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家(上) |《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 盧sir | 来源:发表于2017-05-18 22:27 被阅读26次

儒家学说发展至隋唐,虽然有了各家更多注疏,但阐释方式未能跟上时代发展,早已不能满足新的时代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道家复兴和佛教传入,人们渐渐对形而上学问题发生兴趣。这些都对经典解释提出了新的要求。

到了唐朝末期,终于出现了进行这一任务的人。韩愈和李翱,她们开始重新解释《大学》、《中庸》。他们继承孟子的“道统说”,是先秦儒家理想派的继续。其学说被称为“道学”,等同于“新儒家”一词。

宇宙发生论


新儒家的主要思想来源有三:儒家、佛家、道教。其宇宙发生论主要与第三条路线相联系,这也是早期新儒家的兴趣所在。

周敦颐作《太极图说》,结合《易传》解释世界的起源。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新儒家的最终目的是教人怎样成为圣人。因此,周敦颐在精神修养上“主静”,提倡“无欲”。(新儒家的“欲”常指私欲)

邵雍的宇宙发生论也由《易传》而来,但在跟周的解释有所不同,要更为详细。他还进一步解释了十二主卦,认为其中包含着事物的演化规律。也就是,事物由阳而生,发展至阳之极而阴生,至阴之极则覆灭,而后又一轮阳起。

张载的宇宙发生论特别强调“气”。他认为太极就是气,气聚则形成,不聚则散。既然万物都是气,那么人与其他物都是同一个伟大身躯的一部分。(《正蒙·西铭》)

两个学派的开端


新儒家的两个学派都鼎鼎大名,对后世影响极大。

理学,由程颐开创,朱熹完成,又称“程朱学派”。心学,程颢开创,陆九渊继承,王守仁完成,又称“陆王学派”。双方争论的焦点是,自然界的规律是不是人心(或宇宙的心)创制的。(实在与观念之争)

程颢也主张“万物一体”,因此重“仁”,并且进行了更多形而上的解释。

《易传》的道是“多”,认为每个事物各有其道。程朱由此推导出“理”的概念。如果万物是由气聚而成,那么正是“理”让它们能够各不相同。

新儒家处理情感的方法,最重要一点是不将情感与自我联系起来。

“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程颢认为,圣人也有情绪,但因为他的心“廓然大公”,能将情绪当成客观现象看待,与自己并无关系。而引起情感起伏 对象消逝后,相应的情感也会消逝。人应只对心中引起情感的事物做出反应,但是他的自我并不会为其所累。

这怎么有种角色扮演的感觉?角色是角色,我是我。我扮演他的时候会作为他而存在,但他仍然跟我是没有实在联系的。一旦扮演结束,之前的种种也就结束了。看来,圣人们都是影帝啊~

相关文章

  • 冯友兰先生对大学生的告诫

    冯友兰先生可以称的上现代新儒家的代表,其著写的《中国哲学简史》,更是了解中国哲学的必读经典。 阅读了《中国哲学简史...

  • 新儒家(上) |《中国哲学简史》

    儒家学说发展至隋唐,虽然有了各家更多注疏,但阐释方式未能跟上时代发展,早已不能满足新的时代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道...

  • 《中国哲学简史》-先秦儒家&新儒家

    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扬雄、王充、(道教)新儒家: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朱熹;程颢-陆九渊-王守...

  • 从宋明理学理解《中庸》

    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简史》中,对新儒家理学的英文翻译为(The school of Platonic Idea...

  • 读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

    前几日在看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有儒、道、名、新儒家等各家所反对、所提倡的学说摘要,西方哲学传入中国时起初...

  • 新儒家(下):心学 |《中国哲学简史》

    心学 朱熹赞同“性即理”,而陆九渊却认为“心即理”。朱熹眼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抽象,一个具体;陆九渊眼中只有一个世界...

  • 新儒家(中):理学 |《中国哲学简史》

    理学 很不好意思的是,说到朱熹,我首先想到的是“扒灰”。 果然八卦轶事的力量更大啊。不管是真是假,大家似乎都愿意聊...

  • 儒释道,中国哲学史最大的课题

    冯友兰作为现在新儒家,用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

  • 中国没有哲学家吗

    本周共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 这是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冯友兰先生写的一本小书,算得上是一本中国哲学的科...

  • 试论儒家到底要不要成为宗教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里提到:“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渗透中国人的生活,就觉得儒家就是宗教,可是实事求是的说,儒家并...

网友评论

  • 菁蓉生活圈: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成都美食霸王餐来袭——VX“菁蓉生活圈”与你分享成都美食
  • 忍冬ying:境界达不到,看不懂
    盧sir:@忍冬ying 确实是得多看几遍
    我是第二遍梳理时才终于懂了一点点
    忍冬ying: @忍冬_b041 很棒,我多看看就能看懂了吧
    盧sir:@忍冬_b041 那应该也是因为我写得太简陋了:sweat_smile:
  • 书小九:学哲学是怎样的一种心态?
    盧sir:@水木清华1988 刚刚看了其他几位共读的朋友的读后感 正好是对你这个问题的回答:有
    书小九: @盧sir 对思考问题理解社会有明显的触动吗?
    盧sir:@水木清华1988 想活得更清醒吧

本文标题:新儒家(上) |《中国哲学简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je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