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婚姻育儿
不同的共生不同的分离

不同的共生不同的分离

作者: 嫚呢 | 来源:发表于2016-12-26 21:48 被阅读0次

    马勒和他的同事通过连续观察跟踪很多对孩子的成长过程及母亲和孩子的互动,形成了分离个体化的理论,在《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中,他描述了几个不同的孩子的分离反应。

    有一对姐弟Linda和Peter,在七八个月大出现陌生反应的时候,姐姐见到陌生人的时候,会很严肃很认真的看甚至触碰陌生人的脸,好像要好好的研究一番,但是没有太多害怕的感觉。但是,当陌生人把她抱出婴儿床时,她就很冷静的知道这不是母亲,然后就开始启动海关检查似的模式,对这个陌生人就开始进行全面的视觉和触觉探查,直到母亲把她抱过来,也不需要对母亲进行检查,直接就兴奋的抱着母亲的脖子。Linda这种愉快的情绪和信任感来源于与母亲早期的愉快的互动。与Linda的反应不同,Peter在7-8月时,面对陌生人,在开始的一二分钟内,也会有很多的好奇和困惑,但是他好似完全被这个陌生人占据了,即使母亲就在他的旁边,他随时可以靠过去,但是,只在妈妈碰了一下他的头之后,他才敢看着陌生人哭起来。而他与母亲早期的互动是紧张和不可预测的。

    通过研究,马勒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会对养育者大部分是母亲,形成内部图像,包括母亲的情绪、感觉和模式等。当他们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就会将陌生人的脸与母亲的脸和内部图像进行比较,如果早期的共生关系比较理想,那么整个过程孩子的情绪都是以好奇为主。而如果共生关系和基本的信任不理想的话,那么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焦虑,而干扰了愉快的探索行为。

    还有一个小女孩,在共生期母亲只是给予机械的没有太多温暖和兴趣的回应,大部分时间都在摇晃她,孩子也显得很乏味,没有活力,微笑很少,对母亲依恋也不强烈。当其他孩子开始主动的从母亲身边离开和返回的时候,她却转向自己寻找愉快的刺激,她更多的沉浸在摇晃自己,而不是主动的离开和返回的行为。这个女孩的母亲似乎太自恋了,没办法成为孩子的共生伙伴,所以孩子只能自己来,她必须用尽自己的洪荒之力才能继续往前发展。

    还有一个案例,母亲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同时自己的大孩子又出了很大的事故,家里经济条件又不好,所以在孩子婴儿期的时候母亲很抑郁,不可避免的忽视了孩子,他用奶瓶吃奶,背对着母亲。母亲也很少跟他眼神接触。但是母亲其实很关心他,尽量为他做自己能做的。这个小男孩在很多方面发育都晚,他比较晚的认出母亲是个特殊的人,微笑反应出现的也晚。这个孩子似乎是延长自己的共生期,给自己和母亲更多的时间来赶上。

    还有一些母亲对孩子和自己的母亲身份比较矛盾,不是那么确定,导致共生期的母婴关系不很满意,这些孩子会受到母亲的不确定性的影响。这些孩子比较早的认出母亲,当母婴的距离远一些时他们似乎更舒服,当外界有更多的快乐的资源的时候,他们的关系也会改善,似乎孩子有更早的适应能力。这些孩子让自己比较早的从不舒服的共生关系中脱离出来,进入分离过程。但是,他们往往有明显的陌生反应,当克服最初的陌生焦虑之后,生命中出现其他危机的时候,他们也更容易出现反应。似乎是不满意的共生关系让孩子没有很好的基本信任和足够的自恋来面对外在的世界,他们更容易焦虑和忧伤,早熟的自我功能更脆弱。这样的特质会持续到以后的发展。

    孩子出生以后会根据母亲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母亲潜意识的需要激活了孩子的潜能,这个孩子就成为了这个母亲的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同的共生不同的分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xs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