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62-63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62-63

作者: 卡卡002 | 来源:发表于2022-07-08 13:17 被阅读0次

每个学生,是富有个性的个体,但是。当他们融入集体,便是一个“社会人”,有了社会人的心理效应。

从众心理

人们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心理。

曾经,我也受过这种从众心理的影响。有一次,我在改作业,看到了一题非常简单的题目,只要懂得哪些是质数,偶数等概念就可以完成。可是,收上来的作业中,好几个学习还不错的学生,他们的答案一样,而跟我又完全不一样。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我看漏了什么?我把题目看了一遍又一遍,奇怪,我是没错的!

我还是信不过自己,找来了学霸,终于有人支撑了我这颗摇摇欲坠的自信心。后来一查,班级里不少同学写了一样的错误答案,他们都是盲目抄手机!

产生从众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自己对事情不够了解,没有把握,一般会“随大流”。二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一个团体中谁表现出了与众不同,往往会被其他成员孤立,婴儿团体内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

老师要抓住学生的从众心理。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多提倡关注优秀的行为,大家都在读书,有的孩子自然不好意思调皮捣蛋。

社会助长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时候,1+1+1>3。

社会助长现象是指由于同伴在场,自己的行为就有所提高,所以一个人单独做一项工作,不如一群人一起做同样的工作效率高。

在班级管理时,在授课时,老师可以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小组评比,男女生比赛等,同学们就会产生竞争意识,兴奋水平会提高,从而效率也提高了。

社会干扰

“三个和尚没水喝”,有时候,1+1+1<3。

有时候,有他人在场,工作效率反而会降低。

1.做复杂、生疏的工作时,人的反应效率就比较低,有他人在场就会紧张焦虑,从而工作效率更低了。

2.有的人喜欢独自工作,而不喜欢群体工作,那么人多只会有干扰的作用。

对教师的启示:

1.根据任务类型确定完成的形式。比较简单的任务应该明确分工,让大家一起共同完成。复杂性的工作者应该在集体讨论后给其单独思考的机会。

像写作文、背单词,这些都是需要在头脑里加工,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不是与别人一起叽叽喳喳就能完成的。也可以大家先讨论思路,在各自思考完成。

2.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喜欢独自学习,就要尽量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减少社会干扰。有的学生喜欢和其他同学一起共同完成任务,也因为他们多设计和创造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机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62-6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cv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