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随笔散文简友广场
米线的吃法||那些人,那些事(7)

米线的吃法||那些人,那些事(7)

作者: 魏治祥 | 来源:发表于2024-01-21 07:07 被阅读0次
看上去不起眼的苍蝇馆子

到攀枝花的第二天,早餐,吃敬光隆而重之推出的美食:盐边羊肉米线。

店堂不大,有两排卡座;食客不多,加我们共三个。窄窄的条形桌面摆满了瓶瓶罐罐:一瓶生抽,一瓶老陈醋,一碗大蒜;另有八个黑色陶罐。揭开来,分别是豆瓣,剁椒,味精,豆豉,蒜泥,辣椒面,花椒面,胡椒面。这架势好夸张,像是吃自助餐。知道店家的意思,众口难调,各人喜欢什么,就往米线里添加什么。在西昌吃米线,蔡应律先生是一定要加蒜泥的,而且再三动员我也多加些蒜泥。桌上的各种调料,不一定都用得上,倘若样样都加一点,五味杂陈就得乘以二,天晓得有好难吃。

“十味”杂陈

到攀枝花之前,敬光一说起吃就两眼放光,尤其是盐边美食,说是已经形成了菜系。菜而成系,这就厉害了我的哥。从前国内八大菜系,川菜居其一,敬光的意思,盐边菜堪为川菜的一个分支。他说:我要带你去吃冷水鱼。又说:我要带你去吃坨坨鸡。还说:我要带你去吃盐边烧烤。小区附近的盐边羊肉米线不消说,就是这家,二人且已施施然就坐。

敬光显得很兴奋,好像米线店是他开的,他迫切地希望看到我大快朵颐。他的形容比较直接,一句话:只有那么好吃了。

要知道咱们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吃过好多回米线的人,等米线下锅时自然很平静。在我看来,米线跟米粉差不多,都是米做的。一路行来,在西昌吃过,在会理吃过,追溯起来,在云南、在金堂都吃过。吃了就吃了,舌尖上没有留下什么记忆。再者,敬光的话不可不信,但不可深信。例如他眼里那些“只有那么漂亮了”的风景,至少好些地方,我都看不出“漂亮”来。用蔡应律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不咋个”。

看着比较顺眼

在敬光热切地期盼中,米线端上来了。每人一大碗,热气腾腾。汤很宽,汤面上浮了薄薄的羊肉片和绿油油的菜叶子;有香味,但并不张扬;米线细腻光滑,看上去应该是比较“咋个”了。再看对面早已摩拳擦掌的敬光,已经大夹朝碗里埋入酸菜和薄荷叶,加调料,忙得不亦乐乎。

这时忽听得老板淡淡地说:“先喝口汤。”

便喝了一口。

噫——?很鲜。是现杀羊肉的鲜。

再喝一口。嗯,鲜得沉着,厚实。是从猪大骨中熬出来的醇厚。

接着吃米线。一口下去,狐疑地望一眼满桌的瓶瓶罐罐:都鲜成这样了,有必要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吗?再喝一口汤,更加有理由断定,加任何一种调料进去,都会破坏羊肉汤本来的味道。

想起了陆文夫当年写的《美食家》,他写最后一道没有放盐的汤,所有的食客都喝得有盐有味。还想到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形容美女的句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那盐,那粉,那朱,无非多余的“调料”而已。

吃地道的盐边羊肉米线,啥都不用加;加了,就是喧宾夺主。

稀里呼噜,片刻功夫一碗米线便见了底,一滴汤都没剩下。

喝完咂巴咂嘴,打总结:所有的美 ,无论美女还是美食,美到极致都很简单。

简单就好。

相关文章

  • 那些人,那些事(7)

    在陌生的环境里,人总是想要获得安全感。 我坐在座位上,和同桌有一句每一句的聊着。当然我们并不熟,也找不到什么话题。...

  • 那些时日

    那些事,那些人

  • 《那些人,那些事》(7)——吻你

    第一次听这旋律,是三年前。那个秋天,和文军驾车去胡杨林,音乐起来的刹那心灵瞬间被穿透,干净,柔软,清雅,温暖和爱在...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那些年我走过,然后存在,那些人我遇过,然后怀念,那些事我经过,然后铭记。——题记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我总以为我忘...

  • 我怀念的

    我怀念的不是已逝去的那些人和事, 是有着那些人和事的回忆里的过去。

  • 2018-11-08

    你喜欢沉淀那些人,那些事吗

  • 那些人,那些事。再也回不到以前。

  •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71我去了桂林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71我去了桂林

  • 忘不了

    7在你的小学生活中,总有一些让你难以忘怀的人、事、活动。那些人那些事,总会在你记忆的深处留下些许痕迹,那些痕迹,可...

  • 难忘五一

    难忘那些人那些事 原来多年以后那些人那些事,还会牵绊至今 物是人非 你以为的你以为的并不是你以为的 你认为的不联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米线的吃法||那些人,那些事(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ao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