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太上——读《道德经》第十七章

太上——读《道德经》第十七章

作者: 十年一觉扬州梦_a7f1 | 来源:发表于2020-04-03 09:52 被阅读0次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悠兮其贵言。工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最上等的国君治理天下,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人民各顺其性,各安其生,所以人民不知有国君的存在;次一等的国君,以德教化民,以仁义治民,施恩于民,人民更亲近他,称颂他;再次一等的国君以政教治民,以刑法威民,所以人民畏惧他;最末一等的国君,以权术愚弄人民,以诡诈欺骗人民,法令不行,人民轻侮他。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这种国君本身诚信不足,人民当然不相信他。最上等的国君是最悠闲无为的,他不轻易发号施令,然而人民都能各安其生,得到最大的益处。等到事情办好,大功告成,人民却不晓得这是国君的功劳,反而说:“我们原来就是这样的。”

引语:

这章老子慨叹大道剖析以后的不良现象,谈到天下之所以大乱,是教化的结果。这种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在人的本性尚未腐败时,他可以依道而行,且完全服从自己的本能。这时的善是无意识的善,一旦圣人的善恶,智慧之教,和政府的奖惩法则蔚成时,大道就开始废弛。以至于使人的本性由真善而伪善,由伪善而天下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上——读《道德经》第十七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bcphtx.html