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日电脑开机会冒出些夹带来,也好,既然不请自来,那就捎带打量一眼,不误事。
今日的“老黄历”显示:2019-5-17,农历:四月十三己亥年 【猪年】己巳月 甲寅日。宜:入宅 出行 旅游 求嗣 赴任 祈福 祭祀 解除 拆卸 牧养 纳财 纳畜 成服 出火 除服 开光 伐木 求医 竖柱 栽种 斋醮 求财 架马等(忌从略)。呵,能干的事儿真不少。
像“入宅”“出行”“祭祀”等,选个日子,确有必要,譬如“入宅”吧,搁眼下的话,装修甫毕,装修引起的甲醛和苯总得任它散失一番;出行呢,若不紧急,还是避开节假日为妙。
可像伐木,也要选个黄道吉日吗?
现在树木不咋值钱了,因为已经退出了建材市场。早先呢可不一样,木材是不可缺无的基本建筑材料,土木建筑嘛。当然如果穷人的话,茅茨不翦,蓬荜柴门,倒也简单。但富贵人家就是件大事了,大兴土木,所选梁柱硕大粗壮,预先得到山中寻找。这样的大木要伐倒并运回,就得费牛鼻子事儿了,如果某个环节考虑不周,出点意外,那就算是触霉运了。
所谓的“宜忌”,换个角度说,生产力低下,科学不昌的时代,人们的行为得靠鬼神定夺,即便花草树木,也是有神的,花有花神,树有树神,万物有灵嘛。
树神多寄宿于参天老树的躯干里,神灵依附于树,树就有生命,如果神灵离开,树则告死亡。在原始人植物崇拜中,最高的神祇是树神,树神不仅是万物生殖的象征,亦是人类繁衍的象征。笔者老家所在的村子里便有数棵老槐,直到现在,老槐树的主干上都系满了红布条,新旧不一,红布条上则写着乞求树神帮忙的事情,譬如求子,保命,延寿,诸事遂心等等。周边村落的情形也大致如此。
那天下树种蕃矣,为何独老槐树受人膜拜?大概与“槐”字有很大关系吧,树中鬼之所在嘛,鬼则神灵呀。甭问,这样的树不仅避免了被砍伐的命运,而且受到了特别保护。
树旺盛的生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曾使原始先民惊羡不已。正如《韩非子。说林上》所云:“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原始先民力图通过各种手段将树旺盛的生殖力嫁接到自己身上,从而使人类繁衍兴旺。树木四季常青,万古长存,是大地母亲生命不息的标志。《庄子。逍遥游》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尤其令原始先民仰慕不已,视树为生命之神。树能行云降雨,化生万物。
树之生象征着人的生命的生息繁衍,这也是柳树称谓唐诗宋词里吟诵最多的树种的缘故。柳树作为木材,最大的特点是长期浸泡于水中而不沤烂,如井底的井盘(先置井盘,取一平面,之后以砖石逐层屯固井壁直至井口)。不过,这并不是文人墨客的着眼点(文人士大夫知道这个的怕也不多),而是其惊人的繁殖能力:从春至夏秋,随便折根柳树的枝条(也就是古之“折柳”习俗的来历),插在土里(水边更佳)就能成活,就可散枝开叶(此四字是民间族谱里最常见的四字语,意思是最初由同一祖上开始,繁育生息了如今散落于周边的庞大家族),故而,折一枝柳递于远行人,意思是,希望你在那里能够扎根立足且长足发展。
还没完呢。人之死,为之就木,意思是伴随一堆木材(棺材)一起离开人间。人是离开了,但其灵魂与精神还在,在子女与后人的心目中,也附着在木主里。木主是啥?祖宗牌位呀。
至此,人的一生——从诞生到生活又到死亡——都跟树木联系到了一起。
曹操是怎么死的呢?就是受了到树神的惩罚而翘辫子的。《后汉书·五行志》载:“建安二十五年正月,魏武在洛阳起建始殿,伐濯龙树而血出。又掘徙梨,根伤而血出。魏武恶之,遂寝疾,是月崩。”
你说,如果没有树神,人们那诸多的情感诉求,包括对曹操这样的反面典型的谴责,又寄托于哪?
如此说来,伐木成了一个与鬼神直接打交道的活计,你敢不郑重其事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