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创作
孔子——耳顺

孔子——耳顺

作者: R琳茜 | 来源:发表于2020-04-20 17:32 被阅读0次

在孔子对他自己的评价里他说50而知天命,60而耳顺。从鲁国做官失败,孔子便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之旅,长达14年。在这14年当中,他的精神正在走向高峰,但是他的出仕做官却从高峰走向了低谷,他伴随着别人对他的不理解,到了60岁,可是别人对孔子的不理解却成了孔子耳顺。

在楚国有一位隐士,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他的歌不是给别人听的,就是给孔子听的,他说凤凰啊凤凰,现在德已经衰败了,过去的事情已经没办法改变,而未来的事情却可以改变,罢了罢了,现在从政者都很危险。他说的这番话以后,孔子走下了车,想和他讨论一番,可是那人走了。

楚国的这位隐士说的话其实非常有道理,像孔子在宋国差点被人杀掉,但是这个道理只适用于楚狂接舆,只适用于明哲保身的人,孔子并不是那样的人,但是他不了解孔子,孔子是不会放弃的,因为孔子有他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是不可能轻而易举就不参政,就放弃的。

有一天,子路问扛着正在种菜的丈人说,你见孔子了吗?那丈人说四肢不勤快,五谷区分不了,谁是孔子!后来子路告诉孔子,孔子说,是隐士,他们又到那个地方,可是隐士已经不在了。孔子便说,人政的不行,我是知道的。君子是需要出来做官的,需要需要行其义。

孔子其实是了解隐者怎么想的,他是理解隐者的追求的,可是孔子需要去完成他的政治理想,完成他的使命,但是孔子已经知道了,他要推行的那个道,那个仁政是行不通的,是推行不了的,可是,即便如此,孔子并不会改变他的政治理想,不会改变他的作为。

长沮,桀溺在地里干活,孔子路过的时候以为他们是隐者,所以让子路去问他们今津在哪里,长沮问子路说,那个驾车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子。长沮便说,那么他应该知道津在哪里。桀溺又问子路说,你是谁?子路回答后他说,你是孔子的徒弟。子路说是的,桀溺给你便说你与其跟着避开那些昏庸的人,昏君,还不如跟着我们。子路就告诉孔子,孔子伤心地说,钱怎么可以和丛林里的鸟兽同群呢?如果天下太平了,天下有道了,我为什么还要去改变呢?

长沮和桀溺都是不理解孔子的,长沮觉得孔子什么都知道,桀溺还想让子路和他们一起在这里耕田。之所以孔子在避人,就是因为他还没有找到能帮助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人,他之所以周游列国,就是因为想要完成他的梦想,实现他的政治理想,那么他既然要实现他的理想,就必须要找一个合适的人来帮助他,孔子避来避去,避的就是那些帮助不了他的人。而孔子并不是不理解长沮和桀溺的想法,但是他需要完成他的政治理想。道家可能想到的是隐居,可是作为孔子作为儒家就是去完成他的政治理想,有所作为,去履行他的使命。然后在天下无道的时候去改变它,改革它。

后来还有一个看门的人觉得孔子是一件事情做不到,可是非要去做的人,觉得他非常固执。其实都是不了解孔子,并没有因为他们的话而改变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去隐居,并不是把他们的话当成了耳旁风,孔子听了,也听进去了,孔子并没有去改变自己,没有去改变他自己的仁心,和完成他的政治理想的梦想。

所以孔子在他自述中所讲的耳顺,其实就是他内在的仁心非常坚强,对外界环境也非常了解,因为孔子也是了解隐士的想法的。而他在内外的互动之中,宁愿做一个失去精神家园的丧家狗,就因为这他变成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夜灯,高高耸立的灯塔,从而流传千古。

相关文章

  • 孔子——耳顺

    在孔子对他自己的评价里他说50而知天命,60而耳顺。从鲁国做官失败,孔子便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之旅,长达14年。在这...

  • 孔子耳顺

    孔子——这个被称为中国文化中的精髓人物,在他一生当中经历过许多不平凡的事情。当然,周游列国应该也算是其中之一,并且...

  • 孔子——论“耳顺”

    孔子的一生起起伏伏,颠簸不平。而其中最动荡的一部分,就是孔子离开鲁国之后的周游列国。在孔子周游列国的途中,他曾...

  • 论“耳顺”

    孔子曾说自己六十而耳顺,这里的耳顺和我们平常所说的耳旁风一样吗?此时孔子又有没有达到耳顺的境界? 孔子找了个地...

  • 论孔子的耳顺

    孔子他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上几则我们看到了孔子的天命,孔子内心中的天命意念支撑着着孔子,给了孔子一个...

  • 关于耳顺2019-04-18

    关于耳顺 耳顺一词出自《论语·为政篇》,孔子自称“六十而耳顺”云。耳顺即顺耳,没有逆耳之言。忠言誉言,固然顺耳;天...

  • 孔子之六十而耳顺

    每天十分钟,坚持大不同! 还原论语真面貌,品读智慧大不同! 孔子从15岁到50岁的变化,就是他从对于六艺的学习领悟...

  • 0205 读书感悟:耳顺者有大执着

    【0205 读书感悟】 书名:孔子传 作者:鲍鹏山 金句:耳顺人有大执着 分享:何为耳顺?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把别人...

  • 有一天,当我老了……

    孔子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耳顺是六十岁的代称。指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 “七十而...

  • 第十一周孔子世家

    周一:孔子世家:周游列国(3) 六十而耳顺的耳顺是什么意思?带着这个问题进入课堂 训诂:谏:本意:筛出渣滓。告诫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耳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id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