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扬雄、王充、
(道教)
新儒家:周敦颐、邵雍、张载、
程颐-朱熹;
程颢-陆九渊-王守仁
孔子
儒家创建人:孔子,《论语》,第一位私学教师
孔子,姓孔名丘,公元前 551 年生于鲁国(山东省),祖先是宋国贵族成员(商朝王室的后代)。在孔子出生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失去贵族地位,迁到鲁国。
孔子生平事迹详见《史记》-《孔子世家》:年轻时很穷,50 岁进入鲁国政府,后做了高官,因政治阴谋下台,背井离乡。此后 13 年周游列国,最后回到鲁国,三年后就死了,死于公元前 479 年。
1 — 孔子作为教育家
孔子说他自己 “述而不作”《论语·述而》,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在传述传统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与它们的解释,是由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
- 三年之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P41)
- 强调《诗》经的道德价值:“《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成。
2 — 关于社会的正名学说
孔子正名学说的含义:为了有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实行孔子所说的正名。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必须相应地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 有学生问,若要您治理国家,先做什么呢?子曰:“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
- 又有国君问治理国家的原则,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名:指一类事物的本质。事物都应当与这种理想的本质相符。
君有君道,若按君道而行,才于实、于名都是真正的君,这就是名实相符。
3 — 关于人的德性,强调仁、义,特别是仁
义,是事之 “宜”,即 “应该”,是绝对的命令。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相对立的。(义利之辨)
-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孔子用 “仁” 字不光指一种特殊德性,且指一切德性的总和。“仁人” 一词与 “全德之人” 同义。(仁,可译为 perfect virtue)
- 有学生问什么是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4 — 忠恕之道
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孔子称之为 “忠”,即 “尽己为人”;
- 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称之为 “恕”;
- 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 “忠恕之道”,就是 “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大学》所举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中庸》强调肯定方面。
5 — 知命
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 “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
- 从 “义” 的观念,孔子推导出 “无所为而为” 的观念。(道家讲 “无为”,儒家讲 “无所为而为”)
命,就是命运。孔子指天命,即天的命令或天意,把它看做一种有目的的力量。后来的儒家把 “命” 只当做整个宇宙的一切存在条件和力量。要做儒家所说的君子,知命是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知命也就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这样,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
-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
-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6 — 超道德价值
道家《庄子》中,常嘲笑孔子把自己局限于仁义道德中,只知道德价值,不知超道德价值。表面上是对的,但实际上他们错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 孔子这里的 “志于学” 是志于这个 “道”。(我们现在所说的 “学” 是指增加知识,“道” 是指我们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
- 三十而立,指他这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
- 四十而不惑,说他这时候已成为知者,“知者不惑”;
- 前面为止,也许仅只认识到道德价值,但到了五六十,就知天命,并能够顺乎天命,即认识到超道德价值。(这方面很像苏格拉底,觉得他是受神的命令的指派,来唤醒希腊人)
- 孔子的超道德价值,和道家体验的并不完全一样。道家完全抛弃了有理智有目的的天的观念,而代之以追求与混沌的整体达到神秘的合一。
7 — 历史上的地位
各个时代有很不相同的评价。
- 普通教师;
- 死后,逐渐被认为是 “至圣先师”,高于一切教师;
- 公元前 2 世纪,地位更加提高,当时许多儒家认为孔子曾真的接受天命,继周而王。虽没登极,就理想上说是君临全国的王,把《春秋》说成是孔子所著的表现其伦理、政治观点的一部最重要的政治著作,而不是孔子故乡鲁国的编年史。
- 公元前 1 世纪,地位提高到比王还高,认为孔子是人群之中活着的神,他知道在他以后有个汉朝(公元前 206 - 公元 220),所以《春秋》中树立一种政治理想,完备的足够汉朝人实施而有余。这种神化可说是孔子光荣的顶点吧。汉朝中野,儒家的确可以称作宗教;
- 公元 1 世纪初,比较带有理性主义特色的儒家开始占上风,不再认为孔子是神,但作为 “至圣先师” 的地位仍然极高;
- 19 世纪末,孔子受天命为王的说法又短暂复活;
- 民国的建立后,声望逐渐下降到 “至圣先师” 以下;
- 现在,大多数中国人会认为,孔子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教师,但远不是唯一的教师。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 371 - 约前 289),邹人(山东省南部),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学习儒家学说。一度是稷下的著名学者之一(齐王好学术,在齐国首都西门—稷门附近建立学术中心,名 “稷下”)。也曾游说各国诸侯,但无人听信,后回来与弟子们作《孟子》七篇,记载了孟子与诸侯、与弟子的谈话。
1 — 人性善
关于人性论的三种学说:
- 人性既不善又不恶:告子(与孟子是同时期的哲学家)
- 人性既可善又可恶(意思似乎是说人性内有善恶两种成分,孟子学说与此有类似)
- 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恶
孟子说人性善,并非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而是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
四端(四种常德):仁、义、礼、智
2 — 儒墨的根本分歧
1)关于仁义
杨朱的学说是反对仁义的,因为仁义的本质是利他,而杨朱的原则是利己。
墨子的兼爱,目的也是利他,在这方面甚至比儒家的调子更高。但墨家主张爱无差等,而儒家主张爱有差等。也就是说在爱人的问题上,墨家强调同等,儒家强调差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是孟子所说的 “善推其所为”,是在爱有差等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的。
儒家认为,仁是从人性内部自然地发展出来的;而墨家认为,兼爱是从外部人为地附加于人的。
2)国家起源论
墨家的国家起源论,也是一种功利主义的理论;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有用。
儒家的国家起源论,在于有人伦以及建立在人伦之上的道德原则。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应当存在。
孟子像亚里士多德,主张 “人是政治的动物”,主张只有在国家和社会中,才能够充分发展这些人伦。国家是一个道德的组织,国家的元首必须是道德的领袖。因此儒家的政治哲学认为,只有圣人可以成为真正的王。
君若没有圣君必备的道德条件,人民在道德上就有革命的权利。这种情况下,即便杀君,也不算弑君之罪。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这个思想,在中国的历史中,晚近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创建中,都曾发生巨大的影响。
孟子和后来儒家说,有两种治道:
- 王道:圣王的治道是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王道的作用在于德;
- 霸道:霸主的治道是通过暴力的强迫;霸道的作用在于力;
- 用现代术语讲民主政治就是王道,因为代表人民的自由结合;法西斯统治就是霸道,因为它的统治是靠恐怖和暴力。
孟子看来,王道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在于平均分配土地,理想的土地制度是 “井田制度”,每平方里土地分为九方块,每块一百亩,中央一块叫 “公田”,八家合种公田,自种私田。公田产品交政府,私田产品各家自留。
孔子阐明忠恕之道时,还只限于应用到个人自我修养方面,“内圣” 之道;
孟子则将其应用范围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扩展为 “外王” 之道。
3 — 神秘主义(超道德价值)
“浩然之气” 是孟子独创的名词。浩然是 “至大” 的意思,浩然之气关系到人和宇宙的东西,所以是一种超道德价值。
养浩然之气的方法有两个方面:
- 知道:“道” 就是提高精神境界的道;
- 集义:经常做一个 “天民” 在宇宙中应当做的事。
- 一个人能够 “知道” 而且长期 “集义”,浩然之气自然而然地产生。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荀子(荀况,又号荀卿,约公元前 298 - 约前 238 年间),赵国人(河北省、山西省南部),《世纪·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五十岁来到齐国,可能是稷下最后一位大思想家。《荀子》艺书三十二篇,其中很多是内容详细而逻辑严密的论文,可能是荀子亲笔所写的。
儒家中,荀子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
1 — 性恶学说
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伪,就是人为),人性必须加以教养,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
荀子认为,宇宙的三种势力:天、地、人,各有其特殊的职责。人的职责是利用天地提供的东西,以创造自己的文化。
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刚好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能够成为圣人。
2 — 道德起源
既然如此,人在道德方面如何能善?若人生来性恶,那道德又源于什么呢?荀子提出两方面论证来回答这个问题:
- 道德上善的起源:人们不可能没有某种社会组织而生活。因为要活的好些,有必要合作互助。还因为需要联合起来才能制服其他动物。所以人一定要有社会组织,需要行为的规则。这就是 “礼”。这种论证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与墨子的论证很相似。
- 人要有道德,并不是因为人无法避开它,而是因为人应当具备它。这方面的论证与孟子的论证更其相似。
3 — 礼、乐的学说
儒家以为,丧礼和祭礼(特别是祭祖宗)在礼中最为重要。
儒家经典中,有两部是专讲礼的:
- 《仪礼》,当时所行的各种典礼程序实录;
- 《礼记》,儒家对这些典礼所作的解释。
荀子还作《乐论》,音乐是道德教育的工具。这一直是儒家所奉行的音乐观。
4 — 逻辑理论
孔子、孟子只对伦理有兴趣,所以他们应用正名的范围也基本上限于伦理。
荀子生活在名家繁荣的时代,因此他的正名学说既有伦理的兴趣,更有逻辑的兴趣。
《荀子·正名》篇,叙述了知识论的理论,与后期墨家相似。“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
- 知:人所有的认识能力;认识能力有两部分:“天官”(如耳目之官)和 “心”。天官接受印象,心解释印象并予之以意义。
- 智:认识能力与外物相合者;即知识。
名的起源和功用:名的起因部分是伦理,部分是逻辑的;
名的逻辑功用:名是给予事物的。
名的逻辑分类:共名、别名(共名是我们推理的综合过程的产物,别名是分析过程的产物)
5 — 论其他几家的谬误
荀子认为,名家和后期墨家的论证大都是以逻辑的诡辩术为基础,所以是谬误的。分为三类:
- “惑于用名以乱名”,把墨辩 “杀盗非杀人也” 归入此类;
- “惑于用实以乱名”,把 “山渊平” 归入此类(根据惠施的 “山与泽平” 改写的),实是具体的,个别的;名是抽象的,一般的;
- “惑于用名以乱实”,把墨辩 “牛马非马” 归入此类,和公孙龙的 “白马非马” 正是同类。
荀子认为,出现这一切谬误,是由于 “今圣王没”。若有圣王,会用政治权威同意人心,引导人们走上生活的正道,那就没有争辩的可能和必要了。荀子在这里反映的是他那个动乱的时代精神。
荀子的学生,有两个最著名:李斯、韩非(法家的领袖人物)。
董仲舒
(约公元前 179-约前 104),广川人(河北省南部)。第一个发起考试制度,更有意义的是他主张以儒家经典作为这些考试的基础。
董仲舒把主要源于阴阳家的形上学的根据,与主要是儒家的政治、社会哲学结合起来。在他的哲学中既看到阴阳学说,又看到五行学说。
1 — 宇宙发生论的学说(P186)
董仲舒说,宇宙由十种成分组成:天、地、阴、阳,五行的木、火、土、金、水,最后是人。
2 — 人性学说
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强调人为和教化的作用,只有教化才使人与天、地同等。这方面接近荀子,但又与荀子不同,因为他不认为人的质已经是恶的。
董仲舒以为教化是性的继续,这一点又接近孟子。但与孟子之间的区别在于 “已善” 和 “未善” 的不同。
3 — 社会伦理学说
这个时期之前的儒家认为,社会有 “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董仲舒从中选出 “三伦”,称为 “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三纲之外,还有五常,即五种不变的德性:仁、义、礼、智、信。
所有的汉儒都共同主张,这五种德性与五行相合。仁与东方的木合,义与西方的金合,礼与南方的火合,智与北方的水合,信与中央的土合。
三纲是社会的伦理,五常市个人的德性。
4 — 政治哲学
政府的智能就是帮助发展人性。
王者以庆、赏、罚、刑为 “四政”,相当于四季。政府组织也以四季为模型。政府官员分为四级,每级每个官员下面有三个副手,也是模仿一季有三月。
社会上政治的过失必然表现为自然界的异常现象。阴阳家早已提出这种学说,董仲舒则提供目的论和机械论的解释。
5 — 历史哲学
董仲舒修改了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学说,认为朝代的更迭不是根据五德运行,而是根据他所说的 “三统” 顺序:黑统、白统、赤统。
- 夏朝(传说在公元前 2205 - 前 1766):正黑统
- 商朝(约公元前 1766 - 前 1122):正白统
- 周朝(约公元前 1122- 前 255):正赤统
6 — 对《春秋》的解释
直接继承周朝的既不是秦朝,也不是汉朝。他断言,实际上是孔子受天命继周而正黑统。孔子不是实际的王,却是合法的王。(董仲舒及其学派坚持这个奇怪的学说,《春秋》本是鲁国的编年史,却被他们错误认为是孔子的重要政治著作,说孔子在《春秋》中行使新王的权力。)
以解释《春秋》而著名,著作题为《春秋繁露》。分春秋时代(公元前 722-前 481)为三世:孔子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
7 — 社会进化的三个阶段
三部重要的解释《春秋》的书,即《三传》:
- 《左传》:可能本来不是整个地为解释《春秋》而作,到后来才归附上去
- 《公羊传》:有相同的三世说,与董仲舒的学说相结合。
- 《榖梁传》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孔子的地位在公元前 1 世纪中叶就变得很高。这时期出现了 “纬书”,汉朝许多人相信,孔子作了《六经》后,又做了《六纬》,两者结合才是孔子的全部教义。而实际上这些纬书都是汉朝人伪造的。
古文学派 VS. 今文学派
- 古文学派:声称拥有 “秦火” 焚书之前秘藏的经书,都是用古文字体书写的;可能追溯到先前儒家的现实派,出于荀子学派;
- 今文学派:由于所用经书使用汉朝通行的字体书写的,如董仲舒等人;来源有可能上溯到先秦儒家理想派的继续,出于孟子学派。
扬雄(公元前 53 - 公元 18),古文学派成员,持有自然主义宇宙观的实例。
- 所著《太玄》很大程度上充满了 “反者道之动” 思想,这正是《老子》和《易经》的基本思想。
- 还写了《法言》攻击阴阳家,称赞了孟子。
王充(公元 27 - 约 100),古文学派最大的思想家,以惊人的科学怀疑精神,反对偶像崇拜。著作《论衡》,攻击了阴阳家的学说,特别是天人感应的学说,无论是目的论,还是机械论。
道教
古文学派清除了儒家中的阴阳家成分,这些成分后来与道家混合,形成新型杂家,叫道教。这个过程中,孔子的地位由神还原为师的地位,老子则变成教主。道教模仿佛教,开始有庙宇、神职人员、宗教仪式等,变成一种有组织的宗教,几乎看不出先秦道家哲学,所以叫道教。( P203,注意:区别于道家。道教是宗教,道家是哲学)
道教虽然一贯反对佛教,但是道家却以佛学为盟友。(同样注意区别:佛教与佛学的不同,P203)
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
隋朝(590-617)
唐朝(618-906),强大的高度集中皇朝,在文化、政治上都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可与汉代媲美。
儒家经典占支配地位的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于 622 年重建起来。
628 年,唐太宗(627-649 在位)命令在太学内建孔庙;
630年,又命令学者们准备出儒家经典的官方版。
儒家又被重新确立为国家的官方教义。但彼时,经过道家复兴和佛教传入之后,人们对于形上学问题,以及超道德价值,或当时称之为性命之学得问题,比较有兴趣。
1 — 韩愈和李翱
唐代后半叶,韩愈(768-824),与李翱(约 844年卒),重新解释《大学》《中庸》。
韩愈的道统说。新儒家是先秦儒家理想派的继续,特别是孟子的神秘倾向的继续。因这个缘故,也被称为 “道学家”,他们的哲学被称为 “道学”,与 “新儒家” 这个名词是完全相等的。
新儒家的主要来源可追溯到三条思想路线:
- 儒家本身
- 佛家,包括以禅宗为中介的道家(佛家各宗之中,禅宗在新儒家形成时期是最有影响力的。新儒家看来,禅与佛是同义语)
- 道教(一个重要成分是,阴阳家的宇宙发生论)
这三条思想路线是异质的,许多方面甚至是矛盾的,所以新儒家要将其统一起来,形成同质的整体的真正系统,需要时间。
新儒家的开端可上溯到韩愈、李翱,但思想系统直到 11 世纪才明确形成,已经是宋代(960-1279)最繁荣的年代了。
最早的新儒家,主要兴趣在于宇宙发生论。
2 — 周敦颐的宇宙发生论(第一个)
第一个讲宇宙发生论的新儒家哲学家是:周敦颐,号濂溪先生(1017-1073),道州人(湖南省),晚年在庐山。《太极图》,《太极图说》(P256)
佛家的最终目的是教人怎样成佛,新儒家的最终目的是教人怎样成为儒家的圣人。佛家的佛与儒家的圣人,区别在于:
- 佛,必须在社会和人世间之外提高精神修养;
- 圣人,必须在社会关系之内提高精神修养。
怎样成为圣人,周敦颐的回答是 “主静”,就是 “无欲” 的状态,可见他第二篇著作《通书》。(P257-258)方法是像禅僧一样:自然而生,自然而行。
新儒家的 “欲”,常指私欲,或径指自私。
3 — 邵雍的宇宙发生轮(第二个)
第二个讲宇宙发生论的新儒家哲学家是:邵雍,号康节先生(1011-1077),今河南省人。他的宇宙发生论,虽与周敦颐的略有不同,也是由《易经》发展而来,也是利用图解说明理论。
“六十四卦圆图方位图”(P259-261),说明了宇宙规律是,凡物都包含自己的否定,这个原理正是老子和《易传》所强调的。
主要著作《皇极经世》,有我们现存世界的详细年谱。
关于凡物都包含自己的否定的理论,和黑格尔的理论有点像。不过照黑格尔的说法,一个事物被否定了,一个新事物在更高水平上开始了。但是照老子和《易传》的说法,一个事物被否定了,新事物只是重复旧事物。这是具有农业民族特征的哲学。
4 — 张载的宇宙发生论(第三个)
第三个宇宙发生论的新儒家哲学家是:张载,号横渠先生(1020-1077),今陕西省人,也是在《易传》基础上提出宇宙发生论,但是从另外一个观点。强调 “气” 的观念,在后来新儒家的宇宙发生论和形上学的理论中很重要。
新儒家的哲学中,“气” 的意义:
- 抽象解释:接近 “质料” 的概念(与柏拉图的 “理念”、亚里士多德的 “形式” 相对立),指原始的混沌的质料,一切个体事物都由它形成。
- 具体意义:指物理的物质,一切存在的个体的物,都是用它造成的。
张载说的 “气” 指的是具体意义。同前人一样,以《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为其宇宙发生论的基础。但在他看来,太极就是气。
主要著作《正蒙》中写道,“太和所谓道(指太极),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P264-265)
《正蒙》中有一段叫《西铭》,后来新儒家的人极为称赞,因为它将儒家对人生的态度,与佛家、道家、道教对人生的态度,清楚地区别开来。
- 既不求在此过程以外,如佛家那样追求破除因果,结束生命;
- 又不求长生不老,如道教那样追求修炼身体,尽可能地长留人世。
- 圣人由于觉解宇宙之性,因为知道 “生如所得”,“死无所丧”。所以只求过正常的生活。活着,就做作为社会一员和宇宙一员的义务需要他做的事;一但死去,也就安息了。
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二程)
程朱学派(理学):弟弟程颐(1033-1108,号伊川先生)开创,朱熹(1130-1200)完成;
陆王学派(心学):哥哥程颢(1032-1085,号明道先生)开创,陆九渊(1139-1193)继续,王守仁(1473-1529)完成。
二程时代,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两个学派的不同意义,但到了朱熹和陆九渊,就开始了大论战,至今。
两个学派争论主题:自然界的规律是不是人心(或宇宙的心)创制的。这历来是柏拉图式的实在论,与康德式的观念论争论的主题。
1 — 程颢的 “仁” 的观念
程氏兄弟的父亲是周敦颐的朋友、张载的表兄弟。
程颢极其称赞张载的《西铭》,因其中心思想是 “万物一体”,也是程颢哲学的主要观念。在他看来,与万物合一,是仁的主要特征。人必须首先觉解他与万物本来合一的道理,然后把这个道理放在心中,做起事来诚实地聚精会神地遵循这个道理。
程颢与孟子的不同,在于程颢比孟子更多地给予 “仁” 以形上学的解释。(P268)
2 — 程朱的 “理” 的观念
道家的 “道” VS.《易传》的道:
- 道家的 “道”:统一的最初的 “一”,由它生出宇宙的万物;
- 《易传》的道:则是 “多”,是支配宇宙万物每个单独范畴的原则。
程颐、朱熹直接从《易传》发展出 “理” 的观念。程朱认为,我们所见的宇宙,不仅是气的产物,也是理的产物。事物有不同的类,是因为气聚时遵循不同的理。(例如:花是花,因为气聚时遵循花之理)
张载与邵雍的哲学联合起来,就显示出希腊哲学家所说的事物的 “形式” 与 “质料” 的区别。这个区别,程朱分的很清楚。
程朱,正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为世界上的万物,如果要存在,就一定要在某种材料中体现某种原理。有某物,必有此物之理。但是有某理,则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相应的物。
原理,即他们所说的 “理”;材料,即他们所说的 “气”。朱熹所讲的气,比张载所讲的气,抽象的多。
程颐也区别 “形而上(抽象)”,与 “形而下(具体)”,这两个名词源于《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 “理” 是 “形而上” 的 “道”,也可以说是 “抽象” 的;
- “器”,程朱指个体事物,是 “形而下” 的,也可以说是 “具体” 的。
照程颐的说法,理是永恒的,不可能加减。将 “形而上” 的世界描写为 “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冲漠无朕” 是因为其中没有具体事物;又 “万象森然” 是因为其中充满全部的理。全部的理永恒地在那里,无论实际世界有没有它们的实例,也无论人是否知道它们,它们还是在那里。
程颐的精神修养方法,“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此后新儒家以 “敬” 字为关键来讲他们的精神修养方法,代替了周敦颐所讲的 “静” 字,标志着新儒家进一步离开了禅宗。
修养的过程需要努力,即使最终目的是无需努力,还是需要最初的努力以达到无需努力的状态。
3 — 处理情感的方法
新儒家处理情感的方法,遵循与王弼相同的路线。最重要一点是不要将情感与自我联系起来。
程颢的观点看,甚至圣人也有喜与怒,且是自然的。但是因为他的心 “廓然大公”,所以一旦这些情感发生了,也不过是宇宙内的客观现象,与他的自我并无特别的联系。他或喜或怒的时候,那也不过是外界当喜当怒之物在他心中引起相应的情感罢了。他的心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任何东西。这种态度产生的结果是,只要对象消逝了,它所引起的情感也随之消逝了。这样,圣人虽有情,而无累。
4 — 寻找快乐
寻求快乐,是新儒家声称的目标之一。《论语》中有许多章就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乐趣。(P274)
朱熹的解释里可看出新儒家的浪漫主义成分。
新儒家也成功实现了这种思想,可以参考邵雍的诗(安乐吟)和程颢的诗(秋日偶成)(P276-277)。
邵雍是个很快乐的人,自名住处为 “安乐窝”,自号 “安乐先生”,诗题为 “安乐吟”。程颢称他为 “风流人豪”。
新儒家:理学
朱熹,或称朱子(1130-1200),生于今福建省,是位精思、明辨、博学、多产的哲学家。语录有一百四十卷。此时,程朱学派(理学)的哲学系统达到顶峰。
新儒家认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最重要,称为 “四书”,朱熹为《四书》作注。还作了《周易本义》《诗集传》。
1 — 理
“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朱子语类》卷九十五
某物是某理的具体实例。若没有如此之理,便不可能有如此之物。朱熹说,做出那事,便是这里有那理。
照程朱学派的说法:不是一切种类的物都有心,即有情;但是一切物都有其自己特殊的性,即有理。
在具体的物存在之前,已经有理。就是说,理是永恒的。
2 — 太极
新儒家用 “极” 表示事物最高的理想的原型。至于宇宙的全体,一定也有一个终极的标准,是最高的,包括一切的。它包括万物之理的综合,又是万物之理的最高概括,所以叫 “太极”。
太极在朱熹系统中的地位,相当于柏拉图系统中 “善” 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系统中的 “上帝”。
3 — 气
如果只有 “理”,就只能有 “形而上” 的世界。要造成我们这个具体的物质世界,还必须有 “气”,并在气上面加上 “理” 的模式才有可能。(P283)
朱熹在他的宇宙发生论学说中,极为赞同周敦颐、邵雍的学说。
4 — 心、性
理,对于一切人都是一样的;气,使人各不相同。任何个人,除了他禀受于理者,还有禀受于气者,这就是朱熹所说的 “气禀”。也就是朱熹的关于恶的起源的学说。(P285)
在朱熹的系统中,性与心不同。心是具体的,性是抽象的。心能有活动,如思想和感觉,性则不能。但是只要我们心中发生这样的活动,我们就可以推知在我们性中有相应的理。
照朱熹的说法,仁、义、礼、智,都是理,属于性;而孟子主张的 “四端” 则是心的活动。我们只有通过具体的,才能知道抽象的。我们只有通过心,才能知道性。
5 — 政治哲学
朱熹看来,国家之理就是先王所讲所行的治道。并不是某种主观的东西,它永恒地在那里,不管有没有人讲它、行它。
举例建筑房屋:建一栋房子,必然依照建筑原理。这些原理永恒地存在,即使物质世界中实际上一栋也没有建过,它们也存在。
大建筑师,就是精通这些原理,并使他的设计符合这些原理的人。比方说,他建的房子必须坚固、耐久。
非职业的建筑师依照这些原理时,可能只是出于直觉或实践经验,并不了解它们,甚至根本不知道它们。结果是,它们所建的房子并不完全符合建筑原理,所以不可能是最好的房子。
圣王的治国,与所谓英雄的治国,也有这样的不同。
孟子认为有两种治道:王道、霸道。朱熹与陈亮的辩论,是王霸之辩的继续。朱熹和其他新儒家认为,汉唐以来的治道都是霸道。
6 — 精神修养的方法
太极就是万物之理的全体,所以这些理也在我们内部,只是由于我们的气禀所累,这些理未能明白地显示出来。
精神修养的方法,朱熹和程颐一样,分两方面:致知、用敬。这个方法基础在《大学》,开始于 “致知” 和 “格物”。照程朱的看法,“格物” 的目的,是 “致” 我们对于永恒地理的 “知”。
为什么不从 “穷理” 开始,而从 “格物” 开始呢?
朱熹说,理是抽象的,物是具体的。要知道抽象的理,必须通过具体的物。我们的目的是要知道存在于外界和我们本性中的理。理,知道得越多,则为气禀所蔽的性,也就看的越清楚。
为什么还要辅以 “用敬” 呢?
若不用敬,则格物很可能不过是一种智能练习,不能达到预期的顿悟的目的。格物的时候,须心中记着,我们正在做的,是为了见性,为了擦净珍珠,重放光彩。只有经常想着要悟,才能一朝大悟。这就是用敬的功用。
朱熹的修养方法,很像柏拉图的修养方法。他人性中的万物之理学说,很想柏拉图的宿慧说。(P289)
新儒家:心学
陆九渊(1139-1193),人称象山先生,今江西省人。与朱熹是朋友,但哲学思想在各方面都有分歧,进行了大量争论。
据说陆九渊、王守仁二人都亲自体验过顿悟,然后对他们思想的真理价值,坚信不疑。
朱熹赞同程颐说的 “性即理”,认为心是理的具体化,也是气的具体化,所以心与抽象的理不是一回事。
陆九渊的回答却是 “心即理”,以为在心、性之间做出区别,纯粹是文字上的区别。
在朱熹看来,实在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抽象的,一个是具体的;
在陆九渊看来,实在只有一个世界,它就是心。
王守仁(1472-1528),今浙江省人,常称为 “阳明先生”,生活在明朝,杰出的哲学家,有名的才高德备的实际政治家。早年热忱地信奉程朱。为了实行朱熹的教导,下决心穷朱子的理,专心 “格” 竹子这个 “物”,格了七天七夜无所得,失望中放弃这种尝试。后来在被朝廷贬谪到西南地区原始环境里,某夜突然大悟,对《大学》中心思想有心灵会,重新解释了这部书。把心学的学说完成,系统化了。
1 — “宇宙” 概念
宇宙是一个精神的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世界。没有朱熹如此着重强调的、抽象的理世界的地位。
也主张心即理。如果没有心,也就没有理。如此,则心是宇宙的立法者,也是一切理的立法者。
2 — 明德
王守仁将 “大学” 定义为 “大人之学”。P294-295
3 — 良知
“三纲领” 归结为 “一纲领”:明明德。明德,不过是吾心之本性。我们对事物的最初反应,使我们自然而自发地知道是为是,非为非。这种知,是我们本性的表现,王守仁称之为 “良知。”
人人都有良知,良知是他本心的表现,通过良知他直接知道是为是,非为非。就本性而言,人人都是圣人,即人人都有做圣人的潜能。可能成为实际的圣人,只要他遵从他的良知的指示而行。
“致良知” 成了王学的中心观念,王守仁在晚年只讲这三个字。
4 — “正事” (格物)
《大学》的八条目,是自我精神修养的八个步骤,头两个是 “致知”、“格物”。
王守仁的说法,“致知” 就是 “致良知”,自我修养,不过是遵从自己的良知而行罢了。
对于 “格物” 的解释,王守仁与程颐、朱熹都不相同。他说,“格者,正也”,“物者,事也”。他认为,致良知不能用佛家沉思默虑的方法。致良知,必须通过处理普通事务的日常经验。物有是有非,是非一经确定,良知便直接知之。我们的良知知某物为是,我们就必须真诚地去做它;良知知某物为非,我们就必须真诚地不做它。如此正事,就同时致良知。除了正事,别无 “致良知” 之法。
“八条目” 的下两步是 “诚意”、“正心”,按王守仁的说法,诚意就是正事、致良知,皆以至诚行之。意诚,则心正;正心,也无非是诚意。
其余四步: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照王守仁的的说法,修身同样是致良知。
如此,“八条目” 最终可归为 “一条目”:致良知。
5 — 用敬
王守仁的系统,是遵循周敦颐、程颢、陆九渊等人的系统路线,但表述得更有系统,更为精密。
P 299,这方面,陆王学派是禅宗的继续。
6 — 对佛家的批评
陆王学派和程朱学派都激烈地批评佛学,但仍有不同。
朱熹看来,佛家说具体世界时空的,并不是没有根据,因为具体世界的事物的确是变化的,暂时的。但是还有理,理是永恒的、不变的,这个意义上,宇宙并不空。佛家不知道,理是真实的,因为理是抽象的;正像有些人看不见渊中的水,因为水是无色的。
王守仁说,P299
陆王学派,虽然始终没有像程朱学派那样为国家官方承认,却和程朱学派一样的有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