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关系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偏远的农村也随之不断发生着变化。就邻里关系而言,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及至今各有不同。
八十年代,我们偏远农村还未通电通路,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农民靠天吃饭。在这期间,邻里关系以食为中心。插秧、除草、秋收等农活为邻里之间相互帮衬,特别春播,错过了雨季就无法进行。所以,团结就是力量,这家帮完去那家,也是邻里之间交流的高峰,田间地头,一群群忙碌的身影成为最美的风景。勤劳实干成为人缘好的关键,作为帮忙的回报,就是拿出家中好吃的招待。在食用油都匮乏的年代,最好的食材,也是少的可怜的腊肉了。那时,巴掌大块的肥肉,大家吃的津津有味。总体而言,邻里关系和睦融洽,“远亲不如近邻”得到充分的体现。 当然,也有矛盾,多发生在水田耕作争水。难得的暴雨,将汇集的山水引入自家田里,成为农民心中的头等大事。山水并不那么好收集,披着棕树编制的蓑衣,辛苦挖上简陋的沟渠,还得经过交错的邻里地界。一旦发生矛盾,小则吵吵闹闹,大则大打出手。那时,势力强弱以亲朋多寡衡量,但矛盾也容易化解,因为大多农活需要相互帮忙,才能与天争时间。
那时,物质条件匮乏,谈天说地成为打开思想的大门。相聚干农活也是最大的乐趣,嘹亮的山歌响彻云霄,段子手层出不穷,嬉笑间农活已然完成。在晴朗的夜晚,就不需要松油灯或煤油灯了,月光下,邻里汇在一处,大人们聊天说笑,孩子们嬉笑打闹,成为农村最美的夜色图。有些条件稍好的,会在特殊的日子举办酒席,最吸引老少的娱乐,莫过于放电影。不管多远,全组或者全村都会连夜赶来,发电机的轰鸣声,丝毫不影响大家如痴如醉地盯着黑白影片。
九十年代初,开始选举有思想的村民担任支书,在扶贫政策的影响下,我们偏僻的农村开始通电修路,努力发展经济。种植烟草、药材等经济作物,由于地缘等各方面关系,没有找到有效的脱贫之路。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读书成了脱贫致富的希望。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不少敢闯的青年,选择了走出几辈人未曾跨越的大山。这时的邻里关系,开始先“富”帮后“富”。在外挣了钱的,开始买电视,从黑白到彩电、自行车到拖拉机,引来邻里羡慕的目光,都开始跃跃欲试到外面闯闯,一个带一个外出打工。没有外出的,大山的柴火木材、牛羊家禽,可以变卖成钱。农民不再担心庄稼收成不好,有了杂交水稻,还有化肥和农药。电视成为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在辛勤的劳动下,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几乎家家都有了电器。特殊日子的酒席,也变多了起来,随礼从八十年代的谷物庄稼,慢慢变成了钞票,二十、三十、五十、一百....邻里在农忙时候,依然如往相互帮忙,相比八十年代,有了好酒好肉,牌子的倍儿有面子。
如今,扶贫政策依然支持着偏僻的农村。不少高山之巅、交通不便的农户,有了集中安置房。村里年轻人不多,所以基层干部难引入新鲜血液,变得圆滑世故鲜有政绩,但也在发展产业-茶叶基地。村道年久失修、坑坑洼洼,似乎被人遗忘。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买车的多了起来,春节的道路显得不够用。每逢节后,青壮年如潮水涌入大城市,留下只有老少妇孺的村庄。种了一辈子庄稼的农民,不再需要像八九十年代,漫山遍野的开垦荒地,仅闲不住劳作够吃的产量。山地开始荒芜,出现成片的无人区。农村的木房,逐渐被砖房取代,邻里之间的帮忙,开始变现,以劳动难易程度衡量价值。茶余饭后,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拉拉家常,各说各话,似乎邻里之间,变得有距离。
农村邻里关系会怎样演变,也许不久的将来,就有了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