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事件闹的沸沸扬扬,据新榜统计,同样的题材已经诞生了数千篇爆文,并且这个数据还在上升。社会的关注点,也从无辜的被害者,杀人凶手的成长经历,转移到凶手的女朋友身上。
这是一个16岁的女孩,辍学,在工厂打工。
在命案发生的前几天,她曾留意到睡在身边的男友正在搜索“强奸杀人”。在事发之后,男朋友不打招呼就开始夜不归宿,她对他产生埋怨,他的回复是“不管我做什么,你都会跟着我吗?”
女孩的回复是肯定的,这时候的她并不知道他的男朋友身上已经背了一条人命。
直到她和男朋友躲到一个不需要查身份证的小宾馆,警察敲开了她的房门,她才知道。这下事情大了。
事情发生后,她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并告诉媒体,她最近都在搜索滴滴杀人凶手女朋友等类似的关键词,她很在意网络上对她的评价,并且试图删掉那些负面的东西。
同样被连带受到关注的是凶手的父母,据媒体称,他们刚走进凶手的房门,凶手的妈妈就大哭地说道,“就当我没了这个儿。”
但是不管16岁的女朋友或者这个母亲如何逃避,他们的人生始终抹不掉这一抹联系。
特别是为人母,教养的失职,让她注定会戴着“镣铐”过一生。
可是,母亲是逃不掉的失职,那么这个凶手的兄弟姐妹呢?如果你是杀人犯的弟弟,又该怎样在世人的目光注视下活下去?
巧的是,最近我看了一本书,东野圭吾的《信》。
image.png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无辜被连累的弟弟的故事。
两兄弟父母双亡,迫于生计,哥哥高中辍学,在工地、搬家公司做些苦力活糊口。
不仅累,工资也低,解决温饱和房租已是不错,但弟弟成绩很好,读大学需要一大笔钱。
哥哥被逼得没有办法,只能想到一个极端的方式,去偷。却在偷盗的过程中,被主人家的老奶奶撞了个正着,
对象选择的是自己搬家公司的客户,在搬家的过程中,他留意到这家人很宽裕,特别是这家人的奶奶,在搬家结束后,还递给哥哥一个信封,里面装的是搬家苦劳费。
可以说,这是一个心地善良、待人平等友好的好奶奶。却没想到,因为这笔钱反而被盯上。
与那个谋划好强奸杀人的顺风车司机不同,《信》里面的哥哥一开始并没有打算杀人。他潜入房间,匆忙装好一袋财物,准备原路逃走,却在穿过客厅的时候,犹豫了那么一小下。
客厅里摆了一个大大的电视机,他突然就像着了魔一样,坐到沙发上,他想看看有钱人家的电视看起来是什么样。
正当他按下遥控器上的红色开关键时,他听见旁边那扇拉门被打开,一转头,是那个慈祥的老太太惊慌的站在那里。
他想跑,但是平日里过多的体力活让他的腰落下了毛病,在这个关键时刻,突然痛的翻不出窗户。老太太看他要跑,开始大叫救命。就在这样的慌乱中,哥哥拿起手把的一把螺丝刀,刺向了老太太的脖子,血液飞溅。
哥哥杀人了,进了监狱。
无父无母无收入,弟弟的苦日子也开始了。
生活要怎么过下去?房东三天两头来家里催着退租,另一边马上又要高考。弟弟本来是班里的尖子生,理想就是读大学,做个工部生。
所有的节奏都被打乱了。生活一塌糊涂的同时,弟弟没办法责怪哥哥。因为他心里知道,哥哥都是为了自己。
这种矛盾和冲突,一直集中在弟弟身上。哥哥进去以后,一直孜孜不倦的给弟弟寄信。讲述他在监狱的生活。
这些信,也变成一种象征,“我是杀人犯的弟弟。”
他开始在学校遭遇歧视,同学故意冷落,因为要生活,他不得不辍学在居酒屋打工,却因为哥哥事情的“败露”,他不得不又辞职换工作。后来读了函授大学,和新的同学一起玩乐队,又因为自己身上这个标签,不得不放弃追梦的机会。
这封信的存在,是根带着线的针,每次弟弟以为自己已经走得足够远可以逃脱的时候,这根针又狠狠的刺痛他,提醒他“我是杀人犯的弟弟”。
矛盾爆发的极致,出现在弟弟的第一次恋爱。他爱上了一个有钱人家的女儿,却遭到对方父母的反对。他想留住这段恋情,更想实现阶级的跨升,不再活在别人的眼光之下,当“杀人犯的弟弟”。
于是,他想了一个歪点子,让女友未婚先孕。而方法就像中国社交媒体上的段子一样,给避孕套戳一个洞。试图瞒过所有人。
当然,这个计划失败了,在和女友的争吵中,避孕套被当场发现手脚,两人爆发激烈的冲突,正在这时,邮递员来了,信封上还盖着来自监狱的邮戳。一切都暴露了。
看到这一段,我的心情是很紧张的,我很害怕,弟弟也走上哥哥的旧路,在冲动之下杀人。
这个时候,我突然能明白故事里弟弟周围人心理的处境。我一个明知道故事是假的旁观读者,都一直在担心弟弟突然变恶,毕竟“他的哥哥是杀人犯啊”。同一个血脉里,可能继承的是同样的性格和反应。
这样的偏见,真实存在。这也是东野圭吾的高明,他想要戳痛的就是旁观者的偏见。
当然,最后弟弟也没逃得过现实的残酷。他和女友分手了,又换了工作。变成一个沉默寡言,不敢再要求太多的人。
但是,命运怎么会轻易放过他呢,东野圭吾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他呢。
即使他隐瞒过去的事情,在入职时将亲友工作那一栏填为哥哥在出国留学,也没有逃脱“我的哥哥是杀人犯”的阴影。
警察重点调查了他的履历,他向警察坦白了对哥哥情况的造假。虽然他与偷盗案无关,但是警察的特殊关照,引起了老板的注意。
这次他又丢掉了工作,被转到另一个部门,从之前的销售变成了仓库的搬运工。在搬着箱子跑上跑下的流汗时刻,他悲哀的想,这和当时辍学打苦工时的哥哥有何区别?
到底要怎么面对这一道人生阴影呢?
况且,弟弟没有杀人,也没有犯法,除开哥哥这件事,他一直是一个勤奋、刻苦、靠谱的好青年,东野圭吾为了让他和阔小姐相爱,甚至还给了他一个帅哥的标签。
如果没有哥哥的事情,这几乎是一个完美男孩。
可偏偏他就是“杀人犯的弟弟”,不仅是他,他将来的老婆、女儿,都会背上这道相同的“杀人犯”阴影。
什么人会选择他作为伴侣呢?东野圭吾的安排,是一个有同样罪犯亲人的女孩。
两个无辜的有罪之人,最终走到一起,共同面对。
他们做下约定,之后再也不逃避、不隐瞒犯罪亲人的阴影,共同面对这件事。但是东野圭吾怎么可能放过他,同样的“败露”再一次重演,曾经的同事说出了弟弟想要掩埋的阴影。周围开始传起流言,“他们家的杀人犯哥哥就要回来了”“据传杀人犯好像要住在家里”
流言蜚语一出,很快,周围的人产生的变化,曾经和妻子每日打招呼的邻居太太开始变得冷漠,在儿童公园玩的女儿开始被有意避让。人们看到弟弟一家人,都刻意躲开。
“杀人犯的亲戚”这道阴影,从弟弟身上辐射到整个家庭。
没办法了,弟弟只能做下那个残酷的选择。断绝关系。
他郑重写上一篇诀别信,告诉哥哥这些年,他曾遭受的一切。为了守护妻女,他必须斩断一切和哥哥的联系 。这样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而故事的最后,有点遗憾又有点美丽。
东野圭吾搭了一条暗线,曾经在学生时代拉弟弟玩乐队的同学出现了,他拉着弟弟,重新回到音乐的舞台,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学校周围的小舞台,而是在监狱,做安慰演出。
不能唱那些太吵闹的歌,而是尽量用温柔的歌声,抚慰那些曾经走错路的人。而曾经被叫做“哥哥”那个人,正在台下捂脸痛哭。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里,没有人有绝对的恶。
每个人都在被逼迫,在躲避生活。
父母双亡后,要承担养家担子的哥哥,为了供养弟弟读大学的梦想,他选择了去偷。在紧要关头,又杀死了老太太。
弟弟在想要摆脱贫困,晋升中流阶层,不惜想歪招在避孕套上扎孔,只为留住出身有钱人家的女朋友。
弟弟后来的爱人,也是一名犯罪者的亲人。她的父亲因为欠债常年四处躲避。生活飘摇。
然而,东野圭吾给了这出戏一个温柔又残酷的结局。
用歌声结束一切吧,站在身边的是从不带歧视眼光看他的大学同学,台下的是因为自己给弟弟带来多年困扰的后悔哥哥,家里等着的是无条件支持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这些联系撕扯他,也支撑着他。
或许,弟弟心里是清楚的,杀人犯的弟弟这道阴影虽然那么无辜,但是注定要缠绕他一生。他已经做好准备,与这道阴影做斗争,因为他有了想要保护的人。
我们每个人也有很多道阴影,是无法避免,无法逃避,也终其一生都在为其抗争的。重要的是,要有想保护的人。要有同行的人。
说回那个顺风车司机的家人、女友,他们又会怎样度过接下来的人生呢?
这个健忘的时代,会帮助他们走出杀人犯的阴影吗?现实永远比小说更残酷,可能再等10年,也许才知道这件事最后带来的所有伤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