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几个月,每天一睁开眼就开始各种虐自己:坚持早起,录英文视频,去保险公司,跟一群打鸡血的人聊天,坚持阅读,坚持写作日更。
我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开始了并行的这些全新的挑战,我从不相信自己能坚持下来。
然而,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才发现,我是不可能放弃任何一项了。
我很确定,我对这种每天充实又有激情的节奏上瘾了。
01近乎崩溃的生活状态
你相信吗?
我在三个月之前,是一个狂躁的妈妈,抱怨的妻子,和一个时时刻刻想要辞职的员工。
当时的我,觉得自己失败头透顶,我在哪里都觉得拧巴,我心灰意冷,想要把一切都结束。
而现在的我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婚姻,工作,亲朋,全都真实又和谐。
你会不会好奇,我是一次性换掉了老公,亲人和工作吗?
没有,都是原配!
02同归于尽or自我救赎
那时,因为各种原因和压力,我跟家人的沟通完全坏掉了。
我总喜欢对最亲的人横加指责,颐指气使,所以到最后,没有人愿意倾听我的任何情绪:抱怨、祈求、咒骂统统都被看做“间歇性疯狂”。
我绝望地看着自己的半生,好像一切都是错的,难道真的应了那句“人间不值得”?
此时,没有人能给我答案,我大吼“为什么?”而我的爱人拒绝跟我说话,每天的家里只有剑拔弩张的气氛,我想逃离,可哪里才是我的去处?
想到年迈的父母,尚幼的孩子,我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靠自己。
我不能离婚,不能回去。
癫狂的边缘,我只知道自己需要一个出口,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群,一个我完全不能驾驭的领域,我需要做一个无知者来驯服自己的膨胀的内心。
03归零心态,从学徒做起
一不做,二不休。
婚姻方面不能轻举妄动,我拿工作开刀。
我离开了自己最最熟悉的环境,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认知为零的领域——保险公司。
在这里我是一个低级的小白,我没有任何权威。没资格向任何人发号施令。
在这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接受高手的教诲与鄙视(当然,他们并没有鄙视我,是我自己在找这种被虐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行业,亲朋好友没有人看好我,更没人相信我能做下去。
好呀,反正我已经很不顺了,再难又会怎样?
就这样,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跟人去“说保险”。
呵呵,家人,朋友此时都见我如瘟神般避之不及。
我没有选择,开启陌生拜访。
我自嘲着,当了半辈子老师,居然开始走街串巷,卖保险。
此时的我,毫无经验可依,在久经考验的人民群众眼里,我这保险销售完全是一个生瓜蛋子。
慢慢的,从最初的慷慨激昂,到渐行渐远的热情,我不禁自问:难道要把自己说出去的话都咽回去?
那样,还有何脸面见江东父老?
我不再急躁,坚持去发掘自己的潜力,终于点燃了自己,我现在发自内心的想要做好,做出个样子。
让那些不看好我的人瞧瞧,我能行。
04舒适区or焦虑区
我终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很大一部分焦虑,其实来自于工作不再有晋升空间,导致了“中年危机感”。
找到问题的本质,就要解决问题。
如今的我努力跳出舒适区,去做更多更大胆的尝试,我知道不一定会成功,但我始终对这世界抱有好奇。
我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做出来。
很多时候,我们都难以跳出这温水煮青蛙的大锅。
有一点,是因为我们习惯待在自己的舒适区,我们宁愿死也不愿意去不熟悉的领域“找虐”活下去。
但同时,不可否认,这舒适区往往也是我们的焦虑区。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们往往在一个行业成为专家,却也因为看到天花板而忧心慌慌。
其实,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与其把精力浪费纠结、焦虑、害怕失败上,不如,发自内心的去挑战一下自己。
我断不刷新着自己对自己的认知,这才有了我文章开头的早起,日更,录视频一系列的多米诺效应。
因为,一旦打开这扇“通向更美好自己”的大门,你就会发现,这种“自虐”与“自律”所带来的成就感和自信,原来是会上瘾的。
你会不断得想跟昨天的那个自己较劲,再较劲,与此同时,你自己也以不可想象的速度蜕变着,从能力到心态,乃至整个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