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哲学简史》| 儒家在易传中诠释的“道”

《中国哲学简史》| 儒家在易传中诠释的“道”

作者: 观星河 | 来源:发表于2023-09-05 20:14 被阅读0次

上一篇主要讲了各类事物的道,这种道被用于《易传》中的占卜,其实,儒家的道还有万物生成的道和万物变化的道。

一、万物生成的道

这种道是一般的、统一的万物生成变化所遵循的“道”。儒家认为某物被生成,那么必有能生此物者,又必有生此物所用之质料。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前者是刚健的,后者是柔顺的,即阴和阳。生成万物需要阴阳合作,所以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易传》中讲的话有两套:一套是讲宇宙及其中的具体事物,另一套是讲《易》自身的抽象的象数系统不过这两套讲法实际上可以互换,在读的时候切不可分开理解。比如,“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固然是讲的宇宙,可是它可以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句话互换。“道”等于“太极”,“阴”、“阳”相当于“两仪”。

二、万物变化的道

《易传》强调:宇宙万物永远在变化过程中,人也在不断的发展中的。那么人怎样才能变化的越来越好的?

儒家认为:事物若要臻于完善,若要保住完善状态,它的运行就必须在恰当的地位、恰当的限度、恰当的时间

《易传》的卦辞、爻辞,把这种恰当叫做“正”、“中”。

1. 正:这一点就很符合儒家的正名学说,可以简单理解为做好你该做的事情。比如家人卦《彖辞》说:“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2. 中:可以理解为既不太过,又无不及。人的自然倾向是太过,所以《易传》和《老子》都说太过是大恶。

此外,《易传》还讲了万物变化的特征,即“反”和“复”。因此,儒家对六十四卦的顺序也做了特定的安排,这种顺序至少包含以下的内涵:

1. 宇宙中的一切,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形成一个自然序列的连续链条;

2. 在演变过程中,每个事物都包含自己的否定;比如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之后都是性质相反的一卦;

3. 在演化过程中,“物不可穷也”

关于万物变化的道,就非常像马克思哲学提到的观点:万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曲折前进的。

相关文章

  • 冯友兰先生对大学生的告诫

    冯友兰先生可以称的上现代新儒家的代表,其著写的《中国哲学简史》,更是了解中国哲学的必读经典。 阅读了《中国哲学简史...

  • 读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

    前几日在看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有儒、道、名、新儒家等各家所反对、所提倡的学说摘要,西方哲学传入中国时起初...

  • 试论儒家到底要不要成为宗教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里提到:“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渗透中国人的生活,就觉得儒家就是宗教,可是实事求是的说,儒家并...

  • #荐读# 寒风吹彻

    【导读】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的开篇提到,尽管道家和儒家在很多方面的观点不同,但“反者道之动”却是两方都支...

  •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一)

    《中国哲学简史》全书共28章,涵盖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讲了先秦诸子,儒家、道家和佛家等哲学流派及其政治思想,中...

  • 国人素质为何不及日本

    今天看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对中国与日本关于“义”的理解终于明晰了。 日本在大量引入中国儒家思想时,偏偏对...

  • 从宋明理学理解《中庸》

    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简史》中,对新儒家理学的英文翻译为(The school of Platonic Idea...

  • 《中国哲学简史》-先秦儒家&新儒家

    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扬雄、王充、(道教)新儒家: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朱熹;程颢-陆九渊-王守...

  • 新儒家(上) |《中国哲学简史》

    儒家学说发展至隋唐,虽然有了各家更多注疏,但阐释方式未能跟上时代发展,早已不能满足新的时代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道...

  • 《中国哲学简史》:我的人生灯塔

    最初读《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是受前韩国总统朴槿惠的自传——《绝望锻炼了我》的影响,在自传中她写道: “自从与《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哲学简史》| 儒家在易传中诠释的“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mc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