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后去洗澡时,碰到德顺洗澡后往外走,“这次怎么洗的早?”
“唉,俺卜年叔老了(去世),大婶子打电话,我要回去帮忙!”噢,这么快,真是英年早逝,太可惜啦。“是呀,得了肝癌,年前就躺下起不来了。”
四木匠大爷有一个闺女,年近四十才生了宝贝疙瘩卜年哥,自然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跌啦”娇惯地了不滴。卜年从小就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天生一副文艺范。在上学时便参加学校文宣队,时常去大会战的出伕工地会演。
在一次从学校回家,面对不知道做什么给宝贝疙瘩吃好的母亲,来了句“咱自个不用客气,简单滴真汁滴炒上八个盘就行!”一时成为邻舍百家的笑谈。
联中毕业后,先是在大队副业干过开柴油的磨坊工。后来参加大队文宣队成为骨干。曾经在团支部排演的《李二嫂改嫁》中,成功塑造了老光棍李七,“李七我,心里恣,半路里遇上一个小娘们呀哈!”脍炙人口,至今还能令人耳熟能详。
后来和立刚哥一起,被公社文化站抽调去参加全县会演。立刚哥练就了全公社数一数二的拉二胡技术,可惜后来文宣队解散,分田到户,埋没了人才。
听说俩人刚被抽到公社文化宣传队时,排练节目,在公社大院汇报演出,大队广播喇叭里吵着要求去公社看节目。由于正逢村里秋收倒地种冬小麦。全大队只有俩人的家长四木匠大爷与老来大爷搿伙着,揣着旱烟袋,提着交叉子,去看排演的节目,为儿子们捧场。一时传为佳话。
卜年哥说的山东快板,《最后一招》还能记住个大概
“有个铁匠老铁锁,收个徒弟小铁锁。
学艺三年手艺成,就要离开老铁锁,
老铁锁眼珠一转把计生,徒弟呀,还有最后一招没教你,你自己看着办吧!小铁锁割肉买来酒,把老师傅来伺候,酒饱饭足后,徒弟问老铁锁,师傅呀,您看看这最后一招是什么?老铁锁面红耳赤胡答对,这...这...徒弟呀,铁烧红了,恁可千万别用手去摸!同志们千万别学老铁锁!”令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还有一段“我叫张喜财,外号叫二歪,营生不想干,光想发洋财!”听了这段子后,我见面就叫他“喜财哥”,一直叫了好几年。
后来公社建了大礼堂兼做电影院,开始卖票看电影。我在上初三时,在上晚自习的周六,与华哥、天全,仁信等搿伙着跑六里路去电影院花五毛钱买票看电影,挤着买好票,往里进时,没想到是卜年哥在剪票,挥手就放我们进去了。
进去后,放的是录像片连续剧《上海滩》,仅仅记住了扮演许文强的发哥,别的没什么印象啦,我们看了两集就溜出来,不看了。卜年哥领我们到他帮忙的计生办公室,倒上水让我们喝。啦了一会儿家长里短后,从办公桌里拿出两本信纸,又用钉书机钉了五六个新闻纸本子,让我拿着打草稿用。这几个本子用了半年多。从这次以后,见面又开始叫“哥哥”了,不再叫喜财或者是二歪啦。
后来,布年哥和一个同事,用自行车载着放像机与投影仪,走村串巷放录像,干了几年,与教小学的刘老师结婚,分田到户后再加上文化站解散,便回家务农了。
回家后卜年哥与农学院的成哥在村西北角,建了推广新品种的苹果园。后来还当过西瓜经纪人...有一年卜年哥曾来科苑纸业干过几个月,我们都在当时生产耐磨纸的三车间,在一起共事几个月。
卜年哥的儿子燕斌亦是聪明伶俐,名牌大学毕业后,就职与潍坊银行,已经城里买房,成家立业。刘老师已经退休,每月能拿六七千块钱的退休金,卜年哥可能是一直在乐港食品公司打工,没想到厄患不治之症,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愿卜年哥一路走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