜悦是消融负面情绪最好的光。
若菱的已经接受了被欺骗和背叛的事实,结果事业还峰回路转出现了转机。臣服的好处就是,在你接纳了当下后,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
但她脑袋里杂乱的思想怎么都停不下来。思想是我们无从控制的,只能借由观察、检视它来转移。而且我们90%的思想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的大脑只会选择它想看到的东西,接收它想要收到的信息,无关乎外在的条件和事实的真相。
明明刚出生的时候,我们的大脑还是一片空白,到底是谁把那么多思想装进我们的脑袋里呢?
在“拜伦﹒凯蒂一念之转”的工作坊中,若菱和同学们总结了父母、老师、朋友、社会给我们的大脑贴上的各种标签:聪明、能干、勇敢、独立、懂事、贤惠、出人头地……
可是我们再完美,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因此,那些不被允许的特质,就被压抑在潜意识里。但它们也是能量,不会因为我们的故意忽略就不存在。
每当它们要跑出来作怪时,我们首先要切断与它的认同,再进一步检验它的真实性。要超脱思想的束缚,是要经过很多的努力和漫长的等待。
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从现在开始,让我们试着活在当下,在每个当下的选择中,不恐慌、不惧怕。这个时候,最好的事物会因为我们有意识的选择而发生。
03
让我们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想法,和围绕着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
这里有一个公式可以说明我们真的可以在一念之间就超脱思想的束缚。
A(事件)——B(信念、想法)——C(结果)
在这个公式中,A永远是中立的(不变的事实),我们只能选择臣服。而B和C,就有无限的可能,因为B的不同,C的结果也跟着不同。
想要真正脱离思想的控制,还需要花很长时间培养觉察和定静的功夫。静坐和冥想是培养觉察和包容能力最好的方法。
要学会观察自己的思想,倾听它们的声音。因为定静的功夫就是对治我们纷乱思想和负面情绪最有效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觉知,提升我们对事物以及自我的觉察能力。觉知是破除身份认同的第一步。
什么叫身份认同?书中讲到,若菱和老公在旅途中碰到一对年轻夫妻,若菱好奇地问:“你们是哪里人?”那位先生立即回答:“我在上海、香港都有房子。”他的回答暴露出,他认同在繁华都市的房子是他身份的代表。
在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身份认同有很多,甚至我们在某个时候也是这样的。
要放下身份认同是很难的。“看见”是第一步——先要看到你自己认同某样东西。也许你没办法立刻放下,但是如果你能彻底了解到你认同的那些东西,其实不是你,也不属于你,你就有可能从这个向外追逐的噩梦中醒来。
但是这个过程很漫长,也很难,需要充分的决心和毅力。
探索内心的旅程,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那个兔子洞一样又深又暗,只有自己愿意走进去,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接受阳光的洗礼;或是把光带到洞里去,疗愈过后,命运才能因此改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