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讲唐诗

作者: 放下皆得 | 来源:发表于2019-11-09 07:05 被阅读0次
蒋勋讲唐诗

这几天听蒋勋老师讲课,觉得很有收获。分享给大家。

第一课唐诗。唐代因为诗的高度成熟和语言的千锤百炼之后有莫大的突破。

“律诗”——“律”的出现,一定是因为有严肃的规格在内。

唐朝写诗很严格,通常是八句。

“五言律诗”则是指每句五个字,这八句当中,尤其是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形成两副对联。

对联即是:上联与下联之间有很多文字互动的关系,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平仄对仗也是唐诗中的一种,汉语有四声或者轻音五种,“萧萧”是平音,“滚滚”是仄音。

唐诗最了不起的是将其音韵、词性全部做了最严格的界定,叫做“律诗”。

“阳关三叠”讲的是音韵。例如: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因为唐朝这段时期特别长,所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初唐诗(唐太宗到武则天时期):王勃

盛唐(唐玄宗、唐明皇时期):李白、杜甫等人;

中唐:白居易、韩愈等人;

晚唐:李商隐。

初唐代表诗人:王勃,他的代表作是《滕王阁序》,最出名的句子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朝对北边的开疆拓土非常成功,所以,在唐朝初年边塞诗特别盛行,诗人亲身感受到边疆和塞外的环境、人情而作出的诗。例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只写了这一首诗。他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就是《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这几个字讲到春天、江水、在夜晚、有花有月,类似于五个音乐的主题。

还有一首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蒋勋讲唐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蒋勋讲唐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yw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