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不同地区的学校工作过,影响我开始对事情的看法更客观、更全面。
同是驱蚊液,不一样的地区有不一样的处理及看待的方法。在美国的学校工作的时候,驱蚊液算是个别需求的清单,就像防晒霜一样,每个家庭需自行为孩子准备,标注姓名,带到学校,老师就会协助提醒涂抹。在加州的阳光下,防晒霜是必备品,至于驱蚊液,加州的蚊子比较罕见,倒是蜜蜂出现的频率较大,所以根本不存在家长带驱蚊液的需求。如果真的有家长要求,也会告知家长自行准备,并标注姓名带来即可。
在香港,虽然会有蚊子出没,不过,学校通常不会作通告让家长知道,“学校是如何处理或对待孩子与驱蚊液的使用守则”。因为学校里面比较少出现蚊子,也因为孩子的学习环境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室内(某些是一直都在室内),通常是家长暗自解决,譬如让孩子戴上驱蚊手环、驱蚊贴纸等等产品,确保上下课的路程上避免蚊子的叮咬。
在中国,按学校的地理位置需求下,蚊子出没的季节里,驱蚊液是学校必备品。不用通知家长,每班添置驱蚊液,确保学生在活动期间利用驱蚊液减少学生被蚊子叮咬的机会。
首先,按照三地的客观需求所呈现的应对措施,我已客观的描述。现在是我个人的看法,对于驱蚊液的处理方法,综合各地区的做法,我建议学校可以这样做,简单的通告 —— “基于蚊虫出没,学校将统一配置“某某牌”驱蚊液供学生使用。如有个别需求的,请自行安排并跟老师沟通。”这样是综合了中国学校的细心的保育概念,和美国的尊重个性化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