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核心素养命题下的中考命题

核心素养命题下的中考命题

作者: 卢维龙 | 来源:发表于2019-10-22 12:11 被阅读0次

图文生活情境

设问指向明确

认识问题能力

(2019.山西)6.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味。碑身正面

(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此座上的十幅浮廉

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建立此碑

的意义在于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宜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吃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民英雄纪念碑

核心素养命题下的中考命题

(2019·山东青岛)3.“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股城出

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

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历史证据意识

A.棉纺织品B.景德镇的瓷器

设问指向明确

C.刻有文字的甲骨D.圆形方孔半两钱历史获取信息

历史辨析能力

历史获取信息

历史辨析能力

(2019济宁)7.认知和探究历史

史的重要方法。与下边线路图相关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协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核心素养命题下的中考命题

例(2018.北京市)第34题(10分)北京中轴线是华夏文明的

精彩印记。某历史社团开展了中轴线考察活动。

材料一明清时期,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

定门,向北依次经过今正和门天委门,紫禁

城、山地安门,最后直抵鼓楼、钟楼,

全长7.8公里

(1)依据材料一和右图,将①②的地点名

称填写在相应位置。(2分)

文献研究

材料二明清北京城市布局继承了店、宋、仙线上或两侧(如右图),越接近中轴线者越尊贵。突出了宫城的雄伟气势和帝王的至尊。中轴线体现的中心、中正观念是中国古代最显著的文化特征。也是中华大一统思想和文化的基础与核心。

(2)依材料二,说出明清北京城市布局的特点。(2分)

中正观念

【实地考察

材料三考察笔记(节选)

考察路线图(见右侧手绘图)

·天安门广场

1949年,开国大央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广场中央

建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现在广场西

侧是人民大会堂,东侧是国家博物馆。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否

开会议的地点:

奥林匹克公园的建立使古老北京壮美的

中轴线从历史延伸到了现代,北京中轴线

最终与大自然让为一体

(3)依材料三,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后,北京中轴线发生的变化。(2分)

核心素养命题下的中考命题

【成果运用】

北京中轴线申遗正在筹备。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价值标

准(部分)如下:

序号

内容

标准1能为一种己消近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见证

标准2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标准3 可作为一科建筑或建筑群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

标准4

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有直接的联系

(4)从以上所有材料中选取恰当内容,说北京中轴线符合提名的一项标准的理由。(2分)

示例:标准1:理由:钟楼、鼓楼在明清北京起报时作用,见证了占代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和生活方式。

(5)北京中轴线的申遗的行动建议。(2分违需要同学们的参与,请你提出一项助力申遗。

要求:紧扣中轴线中遗主题,切实可行,说出具体做法。

核心素养命题下的中考命题

(2019.山西名)19.人类对文明的国家既需要帮灭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交流互鉴,推陈

出新。李老师以“文明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2分)

(1)对比下图反映的两种经济文明类型的不同特点。

国监汽服动的防识

(2)下面的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概括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影响。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步士比亚

作!多名高责的理由!多么体大的!儿儿生(他先生即demoeney和春先]

力量!…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生即science)可以就他中国政治

任务三【保障民权——关注政治文明】(4分)

美国历史上的法律文献(部分)2019年中国“两会”人气话题

-1787年华盛顺主持召开制完会议,收命良药进医保

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改农村厨所、建民生工程

·1933年罗斯福空布实施新政,先后·文化+靠游纷放更大魅力

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打赢蓝天保卫战

关系法》、《社会保障法》等·安全是网约车的底线

上述法律文献保障了人民的哪些权利(4)2019年“两会”人气话题

(2分)

说明了什么?(2分)

核心素养命题下的中考命题

(5)根据工任务四(协和万邦一一推动文明互鉴】(6分)

与题写一篇

150字左右的小短文。结合相关史实,以“河·和·合

核心素养命题下的中考命题

第(5)问的评分标准运用了S010分层评价的策略,制定了如下评分说明,“质”的评价

要求,体现了联分的合理性,更突出对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发展水

平的考查。

评分说明

围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

6分2.观点论述与3个事件及影响建立联系,并能解释和扩展出材

料本身的意义。

4-51.围绕主题,文章结构相对完整,表述较清浙,论证较严密。

分2.与3个事件及影响建立联系,并对此作出一定解释:

2~31.围绕主题,层次不清晰,表述不太完整。

分2.使用2个材料,但未建构其关系,解读角度单一

0~11.使用一个材料就直接得出答案,事件与影响没有联系。

分2.没有做答,或作答文不对题。

试题从始至终贯彻素养导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发握学科特点,引导体验探究,注重创新思维,在呈现形式、难易

度把握、开放的程度等方面做到有利于“教、学、考”三者的有

机统一,达到目标的逐层落实,契合学科育人为本的功能,符合国

家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

“一标准”(即课程标准)为唯一依据的前提下,

“两核心”(即核心素养立意和核心价值观)为立足点,

突出家国情怀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核心素养命题下的中考命题

(四)课堂教学和考试评价中如何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具体做法:

(1)不断学习,更新观念

(2)研读课标,挖掘教材

(3)整合知识,明确目标

(4)设置情境,问题探究

(5)分类命制,学考统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核心素养命题下的中考命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kq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