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鲁国实行 “三军制” 的后期(前553-前538),也即从季孙宿取代仲孙蔑成为执政上卿,直到 “僖闳之盟” 的参与者叔孙豹去世的这一阶段,恰好经历了春秋时期战乱主轴——晋、楚争霸最终走向和解的过程。因此从外在客观需求来看,鲁国未来进行军事动员的压力减小了,继续推行三军制的必要性也就降低了。随着 “季、孟体制” 逐渐不再能够支撑鲁国政局的运作,为了维护这一体制的 “三军制” 在这一时期也走向了终结。
下表中整理了这一阶段有记载的鲁国历次涉及国君和诸卿的军事和非军事行动。军事部分白底,非军事部分灰底。可以发现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就是,军事行动的次数在这一阶段急剧减少了,有限几次也多为象征性的威慑行动,大规模激烈的野战十分罕见;代之以极为频繁的各种会盟、朝聘等活动。这一变化标志着春秋时期主要邦国都开始把关注的重心转向内部权利争夺,对于外部威胁则更多依赖外交活动以实施绥靖政策。
鲁国 “三军时代” 后期的外事和军事行动(上)鲁襄公二十七年(前546)由宋国左师向戌发起的诸侯之间 “弥兵大会” 标志着这一趋势达到了顶峰,从此中原的主要诸侯之间鲜少发生大规模的长期战争,晋国主导的诸侯国同盟其实理论上可以被认为是取得了争霸战争的胜利。
不过根据弥兵大会也即 “宋之盟” 的内容,晋、楚平等地获得了征召诸侯朝觐的权力,也即承认楚国获得了与晋国并列作为华夏诸邦盟主的身份,并开始出现各自分别动员诸侯国进行 “攘夷” 的现象,例如楚灵王开始蚕食东南方向的吴国以及淮夷各个部落的做法。
鲁国 “三军时代” 后期的外事和军事行动(下)就鲁国而言,这一阶段其对外军事行动主要围绕重新夺取之前被莒国占据的东部边界上诸据点而展开。包括直接出兵攻打以及吸纳属于邾、莒等邦国的城邑叛离等两种方式。由于此类军事负担相对较轻,而为了维护此方面的既得成果则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源进行外交沟通,因而继续保有三军则显得缺乏必要了。
取而代之的则是被称作 “叔出季处” 的分工模式,也即季氏主导军政大权,包括以武力削弱周边的威胁和巩固“三桓”对鲁国内部的掌控;而叔孙豹则主导对晋、楚等主要大国的沟通工作,以外交手段对外部冲击制造缓冲。此分工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得益彰,极大地维护了鲁国的政体利益。
不过 “三桓” 体制本质上仍然是以季氏或者季、孟联盟为核心的,因此季孙与叔孙之间的配合表面上以 “相忍为国” 为宗旨,实质上仍然是以季氏利用叔孙氏的才能为内涵,当季氏在鲁国的利益已经积累得足够大,逐渐就需要削弱其他各个家族来维护自己的既得成果了。这才是 “三军制” 最终走向瓦解的根本原因。
下文中笔者将此一阶段鲁国历次对外军事和外交活动进行梳理,整理 “三军制” 最后阶段各军的动员规律以及这一制度走向瓦解的具体步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