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行为学
丹·艾瑞利和耶鲁大学教授设计了一系类实验,研究人们是否具有保留选择余地的倾向,以计算机游戏为基础,用以求得明确的答案,称为“房门游戏”。
![](https://img.haomeiwen.com/i5476901/e50c806124fb7c10.jpg)
规 则
参与者可以在红蓝绿三个颜色的房门中,选择任何一个颜色的房门进入房间,每点击一下可以赢得一定数量的钱。想要多赢钱,就必须找到给钱最多的房间,并且在该房间尽量增加点击次数。每换一个房间,你就得用点一次点击机会(限100次)。
补充规则1,如果12次点击后有哪扇门没被点击到,这扇门就会永远消失。
补充规则2,点击每扇门的成本改为3美元。
在原始规则中,参与者会把所有门都点开,找到金额最高的门。在“消失门”阶段,参与者会在每扇门之间来回奔波,保持每扇门的点击率不让它们消失。
在付出金钱代价的时候,参与者的反应一点也没变。同样带着非理性的冲动,竭力保持所有选择,从一扇门冲向另一扇门,让所有门都开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5476901/dc30d28d9b211c4e.jpg)
生活中出现两三扇门的时候,我们都会忙着开启所有门。
恋爱中,选择热情减退的现任生活,还是浓烈爱意的新人,万一分手和新人在一起,发现爱的还是之前那位怎么办?
购买了一大推网课,这个想学那个想学,相信自己能利用好碎片时间,但碎片时间,原本是正职结束后的休息时刻,这么疲于奔波真的能学到东西吗?
困扰人们的不是缺少机会,而是机会太多,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全面提高自己,对生活中一切加以尝试,人生必做的100件事儿、必去的100个地方。这种奇怪的行为,难道不会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吗?
开所有的“门”,它不仅会耗尽精力时间,也会掏空我们的钱包,无论是什么样的“门”,什么形状的“门”,该关的就要关掉。
我们需要停止和某些朋友单方面的联系,因为他们有了新的生活、新的朋友。需要确定是否有时间在下班之后,还有时间去上英语课,是否可以同时看各种理财网课。挑选出有价值的选择,真正想去做什么,不要盲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