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婚姻育儿时事评论
小学生作业数一亿粒米,老师尊重学生、尊重教学,从提前备课、及早准

小学生作业数一亿粒米,老师尊重学生、尊重教学,从提前备课、及早准

作者: 魔都大蒜姐 | 来源:发表于2018-09-09 02:47 被阅读10次

    某小学四年级数学老师布置作业叫学生数1亿粒米。

    刚看到这个新闻,我以为是个脑筋急转弯的作业。想一想中国古代就有曹冲称象的故事,用这种方法开拓学生思维,倒也没有什么不好。

    但是,再仔细看新闻,里面的问题可就大了。

    老师在家长群里宣布:

    1、必须一粒一粒的数;

    2、要把数好的米第二天带到学校。

    这可不是锻炼思维的做法。

    1亿粒米是什么概念? 一粒一粒地数,要数一年;带到学校,要装一卡车。

    据说,老师在听到家长的反映后,只是说学生不用带米到学校了,还是没有取消要学生一粒粒数的要求。

    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一、老师没有认真备课

    据老师说,他是想让学生有个数的概念。但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本上,明明已经画出了1亿粒米大概就是一卡车的米了。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卡车总是有概念的吧,还用得着自己去数吗?这不是浪费时间又是什么?

    所以这位老师,大概自己连课本都没有好好看一下,就布置了这个作业。

    二、老师的数学水平不高

    但凡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1亿粒米不是小数。布置这个作业,说明老师自己连一亿的概念都没有搞清楚。一名小学数学老师,至少自己应该很清楚数的概念,这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这个水平都达不到,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

    三、老师把减负变成增负

    最近教育部一直都在发文要减轻学生负担,但是如何能够在实际教学环节真正减负才是至关重要的。显然,用数1亿粒米这样的“创新”作业代替传统的习题,不但没有真正地减轻学生负担,反而是增加了家长和学生的负担。

    像这种奇葩的作业,我们经常在报道中见到,基本上都是来自小学或幼儿园。

    比如用废弃材料做一个能看能发声的电视机;

    用不同树叶、花朵、旅游景点做成图文并茂的简报;

    品鉴茶叶并画出茶叶在热水中的不同形态做成简报;

    把小长假活动做成分系列的PPT;

    设计食谱做泡菜……

    各种标新立异的作业,考验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身后的家长。幼儿园、小学,以各种高难度的作业彰显特色,而家长只能在有苦无处说中忙乱。

    诚然,这种需要亲子一起动手的作业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免不了在这其中部分幼儿园小学“用力过猛”,从而导致“老师动动嘴,家长跑断腿”的局面。

    不论是什么形式的家庭作业,其目的都是要去提高学生的知识或者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家长自然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那些基于增加亲子协作,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业,哪怕是花一定量的时间和金钱,都是值得的。

    但这过程中务必要把握一个度,既不能矫枉过正,也不能任意放飞。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小学幼儿园教师在布置作业前,先自己带着自己孩子实践一下,知道一下深浅就好了。或者说先在小范围学生当中进行实验,成功了再进行推广,也好过直接布置下去一刀切,搞得学生一脸懵圈、家长苦不堪言。

    相比于繁重的书面作业,脱离实际的实践作业,有时更容易令人抓狂,动辄需要“全家总动员”,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家长们不堪其扰。公众之所以对“数大米”反应如此强烈,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情绪长久积累之后的爆发。

    这道“奇葩作业”可轻可重。往轻里说,就是一个“故事”;往重里讲,如此随意布置作业,也是一场“教学事故”。

    我们都知道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给学生一瓢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如果老师也是一瓢水,这课往往没法讲,也就很可能教不好学生。而再退一步说,老师即便没有一桶水,起码应该有两瓢水才行。希望老师们能够真正下力气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用认真的态度对待教学,不要太过随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连老师都学不高,身不正,那又怎么能指望他的学生能够成才呢?

    老师尊重学生,尊重教学,从提前备课、及早准备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生作业数一亿粒米,老师尊重学生、尊重教学,从提前备课、及早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lr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