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美,每一个腔调都很美(十二)

作者: 风之舞555 | 来源:发表于2020-07-11 15:27 被阅读0次

    文/摄影   风之舞

    网师园里,彩霞池西侧的明式小院殿春簃堪称精华。

    殿春簃虽占地不足一亩,但书房、假山、花坛、清泉、半亭俱全,制作精巧,格调雅致,当年的张善孖、张大千兄弟正是于此养虎写生。

     “殿春”,取自苏东坡“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之句,意指芍药在春天时开花最晚,为春风殿后,后世遂以之代指芍药,此处原是园主的芍药圃。

    “簃”是指高大屋宇边用竹子搭成的小屋,相比起彩霞池北岸五峰书屋、集虚斋和看松读画轩等高房大屋,殿春簃的确属于小屋。

    1980年3月,以殿春簃为蓝本的明轩终于成功地落户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并在美国引起了轰动,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等要员数度前往参观,美国各地前来参观的民众更是络绎不绝。

    俨然是殿春簃孪生姐妹的明轩,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开创了中国园林艺术走出国门的先河。

    殿春簃,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漫步殿春簃,夜晚光线原因,虽看不清其全貌,但这座倚墙而筑的半亭(名“冷泉亭”),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此亭,体量纤小,却巧夺天工,与小院格局十分相称,飞檐翘角颇为轻灵。亭中有一块巨大的灵璧石,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苍鹰,相传此石原为唐伯虎旧物,辗转流落至此。

    梦回莺啭,人立小庭深院,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此时的网师园,正在上演经典昆曲《牡丹亭》的故事。

    柔美灯光勾勒出亭台的精致,婆娑树影渲染出文化氤氲,柳梦梅与杜丽娘正相携游园……悠扬的箫声,婀娜的舞姿,一唱三叹的水磨腔调,那一出《游园惊梦》,让置身静谧园中的游客们,不禁沉醉于剧情的跌宕起伏。

    月色如水,箫笛悠扬,灯影里的杜丽娘和柳梦梅,殊不知是谁又误闯了谁的前世……

    月色中的网师园,月到风来亭是赏景的绝好去处。此亭地势较高,三面环水,亭名取自韩愈诗句“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之意,亭内正中还悬着一面大镜子。

    导游介绍,每逢正月十五明月高悬,亭内到处是拍月亮的人。因为那时,天上明月、池中皓月、镜中映月会呈现三月共明的胜境。我倒是觉得,在如此赏景佳地,最重要的,还是心中有明月。

    网师园里,还有一段中国园林里最短最小的拱形桥,它全长只有两米多,宽一米,三步而逾,它叫引静桥,似一盏弯月铺于水面,真是美极了。

    图上最右侧为月到风来亭 水上那道弯月为引静桥

    这张由国家邮政局2003年6月29日发行的网师园特种邮票,全景式地展示出了名园风貌,4枚邮票分别以所包含的主要景点取名为分别为“殿春簃”、“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和“万卷堂”。发行该邮票,是为了纪念在苏州召开的第二十七届世界遗产大会。

    所以,要想更好浏览网师园全貌,可能还是得选择光线充足的白天。

    古今中外的专家学者都对网师园赞誉有加。

    清代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钱大昕曾评之日:“地只数亩,而有纤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句中的廛 ,指古时城市平民的房地。

    曾被德国政府授予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的德国著名园艺家、鉴赏家玛丽安娜.鲍榭蒂女士在其《中国园林》一书中指出:“我觉得网师园是苏州最体面雅致、最完整的私家园林。”

    她的家世显赫,私宅网师园举世闻名,可是举世不知的是,1950年,她毫不犹豫地把它全部捐献给国家。

    这个她,又是谁呢?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州美,每一个腔调都很美(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ri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