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列入菜部,称其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似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或封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丁肿。又有称此物通肾,可以乌须发等。
在未读《本草纲目》之前,是不把它当一回事的。因其太常见了,在辽东的田地里、山坡上甚 至是草坪间,都恣意地生长着这种植物。它的叶子锯齿状,开黄花,婷婷玉立一般,花谢之时很快就变为一团花絮,圆圆的,半透明的,在每一丝絮里都包含着一颗新生命的种子。再过不了多久,这团团的絮就会分解开来,带着她们生命的种子,随风而逝,飘向四面八方,彼此虽无联系,却都能在春天里生根发芽,然后开出同样的婷婷玉立的花来。她的生命力极强,即使你把采到家里,使之离开了泥土,她还能存活,还能开花,还能把絮状的果实呈现给你。
妻喜欢在春天采集此物,连同她的根一并挖出,洗净,煮熟,翻炒,再晾干,然后把她当茶饮。时而加入大枣、五味子等果实,每每有滋有味地呷着,似乎感到十分满足。其实她是在品味春天里采集此物的快乐,以及属于自身的劳动成果。
我却从来没有喝过这种自酿的特殊的茶,因为心里还是拿不准,此物当茶,取量多少为宜,加入何物配伍为好,会不会有其它作用,一直都在疑问着。尽管如此,看着她采“茶”酿茶的过程,亦有所感,大概人之生活就该如这蒲公英一样,快活着,灿烂着,随遇而安着,年年生长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