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好文简友广场想法
读《太平广记选》之采药民

读《太平广记选》之采药民

作者: 闲钓银河月作钩 | 来源:发表于2023-07-10 09:15 被阅读0次

唐高宗显庆中,有蜀郡青城民,不得姓名,尝采药于青城山下,遇一大薯药,斸之,深数丈,其根渐大如瓮。此人斸之不已,渐深五六丈,而地陷不止。至十余丈,此人堕中,无由而出。仰视穴口,大如星焉。分必死矣。忽旁见一穴。既入,稍大,渐渐匍匐,可数十步。前视,如有明状。寻之而行。一里余,此穴渐高,绕穴可行一里许,乃出一洞口。洞上有水,阔数十步。岸上见有数十人家村落,桑柘花物草木,如二三月中。有人男女衣服,不似今人。耕夫钓童,往往相遇。一人惊问得来之由,遂告所以。乃将小舠子渡之。民告之曰:“不食已经三日矣。”遂食以胡麻饭柏子汤诸葅。止可数日,此民觉身渐轻。问其主人:“此是何所?”兼求还蜀之路。其人相与笑曰:“汝世人,不知此仙境。汝得至此,当是合有仙分。可且留此,吾当引汝见玉皇。”又其中相呼云:“明日上巳也,可往朝谒。”遂将此人往。

其民或乘云气,或驾龙鹤,此人亦在云中徒步。须臾,至一城,皆金玉为饰。其中宫阙,皆是金宝。诸人皆以次入谒,独留此人于宫门外。门侧有一大牛,赤色,形状其异。闭目吐涎沫。主人令此民礼拜其牛,求乞仙道。如牛吐宝物,即便吞之。此民如言拜乞。少顷,此牛吐一赤珠,大逾径寸。民方欲捧接,忽有一赤衣童子拾之而去。民再求,得青珠,又为青衣童子所取。又有黄者白者,皆有童子夺之。民遂急以手捧牛口。须臾得黑珠,遂自吞之。黑衣童子至,无所见而空去。

主人遂引谒玉皇,玉皇居殿,如王者之象。侍者七人,冠剑列左右。玉女数百,侍卫殿庭。奇异花果,馨香非世所有。玉皇遂问民,具以实对。而民贪顾左右玉女。玉皇曰:“汝既悦此侍卫之美乎?”民俯伏请罪。玉皇曰:“汝但勤心妙道,自有此等。但汝修行未到,须有功用,不可轻致。”敕左右,以玉盘盛仙果。其果绀赤,绝大如拳,状若世之林擒而芳香无比。以示民曰:“恣汝以手捧之。所得之数,即侍女之数也。”自度尽拱可得十余,遂以手捧之。唯得三枚而已。玉皇曰:“此汝分也。初至未有位次。且令前主人领往彼处,敕令三女充侍。别给一屋居之,令诸道倡导以修行。”此人遂却至前处,诸道流传授真经,服药用气,洗涤尘念。而三侍女亦授以道术。后数朝谒,每见玉皇,必勉其至意。其地草木,常如三月中,无荣落寒暑之变,度如人间。

可一岁余,民自谓仙道已成,忽中夜而叹。左右问,曰:“吾今虽得道,本偶来此耳。来时妻产一女,才经数日。家贫,不知复如何,思往一省之。”玉女曰:“君离世已久,妻子等已当亡,岂可复寻?盖为尘念示祛,至此误想。”民曰:“今可一岁矣,妻亦当无恙,要明其事耳。”玉女遂以告诸邻,诸邻共嗟叹之,复白玉皇,玉皇命遣归。诸仙等于水上作歌乐饮馔以送之。其三玉女又与之别,各遗以黄金一铤曰:“恐至人世,归求无得,以此为费耳。”中女曰:“君至彼,倘无所见,思归,吾有药在金锭中。取而吞之,可以归矣。”小女谓曰:“恐君为尘念侵,不复有仙。金中有药,恐有固耳。吾知君家已无处寻,惟舍东一捣练石尚在。吾已将药置石下。如金中无,但取此服可矣。”言讫,见一群鸿鹄,天际飞过。众谓民曰:“汝见此否,但从之而去。”众捧民举之,民亦腾身而上,便至鹄群。鹄亦不相惊扰,与飞空。回顾,犹见岸上人挥手相送,可百来人。乃至一城中,人物甚众,问其地,乃临海县也,去蜀已甚远矣。遂鬻其金为资粮,经岁乃至蜀。

时开元末年。问其家,无人知者。有一人年九十余,云:“吾祖父往年因采药,不知所之,至今九十年矣。”乃民之孙也。相持而泣,云:“姑、叔父皆已亡矣!”时所生女适人身死,其孙已年五十余矣。相寻故居,皆为瓦砾荒榛,惟故砧尚在。民乃毁金求药。将吞之,忽失药所在。遂举石,得一玉合,有金丹在焉。即吞之,而心中是了,却记去路。此民虽仙洞得道,而本庸人,都不能详问其事。时罗天师在蜀,见民说其去处,乃云:“是第五洞宝仙九室之天。玉皇即天皇也。大牛乃驮龙也。所吐珠,赤者吞之,寿与天地齐。青者五万岁,黄者三万岁,白者一万岁,黑者五千岁。此民吞黑者,虽不能学道,但于人世上亦得五千岁耳。玉皇前立七人,北斗七星也。”民得药,服却入山,不知所之,盖去归洞天矣。

高宗显庆年中(656-661年),有个蜀郡青城(今四川都江堰)人,不知其姓名,曾在青城山下采药,遇到一个巨大的山药,药民用锄头挖山药,挖了几丈深,山药的根也越来越大,最后粗如水瓮。这人一直不停地挖呀挖,渐渐挖了五六丈深,地也给挖塌了,坑深达十来丈,药民掉入坑中,找不到出路。抬头看洞口,只能看见星星那么大一点天。药民自己觉得死定了。

忽然看见坑旁有个洞,药农就钻了进去。洞也逐渐变大,慢慢就能匍匐前行了(此句不解,刚进洞时洞口更小,怎么前行的?),走了几十步后,前面似乎有点光透出来。顺着洞继续爬,走了一里来路后,洞穴逐渐升高,又在洞里走了约一里路,才从一个洞口出来。洞外有条宽达数十步的河。河对岸有个几十户人的村落,桑树花草树林等物候,如同春天二三月份。那些男男女女穿着的衣服,也不象当时人的打扮。也时时能看到农夫和垂钓的儿童,来到对岸。有一人惊异地问他怎么来到这里的,药农就把缘由告诉了他。于是那人用小船把他载过了河。

药农对那人说:“我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于是别人给他芝麻饭柏子汤(据说这些是神仙的食物)之类的东西吃。在那呆了几天后,药农渐渐感觉自己身体变轻了,就问收留他的人:“这是什么地方?”同时还问到回蜀郡的方法。那些人相顾而笑,说:“你是凡人,不知道这是仙境。你能到这里,也是你合当成仙。可暂且留在这里,我们会带你去见玉皇。”其中又有人对他说:“明天是上巳日(三月第一个巳日,是踏青的日子,古代是个重要节日),可以去朝觐玉皇。”于是就带着这人去了。

那些居民或腾云而上,或骑乘着龙、鹤等仙骑,药农也在云中徒步而行(这里也很模糊,那些仙人“乘云气”跟这个药农“云中徒步”到底有何区别?)。不久,就来到一座用金玉装饰的城池。城里的宫阙,全是黄金珠宝铸成。

众人都排队顺序进宫觐见玉皇,只把药农留在宫门外。门边有头红色的大牛,形状非常奇特,正闭着眼睛在吐唾沫。收留药农的那人叫他对牛跪拜行礼,求牛赐他成仙之道,如果牛吐出宝物,就马上吞下去。药农依言拜牛,乞求仙道。没多久,牛吐出一个红色珠子,直径超过一寸,药农正要伸手去接,忽然有个穿着红衣的童子抢先接过珠子跑了。药农再跪求牛,又吐出一个青色珠子,却被一青衣童子取走了。然后又吐出黄珠白珠,都被相应衣服颜色的童子夺走。药农急忙用手捂着牛嘴,不久得到一颗黑珠,马上就吞了下去。黑衣童子来后,见什么都没有只好空手走了。

收留药农的那人把药农带进宫去拜谒玉皇。玉皇坐在大殿上,就象王者的形象。身旁有七个侍者,戴冠佩剑列于左右。有几百玉女,护卫着宫殿庭院。殿内有奇花异果,香气浓烈,非人世所有。玉皇就问药农,药农也详细地说了自己的遭遇。药农又贪婪地四处看那些玉女。玉皇说:“你很喜欢这些侍女么?”药农伏地请罪。玉皇说:“你只要勤修仙道,自然就会有这些玉女。但你现在修行不够,必须要修炼到一定水平,才能得到这些赏赐。”玉皇又敕令左右,用玉盘盛来仙果,仙果深青带红色,大如拳头,形状象人间的苹果但芳香无比,玉皇把仙果给药农看,并说:“这些仙果你随便用手拿,能拿几个,你就有几个侍女。”药农估量自己能拿十来个,就用手一捧,却只捧起来三个而已。玉皇说:“这是你命定之数。你刚来也没有等级位次,暂且由带你来的人还带你回去,再给你三个侍女。另外再赏你一间屋子居住,叫各位修仙之人辅导你修行。”

药农再次回到村落。各位村民也轮流来教他仙道,服食仙药,吐纳炼气,忘掉尘世杂念。三位侍女也教他道术。后来药农也多次朝觐天庭,每次见到玉皇,玉皇都会勉励他诚心修道。村落中的草木,常年都如在暮春三月,也没有繁华枯萎冬寒夏暑的变化,生活也象人间一样。

大约过了一年多,药农自觉已经修成仙道。忽然有天半夜长叹,左右的侍女问他,他说:“我现在虽然已经得道,但我只是偶然来到此地。来的时候妻子刚生了一个女儿,才生了几天。我家穷,也不知她们现在怎么样了,想去看看她们。”玉女说:“你离开尘世已经很久了,妻子等人早就死了,怎么能找到?还是因你尘念未断,现在才会胡思乱想。”药农说:“现在才过了大约一年,妻子也应当健在,只是想知道她们的情况而已。”玉女就把这事告诉了村民,村民们都嗟叹不已,又报告给玉皇,玉皇令放药农回去。

诸位神仙就在水上唱歌奏乐喝酒设宴,送别药农。三位玉女又单独和药农告别,每人都送他一锭黄金,说:“你回到人间后,没办法回家,这就做你路途上的费用吧。”中女说:“你回家后,如果见不到妻子,想回这来,我在金锭中藏有丹药。你取药吞下去,就可以回来了。”小女说:“我担心你被尘念侵蚀,仙术都不灵了。金锭中藏的仙药,可能也保不住(“恐有固耳”,明钞本作“恐不固耳”,当是)。我知道你家已经不在了,只有房子东边的一个捣衣石还在。我已经把仙药藏在了石下。如果金锭中仙药不在了,你还可以取那药服下。”说完,就见一群鸿雁,从天边飞过。村民们对药农说:“你看见这些雁了么,可以跟着他们回去。”村民们把药农举起来,药农也腾身而上半空,就飞到了雁群中。雁也没有被惊扰,和药农一起在空中飞翔。回头看时,还能看见有一百多村民在岸边挥手相送。

药农飞到一城中,城里人口很多,打听之下,原来到了临海县(今浙江临海),离开蜀郡非常远。于是就卖掉金锭作为路费,经过一年多才回到蜀郡。

当时已经是开元(713-741)末年。药农打听家人情况,没有人知道。有一个年过九十的老人说:“我祖父当年采药失踪,不知去向,至今已经九十年(实际八十多年)了。”原来就是药农的孙子。两人相拥而泣。孙子说:“姑姑、叔父都已经死了!”药农离开时刚生下的女儿,嫁人后死了,他的孙子都五十多岁了。祖孙俩一起去寻找故居,都已经成了瓦砾废墟,只有以前的捣衣石还在。

药农就砸开金锭找出仙药,正要吞下去,药却忽然就消失了。就搬开捣衣石,找到了一个玉盒,里面有一颗金丹。吞下金丹后,药农心里就清醒了,记起了去仙境的路。这个药农虽然在仙洞里得道,但本质平庸,不懂得问因而也说不清仙洞的事。

当时罗公远天师在蜀郡,听见药农描述他去的地方,就说:“那是第五洞天,即宝仙九室天。玉皇就是天皇,大牛是驮龙。牛所吐出的珠,吃下赤珠,与天同寿。吃了青珠可活五万岁,黄珠三万岁,白珠一万岁,黑珠可活五千岁。这个药农吞下黑珠,即使不能学道,也可在人间活五千年了。玉皇前站着的七人,就是北斗七星。”(看来作者的与天同寿,大概也就十万年)

药农得到药后,服下后就进了山,不知去了哪里,大概回到洞天了吧。

《原化记》,皇甫氏所撰,内容以志怪为主,但作者无考,从内容来看,大概与《广异记》同时,均在晚唐。

《采药民》出自《原化记》,载于《太平广记》卷二十五,“神仙”类。从内容来看,这是篇拼凑仿制之作。药民进仙境一段,仿《桃花源记》,中间上天庭得赤牛吐珠则仿《崔炜》,得玉女后又思家,回乡却已历百年,则是仿《刘晨阮肇》,唯药民与鸿鹄齐飞一段,有些新意。末尾药民又回到仙境的“大团圆”结局,则纯属画蛇添足之举。此文亦可见唐人小说中,互相抄袭模仿的一些例子。

相关文章

  • 读《太平广记选》之苏无名

    《苏无名》亦出自《纪闻》,录于《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一,“精察”类。苏无名的故事很出名,大意如下: 天后(当时已经...

  • 读《太平广记选》之太阴夫人

    卢杞少时,穷居东都,于废宅内赁舍。邻有麻氏妪孤独。杞遇暴疾卧月余,麻婆来作羹粥。疾愈后,晚从外归,见金犊车子在麻婆...

  • 读《太平广记选》之李君

    江陵副使李君,尝自洛赴进士举,至华阴,见白衣人在店。李君与语,围炉饮啜甚洽。同行至昭应,曰:“某隐居,饮西岳。甚荷...

  • 读《太平广记选》之宁王

    宁王尝猎于雩县界,搜林,忽见草中一柜,扃钥甚固。命发视之,乃一少女也,询其所自,女言:“姓莫氏,父亦曾仕。昨夜遇一...

  • 读《太平广记选》之申屠澄

    申屠澄者,贞元九年,自布衣调补汉州什邡尉。之官,至真符县东十里许遇大风雪,马不能进。路旁茅僖有烟火甚温煦,澄往就之...

  • 读《太平广记选》之韦皋

    唐西川节度使韦皋,少游江夏,止于姜使君之馆。姜氏孺子曰荆宝,已习二经,虽兄呼于韦,而恭事之礼如父也。荆宝有小青衣曰...

  • 读《太平广记选》之刁俊朝

    安康伶人刁俊朝,其妻巴妪项瘿者。初微若鸡卵,渐巨如三四升缶盎。积五年,大如数斛之鼎,重不能行,其中有琴瑟笙磬埙箎之...

  • 读《太平广记选》之马待封

    《马待封》同样出自《纪闻》,收录于《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六,“伎巧”类。其文内容如下: 开元初年修理皇帝的车舆和仪...

  • 读《太平广记选》之汝阴人

    汝阴男子姓许,少孤,为人白皙,有姿调,好鲜衣良马,游骋无度。常牵黄犬,逐兽荒涧中。倦,息大树下,树高百余尺,大数十...

  • 读《太平广记选》(一)前言

    家里有一套齐鲁书社1980年出版,1983年第二次印刷的《太平广记选》,很早以前读过。现在再读,似乎感受更深。 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太平广记选》之采药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je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