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土故事民俗蝶岛文苑
放尿抄塗砂,煮糜仔过家家

放尿抄塗砂,煮糜仔过家家

作者: 怣慧 | 来源:发表于2018-08-03 19:41 被阅读349次
题语:那时代没有电视没有手机,当然更没有抖音和微信,没有现在的孩子每向家长索要,便轻易能得到的玩具。但是关于“童戏”,总有那一代人乐此不疲的玩意儿,很多很多……

时光如梭,今天来聊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活成长于古城里的小伙伴们,大家所玩乐的几个耳熟能详的儿童游戏。不知是否能勾起您对往昔的一些追忆?

驶箍:

把铁丝做成一个直径约40㎝的圆圈,然后再扎一个长柄的铁钩,与铁圆圈接触点折成U字形小槽轨,钩子一头握在手里,微斜势推着铁圆圈往前走。可在操场上或街巷里随时比赛,看谁滚得快滚得远。孩子们把驶箍的玩具带到学校,或藏匿于沙堆中草丛里,放学时各自取出“箍”,在回家路上互相比拼追逐疾驶,一路欢歌。记得小时候,邻居一小朋友为了得到一个铁箍,甚至偷偷把家里木水桶的铁箍褪下来,为此被大人“请”了一顿“竹鱼宴”。

脚战:

专属于男孩子们谑戏的一种运动。将一条腿抬高“折拐”起来,用单手或双手扳住脚脖子,然后单腿蹦跳疾走停顿,用折拐膝盖处与对方互相角斗;动作要领主要体现在“顶撞”,就是双方用抬起的膝盖尖互相顶击。可以从下面往上顶,劲大了把对方顶个人仰马翻;还可以单腿蹦高,从上面压垮对方,一下子把对手压个马失前蹄。谁抬起的那条腿落地,便算输了。记得读小学那会儿,同学们经常在课间,捉对冲上教室讲台,以讲台那块场地打擂台,决出“跤王”。这个游戏衍生了诸如“水战”、“骑猪仔马战”等等相似的“战役战例”。前些日子,看电视体育频道里直播《脚斗士擂台赛》,总怀疑其竞赛规则,到底是不是模仿或“剽窃”了我们小时候的游戏呢?

掟藤牌饼:

藤牌饼,也就通常我们所吃的“猫耳朵饼”。传说,藤牌饼的由来,与当年国姓爷郑成功率领“藤牌兵”在赤崁城“大破红毛番”,从而收复台湾有关。藤牌饼是早的时候小朋友们最喜爱的零食之一,也因为它既能当零嘴吃还可以用来玩乐,倍受欢迎。掟藤牌饼游戏相对简单:孩童们轮流用自己手中的“藤牌”,去掟击对方的“藤牌”,竞赛谁的藤牌更为坚韧结实,从而获取对方“藤牌”碎块为战利品,“输让赢吃”,由此竞赛游戏视为规则。“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孩童们想尽办法,努力提升自己“藤牌武器”的质量和搏击的技能技巧,在“盾与盾的战争”中赢得胜利。

敲梭儿:

早期在古城铜陵地区最为盛行的童戏之一。孩童们依人员数分成攻防两小组,选择一个较为平整的埕地或宽阔的巷道,取两小段木棍按“尺和寸”比例制成敲梭的玩具。手握长尺敲打双头削尖了的寸梭,游戏相关规则类似于棒球运动。当攻方在特定的圈点,或蹲或立的姿势,用长尺将寸梭撅起或抛向空中时,守方队员竭尽全力捡接,然后将寸梭投击横放在圈里的长尺,击中者即可攻防转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梭没?”……“梭了!”……“梭恁妗婆啰!”……孩童们竞玩时顽皮的吆喝声,响彻古城的大街小巷。

弹老虎崆:

在地上画个圈点或撅个小窝坑,示为“老虎崆”,孩子们用清凉油或雪花膏的金属盒皮,填充上蜡烛泪或者胶泥,制造一只“老虎”。游戏设定起点,各自的“老虎”在孩童们的手指弹击下,依次向“虎崆”进发。游戏规则:既要让自方抢占有利地形,尽快抢先到达“虎崆”,又要想方设法不让对手靠近目的地,借势把对手的“老虎”“咬死”弹击出外围。爬趴在地上的孩童相互间斗智斗勇,不断完成攻防转换,最终以谁的“老虎”,首先进入“虎崆”者,即便是胜出一方,十分的有趣,乐此不疲。

㨙术:

这是东山岛孩童对玩陀螺游戏的特殊称谓,该游戏与其实与北方打陀螺相同。“㨙”(音K),即为玩陀螺时,向下抛打动作的乡土音;术,陀螺的叫法。玩“㨙术”时以“术”底部的金属钉为原点,按左右手势的习惯,顺时或逆时针,用细麻绳由内向外逐圈绕扎密紧,绳余部分捏夹在手指间,将掌中抱握的“术”高举过头,瞄准对方放在圈中的“术”,奋力把其“㨙”或撞挤出圈外。游戏规则同时以自己的“术”落地,驻立而且旋转不倒为胜。

搧银角仔:

“搧银角仔”游戏,大致规则就是参与者逐一将硬币奋力向墙壁掷打,反弹向相反的方向抛落,然后由“搧击”落点距离墙面远者,依次使用硬币向距离近者的硬币投击,投中者赢取胜出。如何把“银角”(硬币)反弹到更有利的位置或远近,达到后来者居上的优势,这可是非常讲究“搧”的技术技巧的,有向上抛击、侧击等等的“搧”法,灵活机动,游戏场地随处可选,方便简单。由于该游戏后来衍生了孩童们会以钱币论输赢,有赌博的嫌疑,大人长辈们不认可,慢慢的便消失了。

撚橄榄籽

橄榄核是相对容易获取的弃物,把它当成游戏玩具,是那个年代孩童们热衷的物件之一,衣袋裤袋里几乎人手存储一大把。选择在墙角处随意挖个小小浅洞,周边再设置一个小线圈,离洞口约定出距离划一条起点线,“撚橄榄籽”竞赛就可以开始了。每轮次把从少粒到多粒不等数的“籽”,撚扔向洞穴,进入穴洞的即可回收,跳离了小圈外的橄榄籽输给对方,再使用进攻者自选的“母籽”掟击流落洞边圈内的“籽”,击中者即为胜方,反之便输。此游戏者可多人参与,大家轮流转换扔击玩乐。

早的时候,“厝边头尾”的同龄孩子特别多,大人们忙于生计糊口,而懵懵懂懂孩子们便自由自在的“遛锵甲爬趖”(乡音,意为撒欢瞎胡闹的玩乐),小时候的童玩其实还有很多种类,如男孩们专属的打野战、水战、“骑猪仔马战”;女孩子玩的抾沙包仔、跳皮筋房子;男女孩集体玩乐的牵狗仔、挌纸尪仔、“禁国”、捉迷藏(音,遮死戏)等等,数也数不完。

类似的游戏虽说穷乐简单,却极富于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动作灵活性和思维想象创造力。孩童的游戏特点,与孩童们的情绪性、模仿性、易变性和幼稚性相似接近。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孩子们几乎没见没玩甚至没听说过老一代人的“童戏”。但对于那个时代有参与过这些游戏的人来说,每每谈起小时候的“玩物”,感觉特别温馨,心中都会充满对儿时的念想,涌现早时的欢乐景象。

古城往事,往事里有种玩意儿叫童戏……

                          2018/08/02

注:文中的五种童戏内容刋入《石斋故里》

相关文章

  • 放尿抄塗砂,煮糜仔过家家

    题语:那时代没有电视没有手机,当然更没有抖音和微信,没有现在的孩子每向家长索要,便轻易能得到的玩具。但是关于“童戏...

  • 趣味的少年游戏

    读了怣慧先生的《放尿抄塗砂,煮糜仔过家家》一文后,对其介绍的“使铁箍”、“敲梭”等多种少年时代的游戏项目,...

  • (255)感赏篇15

    我家猫咪这几天总是尿到猫砂盆的外面,不在猫砂盆里面尿。我收拾了好几次。这次我和孩子说猫咪天天尿尿在外面,我收拾累了...

  • 保持宽容

    这两天多多又开始乱拉,不用猫砂,很是想不明白。 今天白天他在猫砂盆里尿了,晚上有在洗手池里尿,气到我。他自己也知道...

  • 2019-01-10

    烁仔今天表现很好,自己有蹲着尿尿的意识了,白天好久都没用带尿不湿呢。

  • 旧词俗语(儋州民俗篇)

    “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苏东坡 旧词 1——节俗 祭灶。鸡、酒、膰。膰,祭肉。 粥糜。粥。糜,谓煮...

  • 猫咪尿床

    最近家里的猫咪使我有点小焦虑,因为它连着三天不到猫砂盆去尿,而是把尿尿到到我或者老公的被子上。 最初还没有想到是这...

  • 塗塗抹抹

  • 宝仔与涛哥的共同点

    凌晨三点,我被宝仔的哭声吵醒。原来宝仔半夜被尿涨醒,在下了床准备穿鞋子上厕所时憋不住了,直接尿了一地,然后...

  • 龙仔快八岁啦

    还有四天龙仔就生日了。金龙仔爱上了植物大战僵尸,把书带到了训练场,喝水的空当里看书,把书带到了厕所,尿尿的时候的空...

网友评论

  • 程金铭:文中的游戏小时候我全都玩过,并且当时我是一个做箍、梭、术、火柴枪、铜筒炉、鸟射的小能手。这方面的玩艺其实还有很多,期待你再次整编,让大家能在你的文中,勾起儿时那段美好的回忆……
    怣慧:老厝邊:smile::pray::pray:旗杆大巷許厝🤝
    程金铭:@怣慧 是的,原来哑巴裁缝店对面的老厝😀
    怣慧:哈哈:smile:程老師厲害:+1:!請教您頭像是頂街的老厝嗎?
  • 边缘AA:少年儿童时的把戏,亲切
    怣慧:@边缘AA :beers::beers:
  • 素年清时:写的很好,加油哦~~
    怣慧:@素年清时 谢谢您:pray::pray:
  • 新伙伴:看了你的文章,好像回到童年时代。还有一项活动,名字叫跳"红仔",主要以女孩子游玩为主,在地面上画了若干个方格相连的图案,然后在方格里跳动,脚不能出线。
    怣慧:嗯,跳红仔即跳房子:smile:
  • 陈旭山:全部都玩过🤓
    怣慧:@陈旭山 完成了“全叠打”:beers::+1:
  • 木土地:第一二个游戏,我们这里也玩的:joy:
    木土地:@怣慧 嗯!
    怣慧:@木土地 童戏共性

本文标题:放尿抄塗砂,煮糜仔过家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hz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