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古文言赏析】
世事牵绊心难安?夜深人静时读读《省心录》,心态平和很多!

世事牵绊心难安?夜深人静时读读《省心录》,心态平和很多!

作者: 蝉大侠 | 来源:发表于2019-02-13 10:38 被阅读3次

    《省心录》是北宋著名诗人林逋的作品。林逋字君复,终生不仕,唯喜植梅、养鹤,时人称之为“梅妻鹤子”,朝野知名,死后宋仁宗赐谥号“和靖先生”。所著《省心录》文字精炼、说理透彻,是一篇涵养性情的绝妙好文,读来受益匪浅。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译文】礼义廉耻,可以用来约束自己,不可用来规范别人。约束自己则少犯错误,规范别人则难以与人相处。难以与人相处,这不是处世之道。所以君子习惯约束自我,小人习惯苛责他人。

    为善易,避为善之名难;不犯人易,犯而不校难。涉世应物,有以横逆加我者,譬犹行草莽中,荆棘之在衣,徐行缓解而已,所谓荆棘者,亦何心哉!如是则方寸不劳,而怨可释。

    【译文】做好事容易,做好事而逃避好名声就难了;不冒犯他人容易,被人冒犯而不计较就难了。为人处世,当我碰到蛮不讲理的人,就好比走在灌木丛中一样,衣服被荆棘勾住,只需缓缓前行、小心解开即可,荆棘也不是存心挡路的呀!如此则我的心不累,而双方的怨愤可以化解。

    责人者不全交,自恕者不改过。自满者败,自矜者愚,自贼者害。多言获利,不如默而无害。

    【译文】苛责别人者难以维系交情,自我原谅者无法改正错误。自满的人必然失败,自夸的人愚夫一个,自我戕害的人害人害己。多说话而获得利益,不如沉默而避免损失。

    务名者害其身,多财者祸其后。善恶报缓者非天网疏,是欲成君子而灭小人也。祸福者天地所以爱人也,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万物。故君子恐惧而畏,小人侥幸而忽。畏其祸则福生,忽其福则祸至,《传》所谓“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也。

    【译文】汲汲求名的人必然危害自身,广积财富的人必然祸及后代。善恶报应来得迟缓,并非天网有疏漏,而是上天想成全君子而毁灭小人。祸福是上天用来表示爱人之心的,如同雷雨雪霜一样,都是为了生养万物。所以君子心存敬畏则戒惧祸患,小人心存侥幸则忽视福祉。君子戒惧祸患反而招来福祉,小人忽视福祉于是祸患上门,这就是《左传》所说的“祸福无门,惟人所召”啊!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堕;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译文】必须是有出世之心的人,才能真正入世,否则很容易受到社会的诱惑而堕落;必须是有入世体验的人,才能真正出世,否则很容易变得空虚无聊,无法保持好的心态。

    士君子尽心利济,使海内少他不得,则天亦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

    【译文】有操守、有担当的士君子,尽心尽力为他人谋福利,使得世人都离不开他,上天自然也离不开他,这就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方式。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了无时。

    【译文】到了该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就停下来;非等所有事情都做完再停下来,这样的时刻是永远不会有的。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译文】遇到急切间难以辩白的事情,不妨缓一缓,或许事情就搞清楚了,切勿因为自己的急躁,反而增加了对方的愤怒情绪;遇到急切间难以劝服的人,不妨任由他去,或许此人会慢慢悔悟,切勿因自己操之过急,反而激发对方的逆反心理。

    人胜我无害,彼无蓄怨之心;我胜人非福,恐有不测之祸。

    【译文】他人胜过我,这不是坏事,因为对方内心不会蓄积对我的怨恨;我胜过他人,未必是好事,因为这样恐怕有难以预测的祸患。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译文】有操守、有担当的士君子,即使因贫穷而无法以物质接济别人,若遇别人痴迷想不开的时候,用一句话来提醒他们;遇到别人有急事难事的时候,用一句话来解救他们,这也是莫大的功德。

    情尘既尽,心镜遂明,外影何如内照;幻泡一消,性珠自朗,世瑶原是家珍。

    【译文】把贪恋尘世享受的情绪丢掉,心灵之镜自然会变得清澈明亮,与其从外部去寻找自我的影像,不如从内部去反观自省;世事如梦幻泡影,打消一切执念,人的天性就如明珠般散发出自然的光辉,内心的通透与安宁,才是世间最可宝贵的东西。

    凡夫迷真而逐妄,智慧化为识神,譬之水涌为波,不离此水;圣人悟妄而归真,识神转为智慧,譬之波平为水,当体无波。

    【译文】凡夫迷失本真而追逐虚妄,将智慧化为种种念头、见解,如同水中涌起波浪,而念头与见解始终受智慧支配,如波浪离不开水;圣人参透虚妄而回归本真,将种种念头、见解升华为智慧,如同波浪平息为水,这种无波的状态值得好好体味。

    常有小不快事,是好消息。若事事称心,即有大不称心者在其后,知此理可免怨尤。

    【译文】人生常有不如意的小事,这是个好兆头。假若事事称心如意,那么必然有重大的挫折等在前方。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怨天尤人。

    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止付一笑。

    【译文】不要因为别人辜负了自己,就动摇与人为善的信念,想想自己当初帮助别人时,只不过是受同情心的驱使罢了,并不想要任何回报。即使遇上忘恩负义的人,不过是付之一笑。

    正人之言,明知其为我也,感而未必悦;邪人之言,明知其佞我也,笑而未必怒。于此知从善之难。

    【译文】正人君子的话,明明知道是为我好,感他好意却未必喜悦;奸邪小人的话,明明知道是在奉承我,笑他阿谀却未必生气,由此可知采纳忠言是件多么难的事。

    面有点污,人人匿笑,而已不知,有告之者,无不忙忙拭去。若曰:点污在我,何与若事?必无此人情。至告以过者,何独不然?

    【译文】脸上有个污点,见了的人都暗中笑话,自己却不知道,一旦有人直言相告,肯定都是要急忙擦掉。如果还说:“我脸上的污点,关你什么事?”世上没有这样的人。然而当有人指出自己的错误时,人们为何就不是这种态度呢?

    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旨从不忠不恕生出。

    【译文】事后议论当事人,局外议论局内人,这是做学问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事后议论当事人,往往将智慧的人说得极其愚蠢;局外议论局内人,往往将艰难的事说得极其容易,这两种毛病都源于自己的不忠诚、不宽容。

    读古人书,与贤人交游,最不可苟为同,又不可苟为异。二者之失,总是胸无定力,学问中便有时势趋附,非谄即矫耳。

    【译文】读古人的书,与贤人交往,最要不得的是轻率地附和,但也不能轻率地表示异议。这两种过失都源于心中缺乏定力,做学问时有趋炎附势的心理,不是曲意逢迎便是矫揉造作。

    人于横逆来时,愤怒如火,忽一思及自己原有不是,不觉怒情燥火涣然冰消。乃知自反二字真是省事、养气、讨便宜、求快乐最上法门,切莫认作道学家虚笼头语看过。

    【译文】人们在遇到别人蛮不讲理时,往往怒火中烧,可转念一想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觉怒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由此看来,“自反”这两个字实在是省事、养气、讨便宜、求快乐的最好办法,切勿当作道学家的虚话套话来看待。

    人作事极不可迂滞,不可反复,不可烦碎;代人作事又极要耐得迂滞,耐得反复,耐得烦碎。

    【译文】人们做事时绝不可拖延耽搁,不可反复多变,不可斤斤计较;可为别人做事时,却特别需要耐得住拖延耽搁,耐得住反复多变,耐得住斤斤计较。

    己所有者,可以望人,而不敢责人也;己所无者,可以规人,而不敢怒人也。故恕者推己以及人,不执己以量人。

    【译文】自己有的品德,可以希望别人具备,但不敢苛求别人;自己没有的品德,可以规劝别人具备,却不敢怪罪别人。因此宽容的人懂得推己及人,不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

    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无求者,天不能贱;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能不贪生者,天不能死;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才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

    【译文】懂得知足常乐的人,上天不能使其贫穷;没有非分之想的人,上天不能使其卑贱;能不把身体当享乐工具的人,上天不能使其患病;不贪恋生命的人,上天不能使其恐惧死亡;随遇而安的人,上天不能使其困顿;能培养人才的人,上天不能使其孤立;能以天下为己任、造福子孙的人,上天不能使其湮没无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事牵绊心难安?夜深人静时读读《省心录》,心态平和很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yr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