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社会,大家都忙,忙什么,为什么而忙?
写文有点“小九九”,当然希望自己说话有人搭话,自己写得东西有人真情实意,从头至尾看下来,对文中观点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呵呵,这点未免太强求为“五斗米”忙碌奔波的朋友们了,试想自己对友友的文章会认真仔细,一字不漏的看下来吗?
还不是快速阅读,十来分钟功夫,然后写一两句“评论”啊!自己做不到,为啥要严标准高要求苛求别人做到?
今天把某人送给我的书,陈丹青的《文学回忆录》黄面那本翻出来,此书看得我眼睛酸痛,很惭愧,还是囫囵吞枣,看不懂啊看不懂!
木心这位大家,读者除了欣赏他纯净、优雅的个性,那就是他对文学,对艺术,完全沉溺其中专注的境界,60年代至70年代,十年一场荒唐梦!
那时候的中国是社会zhengzhi制度完全崩塌,信仰和良知被扔到“爪哇国”的坏年头,1960年至1970年年底,他被看不惯他的小人关进污水横流,黑暗、潮湿、阴冷的监狱,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他都能把自己收拾的清爽,干净,裤缝笔直,衣着洁净,在自己世界里,他俨然就是自己的“王”。
关进牢房十来年,在偷偷藏起来的碎片纸上写下几十万字的作品,十年后从监狱出来,走路还是腰杆笔直,神色宁静、没有半点坐过牢的人脸上应该有的颓丧、愁苦、焦虑之色。
文学是一道光,拯救了他,让他还能大气说出这样一句发人深思的话:诚觉世事皆可原谅。还有这段:以为人是一个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各种快乐和悲哀流过,一直到死,导管才空了。
你看,说得多好啊,说到底,就是不管有人看否文章都不重要, 做自己乐意去做的事就对了!
感觉这几天心情还是不够舒展,从哪里看出来呢?因为我的梦都是不快乐的 ,昨夜梦境中,一群人集体聚会,大家散去买饼,我怎么也找不到那个买饼的地方,走了老远突然发现,一中年妇女坐在位置上已经喝热乎的豆浆和面饼 ,神色怡然自在(我那个没读过多少书的好友)。
自己心里立刻涌起那种沮丧、难过、自责、羞愧的复杂情绪,醒来内心是憋闷的,一颗心就如芝麻包上的褶皱一般始终是揪着,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是呀,她那么素朴,可是怎么她在现实生活中,过得那么无忧无惧,活得如鱼游在水中一般自在呢?自己怎么活得像废物一样没用?!
这位好友来自河南,朴实且厚道,简单没心计,有时候我都有点担心,自己说得话她未必能全理解,不会用手机发信息,不会用手机银行给孩子缴学费,更不谈使用电脑什么的。
我想我是真心喜欢她的,虽然她看起来衣着打扮都透着乡土气息,脸颊和手背都有点皴,一点没女人注意护理皮肤的意识(虽然我自己也不用任何高级护肤品),但是出门总归把衣服理平整吧、衣服清洗爽净一些,把发丝梳顺溜一点,女人出门,至少背个挎包啥的吧。
我这个朋友风风火火,就拿个街上发广告的小姑娘送的那种纺布材质的红袋子就逛街去了,衣服也好像永远清洗不干净的样子,她就是这么大大咧咧,粗枝大叶,不过我有时候,我倒羡慕她的钝感和粗线条,她对外界没那么高的敏感度,也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带刺的话语,她也就没那么多惆怅和焦虑。
她活得如红高粱那么纯天然,并且人骨子里还很自信,吃饱穿暖,孩子学习优秀,再加上搞装修装潢的老公一年赚个十万二十万的钱,她活得就很知足满足。
我从来没听她说过,她因为生床和外界一点噪声和光污染失眠的事,她的生命底子是健康的,所以她活得很滋润很有生机,她本性纯良忠厚,我们的个性截然不同,可是在一起做朋友,已经有十年之久了,我想,我是懂她的,可是,她是否懂我,那就很难说,偶尔说说话,我们相互靠近,也许就是她那种健康活泼的个性吸引我,应该是这样的。
我还有一个表妹,从小在一起玩大的,她也是一个及其单纯简单和清澈的人,记得在老家还在娘家的辰光,自她家的红楼往一河之隔的对岸欣赏油菜花的风采,看油菜花刚刚打苞,然后全部绽放且吐出芬芳,最后结那一粒粒饱满的荚儿。
姐妹俩从早到晚谈着家常话眺望远方那一大片的油菜花,油菜花那醉人的清香,至今想起来都觉温馨。结婚之后,在我说合下,她和老公也来无锡打工一段日子,后来因为那个电池厂有毒,脸上起了小痘痘,带着一颗受伤的心,很难过的离开这个南蛮人聚居地。
如今在江浙一带打工,有儿有女,无锡这边,我凑钱改善居住条件,想换再大一点,物业服务更周到细致一点的房子时,我想把原来买得两室一厅的房子处理掉,记得表妹她们几次来无锡看二手房,都没有满意的房源,又记得表妹夫的玩笑话:“姐,你家房型南北通透,楼前还有一棵长到六楼的树是发财树呀,如果你以后要卖,一定要卖给我,知道不?”。
无意间的话语,我听到心里,所以准备出手这套房子时,第一念头就是表妹他们,好几个看房的人都回绝,就这样,表妹在无锡买了这套房子,她用来出租,每月房租1200元,夫妻俩仍旧在江浙那边生活,表妹声音很清脆,很甜美,所以特别喜欢在全民K歌里唱歌,最近几个月,姐妹俩聊天比较欢畅 。
性格接近,从小成长环境都差不多,她有“活龙”一样优秀,全家重视的弟弟,我有年年都是“三好生”“市级三好生”样样出类拔萃的姐姐,从小处于“绿叶陪衬红花”的角色,这种压抑,缺少亲人鼓励、赞扬、喝彩的孩子大多数都善感且敏感,超乎寻常人的自怜、自尊、自重、自恋,这样的孩子一般都很重感情,别人对自己好,可以拿自己命去换(好像有点夸张。)
不过从小觉得亲人对待自己也不过如此,所以更相信这句诗“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我们相互捧场 ,我欣赏倾听她的美妙歌喉,她看我话语都写不通顺的随笔。
人生路上,总要有那么一两个,你在她面前完全放松,不遮掩自己真实面目的好友和姐妹,有的朋友只是相互说说话,还不能做到没有防备心,完全知心和交心,没有任何顾虑可以通达流畅说心里话,把自己内心最柔弱,灵魂深处不戴盔甲 ,最孱弱的地方露出来……
生活中总有一两个人温暖自己脆弱,多愁善感的内心,她们的话语如一道光,照亮自己迷茫的人生,希望心中尚存的一点爱,能够穿过穿透焦虑、迷茫、颓丧的迷雾,做一个不惧不忧不惑的人,那样该多好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