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改变你的消极情绪
【片段来源】《成功心理学》
【R:阅读原文】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WHAT】这个片段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改变自己消极想法的方法,叫做ABCDE法则。
A是activating event的首字母,代表的是激发性事件,也就是引发大家有情绪的那些事件。比如考试不及格,从睡眠中被吵醒,或者工作出现差错等。
B是belief的首字母,代表的是非理性的信念。
C是consequence的首字母,代表的是消极行为结果。这个结果是由自己非理性信念所导致的。例如,我必须要今日事今日毕,结果凌晨2点才睡觉,导致自己第二天精神很差劲。这里的“今日事今日毕”就是一种非理性信念,“凌晨两点才睡,第二天精神差”就是消极行为结果。
D是dispute的首字母,代表的是挑战我们所持有的非理性信念。比如对于“今日事今日毕”的信念进行挑战,修改为“如果时间充裕,可以今日事今日毕。但是现在已经12点了,还是先睡觉,明天早起再来做吧!”
E是exchange的首字母,代表的是积极的新行为结果。比如早点睡觉后,第二天早点起床,完成头天没有做完的计划,同时精神也挺好的。
以上的ABCDE法则是用来改变我们消极想法的一种心理疗法。消极想法就是B,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将B改变为D。可以从我们的消极行为结果出发,去察觉这些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消极行为。
【HOW】所以这个片段的方法可以梳理如下:
1.察觉自己的消极行为结果。
2.回溯结果背后的激发性事件。
3.确定导致消极行为的非理性信念。
4.转化非理性信念为理性信念。
5.检查是否能够得出积极行为结果。
【WHY】如果没有得出积极性行为结果,可能是因为第四步没有做好或者做的还不够,继续实践第四步和第五步,直到有一个积极行为结果出现,则成功。
【适用边界】这个片段适合我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进行反思,确认更加理性的信念。大家可以尝试一下,以反思日志的形式来做自己的消极想法转化吧。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经历:上周六,孩子做数学作业时拖拉磨蹭,一会儿说我要去上洗手间,一会儿说我肚子饿了要吃东西,40分钟还没写完作业,本来15分钟可以写完的。我觉得她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于是对孩子吼叫,呵斥她做作业太慢,她哭了,也对我发了脾气。之后我非常后悔,因为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
反思调整:经常有”我不是个合格的妈妈“的想法,其实更不利于亲子关系,因为容易破罐子破摔。”我不是个合格的妈妈“这是一种非理性信念。可以按照ABCDE法则来进行改变。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我要改变“自己不是个合格的妈妈”的消极想法“
背景:因为上周六因孩子写作业拖拉我对她吼叫,我当时感到自己不是个合格的妈妈。但是这样的想法并不利于亲子关系,如果自己认为自己不是个合格的妈妈,就更容易破罐子破摔,对待孩子时一直大吼大叫,从而伤害到孩子。每次孩子写作业,都是对我情绪的一次挑战。
行动:本周六,孩子再写数学作业时,如果我没有忍住再次吼叫了,可以按照ABCDE法则来改变“自己不是个合格的妈妈”的想法。
具体步骤:
1.察觉自己的消极行为结果:自己认为自己不是个合格的妈妈。
2.回溯结果背后的激发性事件:自己对孩子吼叫。
3.确定导致消极行为的非理性信念:对孩子吼叫就不是个合格的妈妈。
4.转化非理性信念为理性信念:“是否吼叫”孩子并不是判断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妈妈的唯一条件,还有其他条件:比如是否尊重孩子,是否会贬低孩子,是否在犯错误时对孩子道歉,是否对孩子进行有效陪伴。因为我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孩子跟我的关系很亲密,我还阅读了很多育儿类书籍,也加入了育儿社群。
5.检查是否能够得出积极行为结果:我可以把这些优点用便签写下来,贴在孩子卧室的门上,这样万一本周六又吼叫了,看看这些便签,我知道“吼叫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的信念是非理性的,就能控制达成改变消极想法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