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主要讲了各类事物的道,这种道被用于《易传》中的占卜,其实,儒家的道还有万物生成的道和万物变化的道。
一、万物生成的道
这种道是一般的、统一的万物生成变化所遵循的“道”。儒家认为某物被生成,那么必有能生此物者,又必有生此物所用之质料。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前者是刚健的,后者是柔顺的,即阴和阳。生成万物需要阴阳合作,所以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易传》中讲的话有两套:一套是讲宇宙及其中的具体事物,另一套是讲《易》自身的抽象的象数系统。不过这两套讲法实际上可以互换,在读的时候切不可分开理解。比如,“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固然是讲的宇宙,可是它可以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句话互换。“道”等于“太极”,“阴”、“阳”相当于“两仪”。
二、万物变化的道
《易传》强调:宇宙万物永远在变化过程中,人也在不断的发展中的。那么人怎样才能变化的越来越好的?
儒家认为:事物若要臻于完善,若要保住完善状态,它的运行就必须在恰当的地位、恰当的限度、恰当的时间。
《易传》的卦辞、爻辞,把这种恰当叫做“正”、“中”。
1. 正:这一点就很符合儒家的正名学说,可以简单理解为做好你该做的事情。比如家人卦《彖辞》说:“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2. 中:可以理解为既不太过,又无不及。人的自然倾向是太过,所以《易传》和《老子》都说太过是大恶。
此外,《易传》还讲了万物变化的特征,即“反”和“复”。因此,儒家对六十四卦的顺序也做了特定的安排,这种顺序至少包含以下的内涵:
1. 宇宙中的一切,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形成一个自然序列的连续链条;
2. 在演变过程中,每个事物都包含自己的否定;比如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之后都是性质相反的一卦;
3. 在演化过程中,“物不可穷也”
关于万物变化的道,就非常像马克思哲学提到的观点:万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曲折前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