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琥珀
自从看了《富兰克林自传》后,我就一直很喜欢富兰克林这个人。他是美国第一位著名的天才,是科学家、作家、出版家,还是外交家、发明家等,拥有很多的头衔,而他本人的一生更是充满了励志。
最近看的几本书里,作者都有举到他的例子,像成甲的《好好学习》、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等。不过《刻意练习》的作者所举的例子比较有特点,因为他举了富兰克林一个不成功的例子。
富兰克林是美国第一位国际象棋棋手,他最痴迷的是国际象棋。他下了30几年的国际象棋,老了的时候,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下棋上。按理说,他在象棋上花了数千个小时,而且还和当时最佳的棋手过招,本人又那么聪明,他应该可以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象棋手。但事实是,他的水平只能算得上中上等,为此,他很气馁,他一直不知道,自己的棋艺为什么一直无法精进。

在《刻意练习》书中,我们找到了答案,那时因为他从来没有逼一逼自己,从来没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也从来没有进行刻意练习,而那种练习正是提高棋艺所需要的。他虽然下了30几年的棋,其实是把一种方法用了30几年。
这样的做法,只会使自己停滞不前,怎么会让自己的棋艺精湛呢?
对于我们很多普通人来说,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