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玄一山人《道德经》解读专辑
玄一山人解读《道德经》第二章

玄一山人解读《道德经》第二章

作者: 玄一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3-04 17:30 被阅读0次

    玄一山人解读《道德经》第二章

    玄一山人-道德经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断句/分段:

    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上一句而比对设置的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4):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5):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关键字:

    斯:(多义词)此、是、或、已经。

    焉:(代词) 用、是相当多、这么多、很多。

    辞:(动词)说、告知、说明。

    弗:(介词)不、或、肯定、不肯定。(以语句语境解读)。


    解读:

    (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天下人皆知美之所以为美、那是因为存在恶的一面、丑陋的一面。即便大家看上去很美的东西、也有其丑陋的一面。美丑不是为了相互衬托、而是本身就存在的矛盾而又统一的本质。

    在人、事、物、的领域同样如此、更能体现美与丑的共存性。我们经常看见一个人表面表现非常好、堪称完美、但他一定有不为人知、丑恶的一面。为什么我们只会发现他表现出来的美的一面呢?那因为他是一个有道德行为准则的人、是抑恶扬美的表现状态。这种人不多、多数表现为美丑同时出现的、或者美大于丑、甚至丑大于美。这就是在做人做事过程中抑恶扬美(善)的、不同程度的制约结果的显现。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句话和上一句话意思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是“恶”的表现背后的“善”可能是极少成分的、甚至一点都没有。因为人类的道德衡量标准就是“善”和“美”、没有几个人会去欣赏“恶”。所以、展现恶是在一定社会道德压力下进行的、而不是为了体现美的存在。

    在作用于人情况下、我们不难发现一部分坏人他一辈子就是坏的。前后入狱数次、最后还是在牢狱里度过残生。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他们没有善的一面么?不是、他们当然存在善的一面、但这一面善很难与邪恶较量。自我制约能力低下、无法形成善恶对抗、所以导致始终进行的是恶的行为、表现的是恶的一面。但、如果在早期能够实现强化教育、或许会减少恶的行为、但最终还是自制、自律、自控。因为人生下来就是“善恶”共存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的终极定性论会给更多的恶提供滋生、发展、膨胀的漏洞和空间。

    (二):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一段经文是为了解释上两句经文而专门设置的。我们在知道了“美之为美、斯恶已”“善之为善、斯恶已”之后、这是又一次的补充和加强。为了更好的理解上两句经文、形成逻辑连贯性。

    看似非常简单、但实际上整个宇宙都是由这些比对差别形态所构成。有无相生、万物生于无、又生育又、有无是同时存在的、同时出现、同时各自表现的。“有无”是道德经的核心源头、道德是在有无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机制作用、万物的功用状态、这个我在第一章有详细说明。

    道理很简单、意义非常深。在作为“人”的表现上、我们经常忽略这个最简单的道理。我们经常会发现难而忽略易、发现长会忽略短、发现高会忽略下(低)、发现声会忽略音(声是物体基本波动表现的震动音、音是波动之后产生的有一定规律和节奏的声)故为声音、发现前会忽略后。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会出现忽略?那是因为人们喜善厌恶、喜易厌难、喜长厌短、喜高厌下、喜音厌声(声是不悦耳的音)、喜前厌后。人们做任何事情都喜欢最美的一面、这是因为自然状态下的产物“人”的道德做制定的标准和规则的体现。

    有必要再说一下“音声相和”的概念。我们通常把唱歌难听的人叫做“五音不全”、意思是唱歌不好听、或者非常难听。但为什么难听?那是因为他的声带控制调节不到位。声带在波动时需要气量的冲击、气量由丹田、小腹横膈膜(括约肌)的控制作用。所以跟“善恶”的表现形式一样、自我制约不到位时、就出现了“难听”、丑的一面了。


    (三):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在上五个部分的基础上践行于人的道德表现行为。凡是圣人、君子、有德之人、应该处无为之事。不要刻意的干预、恶性争取、非道德的手段行事。行不言之教、上有圣贤、下有教化、上有祖宗、下有子孙、家长、老师、师兄弟、在教化他人时、包括一切被教化之人时、应该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起到模范标榜作用、而非言行不一、更非只言而不行。行不言之教、更多的是把行动放在第一位、把言教放在次后、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既有尊严又有才学。否则、他人一句话你就没法回答了、他人说、你说的这么好听、你为什么没这样做???故而、身体力行、实际践行才是教育之本。


    (四):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里最难理解的是“做焉”和“不辞”、基本百分之90的人理解是错误的。做焉、在这句话里作(代词)用、是相当多、这么多、很多、无数之意。“不辞”在古代与“词”是一个意思、词同言是一个常用词语、即能分解独立、亦能组合成词。故而、常常说“言辞、言词”、是“说”的意思。不管是网络上还是现实市面出版的“道德经”解读版本、几乎都没有明确这两个词汇的重要性和特别注解、基本笼统一带而过。这两个词是这句话经文里非常重要的核心部分、如果不充分理解、很难读懂道德经、更无法形成连贯逻辑“详”解。

    万物作焉而不辞、是说一切万物在“道”的衍化下、形成自然的时候(这里指地球)、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特性、对自然产生巨大作用的时候、都是他们的贡献和功劳。但作用于自然、作用于动物、作用于人类的时候、并没有因为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表功、它甚至什么都不说、一言不辞。

    生而不有、这是接上句经文。大地生养衍化万物而并没有把它归于自己所有。为而不恃、在万物生长衍变过程中并不干预他们自由发展的特性和空间。功成而弗居、对万物生养衍化做出巨大的贡献的地球何曾表功过自己?任何时候都是退居、退隐状态、你可曾见过大地说、这一切都是它的功劳?而甚至退居到人们忽略不存的状态了。这就是万物之德、大地之德、上天之德、大道之德。


    (五)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夫为弗居、是以不去。这句经文是本章最后一句、是彻底落在“人”的身上了、在人的身上如何体现道的“德”性?

    这里的“为”是行为的为、不是为什么的为。弗、是一个“动词”、但多数情况下表示为“不”的意思。但在道德经里表示的不是绝对的“不”、是弱化的强、强化的弱。是表现为、为而不为、不为而为、可为可不为、适时而为、多为不为之为。

    是以不去、这样的行为方式下、会将损失、伤害几率降到最低、甚至根本没有损失和伤害。是以不去也。

    那么在整章文章开始客观看待事物本质开始到彻底坐落到人的身上践行时、人该怎么做呢?经文讲、如果“夫”(圣人、君子、有德之人)为弗居、应该效仿天地之德、成功以后也不会居功自傲、功成而身退。反之、倘若硬要把做成的事情说是自己的功劳,那必然会遭到众人的反感。功高盖主没有好下场的,功成事遂,退避其位。 “飞鸟尽,良弓藏、绞兔死,走狗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成、名遂身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弗居、是该你出来说话的时候、你应该出来说话。不该你出来说话的时候、别出来说话。要保持弗居状态为最佳状态。但弗居如果定为绝对的隐退是错误的。为什么是错误的?宇宙天地生养万物不自持、不自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但如果人类背道而驰破坏自然、损毁地球、天地会以各种方式来警告你。这时候的警告可能是“水灾、地震、滑坡、泥石流”任何一个警告都是群体性致命结果。这时候的警告就是“弗”的另外一面的体现、就是强的弱化、弱的强化。

    对于整个社会、我们要多想想自己为社会做了什么、做了以后我们是什么心态?是不是夫唯弗居的状态?而不是问社会给了我什么。如果人人问社会给了我什么、如果这么想的话、人类暂时相对和谐、稳定的社会状态将彻底崩溃、谁也别想过好日子。因为、无人能独善其身。


    总结论段:(原创)

    丑美共存、善恶并兼;

    阴阳相参、有无难易。

    长短高下、音声前后;

    身体力行、实践实行。

    功高不居、名遂身退、则以保全。

    玄一山人-道德经

    本章为《道德经》解读之第二章、请阅读第三章...

    解读:玄一山人

    微信:2640818711

    作品受版权保护、转载注明处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玄一山人解读《道德经》第二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ni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