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价的三重境界:理解、反思与建构 丁素芬 孟晓东
视点:教师评价的理解与基本观点
视线:教师评价的实证与现实反思
视角:教师评价的转换与重点建构
教师:从沉默客体转向互动的主体,评价者:制度管理者转向道德领导者,评价机制:单向度评价转向复合型评价
痛点:评价制度的朝向、评价者的甄选(代表性)、“一把手拍板”与民主合议的对峙、平均主义式的“和事佬”。
途径:第三方评价机构能否“一网打尽”消除所有病痛?
从“内卷”到“外扩” ——教师评价的破圈与赋能 陈静
内卷化,表面长期从事一项相同的工作,并且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层面,其实质是“低水平的复杂”。(形式固化、资源稀缺、理解缺失、功能偏颇)
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马克思·韦伯
办学(课程)目标:培养孩子们适应未来的能力。——李希贵
2021-03-0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